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關注我:一週一本好書推薦語:

01

推薦語:

大家好我是夢小璨,1周1本心理學經典書籍推薦給你。本週推薦的書是《多向思考者》。

多向思考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稱之為”容易想太多“,”敏感度比較高“的一類群體。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這是一本非常有具有人性關懷的心理輔導書,它的作者是被譽為法國“國民心理師”的克莉司德·布提可南(Christel Petitcollin)。本書涉及生理學、心理學、神經學和行為學等眾多學科領域。

Christel Petitcollin 用20年的工作經驗積累了上萬名“多向思考者”(高敏感者)諮詢。以科學方式不僅分析了高度敏感者的生理和心理特質,還給讓多向思考者認識自我、享受生活的方法。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本書將幫助我們:

清楚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奧秘(我們並不是別人眼中的“異類”)。

幫助我們掌握紓解自己心理的方法,重建自信心,不再對人生感到困惑或厭倦。

解決你人際交往的難題:學會與上司、下屬、客戶、朋友及家人等和諧相處,活出完美的人生。

02

核心概念:助你快速瞭解作者觀念

多向思考者有什麼特點?

多向思考者有什麼特點?

右腦主導思考者一般是發散的思維,發散型思維的特點是思維之間沒有強烈的邏輯關係,有能力提出多種多樣的解決方式,所以他們擁有豐富的創造力。

很多名人都是右腦思考者。比如義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

1,“大腦多向思考者”容易想太多。

因為感官過於靈敏,多向思考者會比其他人從生活中吸收更多細碎的資訊,加上多向思考者的行為受右腦支配,右腦主管人的情感和情緒。

所以,他們會非常敏銳的捕捉到別人的情緒,擁有很強的同理心。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但是發散思維也有副作用:就是思維路徑太多,所以容易想太多。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他們的大腦都在不停旋轉,很容易導致睡眠質量差。

其次研究證實,人群裡用左腦思考的人,大約佔到人群中的70%-85%,用右腦思考的人只佔15%—30%左右。也就是說,多向思考者是人群裡的“弱勢群體”。

所以他們經常會有“孤單”、“被孤立”的負面情緒,也正因如此多向思考者不僅要忍受質量差的痛苦,還會容易情緒化、容易失去自我,習慣性地討好別人……這些現實問題。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03

乾貨總結:如何解脫“想太多”的痛苦?

2. 多向思考者感覺異常靈敏,具有很強同理心。

克莉司德·布提可南(Christel Petitcollin)提煉了上萬個“多向思維者”的諮詢案列,總結了一些有效的辦法,幫助“多向思考者”提高生活質量,讓他們活得更輕鬆。

面對這些痛苦,作者也給了我們高效且可行的解決方案。

情緒定錨,是神經語言程式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指當事人由於受到外在環境或事件的刺激,因而直接觸發內在情緒的一種連鎖反應現象。

著名的普魯斯特的瑪德琳蛋糕,即是情緒定錨的範例:當普魯斯特吃下一小口的瑪德琳蛋糕後,他的味覺喚醒了對童年每一個細節場景的回憶。即味覺(刺激物)觸發了他的懷舊之情(內部狀態)。

所以給自己設立一些“定錨”情緒,當我們遭遇負面情緒吞噬的時候,就迅速呼叫設定好的“錨”,逃離負面情緒。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1. “定錨”情緒,把傷痛變力量:

血清素是人體需要的元素,它在神經細胞之間發揮溝通作用,並且在細胞之間傳遞神經衝動。如果血清素水平太低,身體功能就不能按照預期運作,這也是引起抑鬱或暴力傾向的根源。

我們可以食補: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家禽類、魚類、奶製品都可以幫你提高血清素的濃度。

運動也有幫助,還有一種增加血清素濃度的方式叫“安排計劃”。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2. 補充血清素:

發散思維會積累很多思考內容,如果積累越來越多,多向思考者就會越來越累。所以需要定期整理超載的思維倉庫,

作者推薦比較適合多向思考者整理的方式,可以採用思維導圖。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3.整理超載的思維倉庫:

因為你能接收到大量資訊,會讓你越來越敏感。所以不要把精力放在固定的人或事上。

學會建立遠近親疏不同的人際網路,如從親密到疏遠,可以把朋友分為知心好友、普通好友和泛泛之交。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4.提升社交技能,建立多層次的人際網路:

多樣的資訊刺激能喚醒多向思考者的活力,讓他們的大腦全速運轉。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更多經典書籍,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烏合之眾(shehuixinlixue)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往期推薦

行為設計學:所謂失敗,就是突破自我

《蜥蜴腦法則》:要想活的好,請用蜥蜴腦

《原生家庭》:為什麼有的家庭會傷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