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馬未都:龍泉青瓷發展歷程

龍泉青瓷生長於人跡罕至的深山之中,早期文獻記載不多,語焉不詳,大有“養在深國人未識”的意思。龍泉自宋雖隸屬處州,但沒叫處州窯,與景德鎮窯未叫饒州窯一樣。龍泉為縣制,比景德鎮行政還高一層,兩處名窯的相同之處是同為山區,臨水而設。龍泉窯歷史悠久,始於南朝,終於清代,但兩頭勢弱,僅在南宋至元明之際風光無限。

收藏馬未都:龍泉青瓷發展歷程

靖康之恥後,宋室南渡,政治中心順勢南移,豐饒的江南環境催生瓷業發展,龍泉與景德鎮,在南宋時期都進入高速發展的軌道;而北方由於金人的侵擾,北宋重要窯場的產品都不同程度地退步,大窯場衰退,小窯場孳生,金代北方的陶瓷生產有點兒散兵遊勇的狀態。北方的耀州窯因此衰退了,瓷器產業唇亡齒寒,南方的越窯莫名其妙地也衰退了,唐及五代至北宋以來的南北兩大青瓷系統此時都頂不住龍泉青瓷的天時地利人和。南宋龍泉青瓷一反越密、耀州窯之深沉,以亮麗養眼的梅子青粉墨登場。

收藏馬未都:龍泉青瓷發展歷程

江南山清水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本來還在追求越窯效果的龍泉,突然茅塞頓開,撤開深沉,追求柔婉,將青色分出層次,形成等級。

收藏馬未都:龍泉青瓷發展歷程

南宋的梅子青實際上與青梅本色並不同,它重嫩不重青,青梅之青還在綠色中游蕩,梅子青之青已漸漸向藍色靠攏。其實,梅子青並未想徹底擺脫宋以來的傳統,還是在傳統青色中做文章,讓藍色調揉進青色調,讓藍欲言又止,一副羞羞答答的模樣,正是這副羞澀,給了文人充分想像,文人賦子它梅子青之名,想必源於“青梅竹馬”。以顏色說話,讓後人領略梅子青,領略以簡勝繁龍泉也注意刻劃,刀法與耀州的粗獷有異,與越窯的細緻有別;江湖上各派別的刀劍之法自古就各有所長,形成門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