趣談廬州府學與合肥縣學

李雲勝

自明朝設立廬州府以降,合肥作為府治和首縣,官學興盛。當時學子若能進入府學和縣學讀書,便算是摸到入仕的梯子。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當時學子的共同夢想。

一、府學舊址延續廬州學脈

廬州府學舊址在城隍廟的合肥老四中,是合肥歷史上第一所官辦學校,始建於唐朝會昌年間,宋朝時一度改為景賢書院,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間重修改為學宮。

趣談廬州府學與合肥縣學

據有關文獻記載,明朝時,四川省西充縣人馬金就任廬州知府後,特別重視教育,發展了景賢書院,培養才子。《中國人名大辭典》載文說:“馬金所至有惠政,民廟祀之。”時稱“天下清廉第一”。

歷史上,“廬州府學”幾經興替,屢遭戰火。1853年,太平軍進攻合肥,一把火將“廬州府學”焚燒殆盡。後來,還是李鴻章的弟弟李鶴章重新將其修復。

李鴻章20歲時被廬州府學選為優貢,當時,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在京為官,他立即來信催促李鴻章北上準備來年的順天鄉試。李鴻章不負父望。第二年鄉試一舉高中,但1845年的會試卻落了榜。在父親李文安的介紹下,李鴻章拜在曾國藩門下,學習經世之學,為以後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到了近代新學興起,“廬州府學”已經是一座空殼了。1929年,安徽省立第六女子中學遷入,抗戰時,學校遷安立煌縣(今天的金寨縣),改稱“安徽省立立煌女子中學”,抗戰勝利後才遷回合肥,幾度易名,至1956年創辦完中時方定為“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中學”。雖然校名屢經更迭,校園數次搬遷,但優良、嚴謹的辦學傳統卻流傳至今。

現在我們看到古典建築是後來新仿製的文廟,仍然保留了舊時的風貌。

趣談廬州府學與合肥縣學

移步學宮,古樸、雅典的古建築群赫然入目,穿青石鼓,拾級而上,臨“泮池”,過狀元橋,駐足大成殿下,左顧右盼,見書亭、狀元井和合肥市政府歷史遺蹟標誌碑矗立在萬綠叢中。所謂泮池就是學宮前的水池,也叫泮水。後來借指學宮,清朝時把考中秀才稱為入泮。

趣談廬州府學與合肥縣學

過去讀書人拜謁文廟,首先是進欞星門時行禮。欞星原本稱靈星,是主管風調雨順的。宋代時,孺家把孔子與天相配,所以孔廟中都築有靈星門樓,用以祭祀孔子。演變到後代,人們覺得把祭祀靈星當作祭祀孔子十分勉強,又見門的形狀好像窗欞,就把“靈星”改為“欞星”了;然後是過狀元橋,規矩是依此而行,暗喻可以源源不斷地考中狀元;再是向大成殿裡供奉的孔子牌位磕頭,求其保佑求學順利;最後是爬“筆架山”,並從狀元井裡汲一瓶水,傳說飲後可以文思泉湧。

二、縣學舊址演繹古邑繁華

府學舊址文脈延續,並且市政府立碑保護,自然容易尋找。而縣學舊址已是滄桑鉅變,不見絲毫舊時痕跡。

縣學舊址其實離府學不遠,就在長江中路老安徽省總工會地段。《嘉慶合肥縣志》上對原先的縣學基礎有描繪:洛水橋東,前至前大街,後至後大街,東至廬州營署,西至孝義巷。前大街和後大街分別是現在的長江中路和安慶路。孝義巷有資料說是也叫孝女巷,因為附近有一座忠義孝悌祠而得名,位置在洛水橋東三十米處。洛水橋就在今天的長江中路和六安路交口。至於廬州營署,據相關專家考證應該是在今天花園賓館的位置。

趣談廬州府學與合肥縣學

縣學是當時合肥縣最高教育機關,內設教諭一人,訓導數人,囑託若干。其中,教諭相當於今天的校長,在當時,教諭和訓導都算官員,在志書裡入“職官表”的。比如合肥縣學教諭樓悌的名字就出現在《光緒廬州府志》裡。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十分重視教育,在中央設立的設於國子監,在都司、行都司和衛所設立儒學,在府、州、縣也分別設立府學、州學和縣學。

按照當時的規定,明代府、州、縣、都司、行都司和衛所的學校共有教官四千二百餘人。府學設教授一人,訓導四人;州學設學正一人,訓導三人;縣學設教諭一人,訓導三人。教授、學正、教諭掌教誨。所屬由生員、訓導佐之。各級生員因供給廩膳,稱廩膳生。後來數額擴充,又有增廣生、附學生的編制。廩膳生在京府學六十人,在外府學四十人,州、縣學依次減少十人。增廣生的數目與廩膳生相同,附學生數額不定。初入學的都是附學生,考試合格後升為增廣、廩膳生。府、州、縣學的學習內容與國子監相似,但程度略低。

《明史選舉志一》有相關記載:“先以六等試諸生優劣,謂之歲考,一等前列者,視廩膳生有缺,依次充補,其次補增廣生。”

廬州城裡的人家歷來是倡導詩書傳家的,城裡私塾館就有幾十家。但能夠進入官辦的縣學學習,任然是許多家長夢寐以求的。

明清時候的縣學大體沿襲宋元舊制,但管理更為嚴密。儒童入縣學讀書,須參加由縣官親自主持的考試。合格者,方准許進入縣學,稱為“入學”,並確定其生員身份。 我在一份資料上看到,當時童試的考試標準,大致有四書文兩篇,經文一篇,增試排律,以四書文、經文各1篇,詩一首命題;複試的時候,還是四書文、經文各一篇。

合肥縣學到了清朝的時候已經不復存在,只留下一些遺蹟。乾隆45年(1780年)的時候,合肥縣令劉昆打算重修縣學,不料原先的縣學位置已經蓋上了民居,並且已經百年有餘。按道理這裡是官府的土地,可以令其拆除。但考慮到“一經拆毀,難以容身”,便讓在原先縣學位置上蓋房的黃盛遠、劉維新、劉邁群三戶人家分別捐出數額不等的銀兩,在原先位置的前面重新修建了一所縣學。

康熙年間的宰相李天馥告老還鄉回到故鄉合肥,親眼目睹了合肥縣學的重建,寫下了《重修合肥縣儒學記》,“記鳩工庀材之事,述規制,存故實以貽來者”,使我們得以窺見當時重建縣學的一斑,並且知道,重建後的縣學比較原先的縣學,面積已經小了一些。

縣學建築規模儘管有所縮小,但欞星門、泮池橋、戟門、月臺、大成殿等一樣不少。老合肥朱起還記得小時候圍著三道欞星門玩耍的情景,上面寫著“德配天地”“道貫古今”八個大字。至解放前夕,已經是破敗不堪了。1955年,安徽省總工會在那裡蓋辦公大樓,殘留的縣學建築最終被拆除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