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學大六壬通道預測

事物學大六壬通道預測

對於“占卜”這個詞,在現代人們的理解中以貶義的成份佔多數,聽起來有點“封建迷信”的味道,我們自已也覺得這個詞很不順耳,因此,在本書中,我們將其改換了門面,把它叫做“事物學說”。不過,這個改動並不是一種換湯不換藥,而確實是將古代的占卜術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出現,將古人博大精深的思想,濃縮在這本小冊子中。

凡能夠稱之為“學”的東西,必須要有它完整的合符客觀規律的理論體系。而不是一種神秘莫測,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古代的所有占卜術,之所以不被現代的人們所接受,就是因為其立論的根據不在現實的可見世界中,人們找不到其理論體系的客觀來源和出處,不能按照人們所認知的定理或邏輯進行推論,以及在現實中得到一種“確定”的反覆驗證,因此,人們只能把它叫做“神秘學”、“偽科學”,或者乾脆叫做“迷信”,而加以剷除。

我們認為,中國古代的寵大學問,一定是有它的來源的,只是現在人們還沒有找到這個來源而已。沒有找到根據的,並不是意味著它就是一定沒有根據,這隻能說明。人類的認識現在還並不成熟,還沒有走到那一步,就是在高度發達的科學上,也有著眾多難解的謎團。要知道,現在代的科學,都是從遠古時代的人類文明一步步走過來的。我們不要輕易地去斷言古人的思想哪是精華,哪是“糟粕”的東西。

我們所提出的所謂“事物學說”,是建立在中國古人所描繪的宇宙太極運動模型框架基礎上的一門專門研究事物關係運動的學問,它是把宇宙看成是由陰陽兩個空間進行對稱耦合運動,並由此形成了物質形態與意識形態的耦合與移易的運動形式。這裡有個關鍵的問題,就是陰陽宇宙或者陰明空間到底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那麼,太極理論的陰陽、五行等等東西,就找不到任何的出處或依據,它們所描繪的東西,就變成了虛無飄渺的空中樓閣。如果陰陽宇宙存在的,那麼我們就可以毫不猶豫地斷言,存在於太極理論中的事物運動學說,也是理所當然地成立的。

不過,人們要能夠真正地去尋找和承認陰陽宇宙的存在,那將是一個推動人類文化產生天翻地覆的巨大變革的事情,這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和打破一切陳舊觀念的信念。中國的太極理論並沒有走向現代科學,但現代科學卻一定有能力去尋找太極理論的來龍去脈,而在這個尋找過程中,有一個起著決定作用的東西,這就是時空。因為陰陽宇宙是兩個空間的耦合運動,這才有了意識形態的存在之地,如果人們死守著過去的時空觀。那麼,在我們的眼前,就只能是充滿著混沌的物質,一切都停留在“相對性”之中,那些隱藏在物質運動背後的神秘“幽靈”,就會給人類的認識製造各種“悖論”,所自然界變得撲朔迷離。

我們所研究的事物關係的運動並不是現代社會所時興的“關係學”,而是看不見的宇宙時空結構中引伸出來的一種形和意的移易和變更形式,它構成了一個明確的事物結構,以及事物要件相互耦合與變動的運動軌跡。這個軌跡在微觀領域裡是由河圖洛書曲線構成,而到了宏觀領域,則被具體地融匯於天地之道與人事之道中。所謂天地之道,正是陰陽宇宙的對稱耦合運轉軌跡。所謂人事之道,則是由天地之道與人事之道交合移易所形成的縱橫交錯的天地經緯網路,它構成了事物關係移易的直接通道。天地之道形成了地球上的干支歷,而人事之道則是將具體的事物要件螺旋散開在天地之道上,並隨著時空的運轉,而出現在具體的年月日時之中。這就是中國古人的寵大構想,也是太極理論的真正內含。

現在人們的時空觀念,是物質與時空相分離的兩種體系,所有的物質都是在一個固定的時空背景中作著相對的運動,而太極理論則把物質與時空統一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將物質形態無論大小,全部變成時空質點,透過時空點的曲線流形,形成了陰陽宇宙兩種空間運轉曲線點的對稱耦合,這就把萬物相對運動的特性全部“遮蔽”掉,取而代之的就是時空的絕對運轉軌跡。同時也把世上的萬事萬物變成質點,融入到這種時空的絕對運動之中,以考察萬事萬物運動之間內在的關係連線,及其變更與移易,當事物在具體的年月日時中出現,再把它還原具體的實在內容,這就是一種把現象變成本質的運動,在古人看來,這就叫“無中生有”。

