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人年紀大了就愛懷舊,濮存昕也不例外,看著他如今有些花白的頭髮,和微微有些駝背的身體,你不得不感嘆歲月對待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它沒有一點私心,那個曾經英俊帥氣的大男人早已沒有了山一樣的體魄。

與其說他懷念兒時的一草一木,反倒不如說他更向往年輕時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儘管那時候大家的物質生活還非常匱乏,但精神層面卻是極其富足的。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再次回到史家衚衕,他對身邊的人講解著自己生活過的地方,他指著不遠處的一個淹沒在許多房子中間的一棟小樓:“我家原來就住在這個位置,後來就拆了,我現在只能憑藉直覺告訴你大概的方位”。

說起來濮存昕的家世不一般,據說北京有著名的大衚衕3600多條,而並非每一個所謂的大衚衕都有史家衚衕這樣如雷貫耳。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有老北京人曾傳說史家衚衕其實是明朝名將史可法的故居,生前他曾居住在這裡,故而得名史家衚衕,但也有人說史家衚衕的歷史可比史可法早多了,早先是一位姓史的大戶人家居住於此才取名史家衚衕,關於史家衚衕還有著更多的傳說,但不管它有著怎樣的出處,史家衚衕都是一個不一般的衚衕。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它傳奇的一部分,像著名的經濟學家于光遠先生,英文版《北京導報》的社長梁秋水先生,央美教授、著名雕塑家滑田友先生、旅英作家凌叔華、前同仁醫院院長、協和醫院副院長劉世豪教授等等。當然,這裡還有“人藝”的宿舍樓,住著大批人藝的老藝術家,像藍天野、朱旭、金雅琴等等。

而即便後來貴為人藝院長的濮存昕,在這個藝術天堂當中也會顯得遜色的多。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當年濮存昕所住的房子是一家日本人留下的小洋樓,解放以後被中國銀行接管,改為了宿舍。濮存昕就是在這棟房子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如今這裡是史家衚衕小學的食堂。

您別看今天的濮存昕是個典型的正派、紳士、老實又單純的男士,可小時候他也是個淘氣包,提到童年他回憶最多的就是他爬上房頂,居高臨下,偷看別人家的生活。

小時候的濮存昕和父親看完電影回家,那時候的北京還不像今天,到處都是燈紅酒綠,車水馬龍。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路過的街道兩側都是樹,一對對情侶就將他們的身影隱藏在樹林當中。

濮存昕面對這樣的情況總要問父親:“難道他們不怕黑嗎?”

父親是過來人,當然明白怎麼回事,他小聲訓斥著濮存昕:“關你什麼事,別東張西望的”。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對於那個時代的孩子來說,他們看什麼東西都新鮮,趴在屋頂的濮存昕看著一個年輕的男生給另一位年輕的女生梳頭髮,兩個人笑得很開心。這時候他覺得自己終於瞭解了結婚的含義,怪不得大家都想結婚,原來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只要結了婚就可以在一間屋子裡生活了。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他不住感嘆,結婚真好,結婚真神奇,我長大了也要趕緊結婚。年輕的濮存昕哪裡知道,婚姻是怎樣的概念,它不僅僅代表一起生活,更多的是互相之間的尊重、對家庭的責任,一輩子的承諾,以及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決心。

衚衕的生活讓濮存昕非常懷念,那裡充滿著人情味,街坊鄰居住在一起不分你我,今天家裡做了好吃的,招呼同院的街坊一起在門洞裡擺個小桌子,坐上小馬紮就喝上酒了。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在那樣的環境中大家幾乎都沒有什麼秘密可言,誰家夫妻倆又吵架了,誰家又打孩子了,誰家燉肉了,誰家炸花生米了,都瞞不過街坊、鄰居的耳朵和鼻子。

方子哥至今都記得,自己家要是蒸包子,那必須得打著濮存昕的譜兒,只要香噴噴的包子一出鍋,他準來。那時候方子哥家裡沒什麼事是瞞得過濮存昕的,你蒸饅頭時候他就不來了,鼻子就這麼靈,也可見捱得有多近。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當然,濮存昕家裡這點事方子哥葉門兒清,有一年一個香港的明星到北京來演出,由於對北京文化的嚮往,他強烈要求要去濮存昕家裡進行參觀。

那個時候北京胡同裡的人什麼居住環境?您想想吧,一個四合院恨不能住一百多口子人,能有什麼優越的居住體驗呢,這可怎麼辦呢,讓人家一看,您還表演藝術家呢,鬧半天您就住這個?恨不能鄰居一跺腳,這邊都能聽得見。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沒辦法,對方熱情,你不帶人家來顯得咱們不夠意思,小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豈能不招待。濮存昕和媳婦商量了半天,他們倆遇到的難處方子哥這屋的人一清二楚,全聽得真真兒的。

到晚上9點來鍾,參觀的人來了,方子哥一家人連大氣兒都沒敢喘,直到夜裡12點多這位才走。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濮存昕還挺欣慰,真幸運,看來昨兒晚上方子哥家沒人。下午的時候濮存昕剛下班,就聽見方子哥在隔壁敲牆,“咣咣咣”聲音還挺大。他隔著牆就喊:“我說你消停會兒”。

那邊也說話了:“今天你怎麼也得請我一頓吧,昨天可把我們一家給憋壞了”。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這一下濮存昕算鬧明白怎麼回事了,得,炸個花生米,買根粉腸,拍個黃瓜,媳婦趕緊給擀麵條。今天咱們喝二鍋頭,吃炸醬麵,好好得感謝感謝人家。

北京人嘛,平時說歸說,鬧歸鬧,真到事兒上該給面兒還得給面兒,該幫忙還是得幫忙,這就叫“局氣”。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說到吃,給濮存晰留下最大印象的就是每天夜裡從史家衚衕裡傳出來的吆喝聲,那是一個賣餛飩的,他挑著擔,帶著鍋帶著火來的,走街串巷,一個抽屜裡放著混沌皮,一個抽屜裡放著蝦皮,紫菜,蔥花,當然還缺少不了一碗肉餡。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有人打了一夜麻將,從院子裡走出來,買一碗餛飩就當夜宵了,放鍋裡一煮,點上幾滴香油,形容到這裡的時候濮存昕恨不能要咽口水了,那時候的香油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它怎麼就那麼香呢。你這一碗餛飩還沒吃完呢,別人在被窩裡都聞見了,能又勾出他們的饞蟲來,一會你就看見街坊披著衣服出來了:“給我下十個餛飩”。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其實仔細想想,過去那餛飩真那麼好吃嗎?小拇指指甲蓋那麼大一點餡兒,但就是吃得你如痴如醉,如今的餛飩多足食,個個都肉丸子那麼大的餡兒,什麼蝦肉餛飩,什麼鮁魚混沌,品類琳琅滿目,但就是吃不出當年的味道了。尤其冬天的時候,站在冰天雪地裡,來上這麼一碗,別提多幸福了。

老北京人的傳說,許多在這裡曾居住過的人都成為了傳奇

那時候的濮存昕每天盼著挑擔子賣餛飩的人能從家門口經過,這彷彿已經成為了每天睡覺前的一個常規專案,直到有一天,這個人從悠長的史家衚衕中漸行漸遠,永遠消失在了嘈雜的北京城當中。連同濮存昕年輕時的青春歲月,它們一同成為了永久的記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