古人之所以產生這種構想,就是因為他們認為,宇宙天地乃至萬物都是“合一”的,即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本源。宏觀與微觀合一,物質與時空合一,天地與人合一,物質與意識合一等等。宇宙萬物都是陰陽兩面的合體。這種“合一”的觀念,用我們的理解,它是出自於宇宙最初的生成狀態,是由一個最微小的陰陽粒子的耦合(在古人看來叫做“極”或“極點”),透過正反能量的不斷湮滅而大量地生成粒子,開成了物質和空間的無限擴張和螺旋膨脹(這就叫“太極”),才形成了現在的宇宙。這種粒子生成和膨脹模式,一直延續到今天,乃至永無止境。因此,宇宙的任何地方的規律和邏輯都是完全一樣的,在我們眼前的空間,和走到無限遙遠天邊,都是一樣地井然有序。

於是,這裡面就出現了中國人的古老宇宙觀與現代“大爆炸”宇宙論的根本區別:前者是從一個最微小的陰陽能極點逐漸地擴充套件而來,後者卻是從一個最大的宇宙“奇點”爆炸噴發而來,兩者的狀態是截然不同:一個叫做“生成”,一個叫做“毀滅”,然而兩者都是必然存在,這個生成和毀滅的東西叫做“物質”。宇宙的物質達到飽和,就必然要走向毀滅,物質毀滅了又必然要重新生成,而介於生成和毀滅之間的內容,還存在著一個不被人重視的空間形態,這就是量子真空,我們稱之為“量子宇宙真空”。所有的生成都是從真空中來的,因為它是一個純粹的能量世界,而最終的毀滅就是把整個宇宙變成一個真空。宇宙的運動可能就是這種把有變成無,又從無中而生有的過程,將其推而廣之,這就成了世上萬事萬物的生生死死,無中生有的運動變化法則。

大六壬是研究事物生成運動的,不過,這個生成不是象現代的物理化學講具體的物質形態是如何形成的,而是研究萬物的屬性關係的結合與變異,尤其是人類社會事物活動的屬性關係或者社會關係的變易和移易,因此,它是一種意識形態領域的運動。現代的自然科學是研究純粹的物質運動的,而太極理論的大六壬卻是研究物質和意識的耦合運動,兩者是截然不同的領域。後者把萬事的自然屬性去掉,而僅僅只變成一個質點,這個質點就叫做“形”,形的屬性移易就叫做意。形與意有合也有分,合就是事物屬性關係的連線,分就是事物屬性的離異,並建立其它的關係。

從現代生物DNA遺傳密碼結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DNA的給合形式是“四個鹼基結構的三組合”,這恰好與大六壬的“四課三傳”結構內容是完全一樣的,由此可以推斷,大六壬的模式原來並不是出自於浩翰的宇宙空間,而是出自於微觀世界粒子運動的結構之中。大六壬的內容又與天地之道有關,這就把無限小的東西和無限大的東西統一了起來,這個統一一定有著它的內在規律。從對大六壬的長期研究和觀察中,我們逐漸地認識到,原來整個宇宙空間是有著它內的結構的,我們稱之為“時空結構”。宇宙時空的演化,是按照一個最基本的粒子生成結構來進行膨脹和擴張,這才出現了DNA的組合結構,以至於造就了諸多不同種類的相對固定的生物種群。同樣,當我們確定了六壬四課三傳,事物便奇蹟般地在其課傳的規定時空中出現。這個發現非同小可,這就意味著宇宙時空結構的存在,使得萬物從微觀到宏觀,出現了一條必然發展的道路,它不是漫無邊際無規律可循,而是沿著一條人們看不見的軌跡進行著必然的時空運動,這個軌跡我們便稱之為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是宇宙時空的運動軌跡,但同時它也是一個最基本的微觀粒子結構的擴張運動軌跡。當一個粒子結構形成,或者一個事物形態進入微觀世界的粒子結構中,它們都會必然地按照天地的軌跡進行空間的擴張運動,於是,天地間的一切偶然與必然又在這裡得到了統一。我們要研究事物的運動,只須要通地六壬的結構或其它模式,進入天地之道的時空結構之中,現實中出現的事物現象,便可透過它內在的結構反映出其暗藏的本質,及其運動發展趨勢。這就是我們建立事物學說完整體系的重要仍據之一。

那麼,事情究竟是否象我們所說的這樣呢?現在要作出結論可能還為時尚早,因為它還沒有進入科學的視線,人們要打破一些固有的觀念並非易事。不過,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這一天遲早要來的,只是不願看到它來得太遲。故謹事物學系列書籍拋磚引玉,讓更多的人參入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以科學的和負責的態度,把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發揚光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