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過的風雨路,冷暖自知,得失可鑑

一場春雨,把固守了幾個月有雪的潔白的冬天趕走了。大地上,嫩綠色的小草,像畫中穿著綠色衣服的兒童,在歡快中茁壯成長;像鋪蓋在天穹下的一塊綠地毯,給天地間帶來生機盎然;柳枝發青發綠,給人帶來春的氣息。春風也駕著五彩祥雲姍姍而至,縷縷沁人心脾的清香,伴隨著溫暖的太陽公公,微笑著、召喚著人們走進春天大地的懷抱裡面。

我走過的風雨路,冷暖自知,得失可鑑

春天,我的故鄉,最早生長開放出金燦燦花兒的是蒲公英花。它那金黃色的花兒像一張綻放著金色光芒的笑臉,圍繞著我家祖屋,編織成一束美麗的花環,它也開遍滿山遍野;看,我的祖屋,對著東南方向的最高峰五果山,綠草茵茵,金色點綴其間,一片春光無限。

春天裡的五果山,與它南北兩面延伸的山脈,一樣春光明媚,蔥綠片片,金色的花朵,映襯出五果山上的蘋果樹,桃樹,杏樹,核桃樹,桑葚樹的莊嚴肅穆。這時節,它們仍然像一尊尊威風凜凜的武士一樣,為剛長出土的嫩嫩的小草遮風,為弱小的花兒站崗。

五果山山脈向北面延伸到小圓崖,向南面延伸到棗圪塔。一個因形狀而得名,一個因棗樹與酸棗樹茂盛而得名。向西北方向是一馬平川,也是我們祖祖輩輩,通往外境的平坦之路。

故鄉的山,優美而逶迤,蜿蜒盤旋,猶如一條甜蜜酣睡著的小龍,雖不語,樸素的品質卻潛藏著無價寶藏;雖靜臥,優良的土質養育了我們的祖先。這不是麼,春姑娘剛剛到,它就給我們送來一道藥食同源的蒲公英可做的美味野菜。

稀稀疏疏的春雨一洗塵埃,山新了,黃土坡上披上綠裝;樹青了,迎風搖曳,葉兒,花兒,果兒,欲期可盼;房新了,青瓦清晰,雕刻凸顯;水清了,冰雪融化,流水潺潺。啊,故鄉的山,山之仁,涵養了可以給人們帶來香甜可口,營養豐富的各種各樣的野菜、野果;生長了人們踏青的綠色植被,孕育了野兔,滋護了山雞,還儲蓄著甘甜的山泉,這是一座名符其實的金山銀山。

我走過的風雨路,冷暖自知,得失可鑑

春天裡,我健碩的祖父,嬌小的祖母,常常肩挎竹藍,手拿鐵鏟,走進五果山,挖蒲公英做菜吃;至今,我的父母親,雖然八十多歲,仍然堅守著這個傳統。

我家祖屋就聳立在這個三面環山,一面平川的小小盆地正中靠南的一條從五果山上流淌下來的小河邊上。

我家的祖屋,是一座一進二院式的明清朝代建築,它清靜典雅,古色古香,錯落有致;房屋及院內院外的石刻畫與木雕、磚雕畫栩栩如生,它們或講述一個故事,或烘托一段感情,或插訴一件吉祥物,或描繪一副富貴花鳥圖。房屋與畫精緻到極致,像風華正茂的少年,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像百花齊放的春天,像鳥語花香的夏天,像碩果累累的秋天,像潔淨落雪的冬天。結祖先智慧之果,彰前人藝術之才華,不僅高貴典雅,美麗漂亮,而且使人愜意,使人舒暢,使人溫暖,讓人陶醉,讓人流連,更讓人難忘。

而且,整個院落的佈局十分精巧,非常合理,極其宜居。同時彰顯著尊老愛幼的傳統文化。

整個院落是坐北朝南走向,正房是二層樓,從東往西一排七間。樓房根基約有二米高,用長約60公分至80公分、厚約20公分的長條青石砌築,房牆用厚而碩大的人工燒製的灰磚包裹著人工將黏土與石灰打結而成的土磚砌築。用這種材料建築的房屋,不僅堅如磐石,還有一個特色是冬暖夏涼。

連線著主樓房的是東西邊的七尺風道,其實是灶房;與灶房連線著的是東邊西邊各三間青瓦平房;上下二進院,中間用一米多高的花牆隔開;花牆有磚雕,還有用磚砌的花與小動物的造型,極其溫馨,而花牆上,擺放著各式花盆。夏天,各種花開,五彩繽紛,很是好看。雞冠花,紅的像火;鳳仙花,粉的,紅的異彩紛呈;而且秋天,我的堂姐堂妹,還會將搗爛的鳳仙花粘到手指甲上,再用蒼耳葉包裹嚴實,大約從晚上到次日早晨,指甲就會染成紅色且經久不掉色。

一進院落略低於二進院,即前院較後院低,有水道,便於後院的水排出。再連線著後院房屋及花牆的是,一進院東西邊各三間青瓦平房,它們低於二進院的房屋,然後連線著這三間房屋的是三尺風道,其實也是灶房。緊接著就是從東到西一排六間平房和夾在中間的街門樓。它們組合成一座錯落有致又極富特色的四合大院。

這座古樸、典雅、優美的明清建築風格的院落,全是整齊劃一地對稱著,極其美觀大方,極其古樸精緻,極其溫馨,也極其傳統。它是這小小盆地裡唯一的一顆寶石,煜煜生輝,閃閃發光;它是故鄉屈指可數的明清建築精華,光彩奪目,價值連城。院內外的石雕、磚雕、木雕畫,不僅栩栩如生,動人心絃,而且寓意深刻,教人積極向上,永不言敗,它浸潤了一代代人,教育了一代代人,使人們無論環境、條件多麼惡劣,總保持正能量。由此也光榮了一代代人,幸福了一代代人。

我的祖父是家裡的長子,住正房堂樓五間,街門樓與街門樓西連著的南屋一大間。其餘,東邊房屋由三祖父及其子女居住,西邊房屋由四祖父及其子女居住,另外有一個本家堂哥堂姐住二進院西邊房屋五間。

我走過的風雨路,冷暖自知,得失可鑑

街門外,每家都有祖傳的一處小菜園,或八分地或三分地不等。一年四季自種的蔬菜吃不完;還有杏樹,桃樹,花椒樹,每家幾棵,每年都有新鮮水果可以吃。而成熟後的水果,蔬菜不僅自家食用,還會送給親戚朋友共享。自足自給,和諧幸福的一個家族,令人羨慕。

緊挨著菜園子的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名字叫:小佳河。河水是由五果山上各個泉眼裡流出來的水,彙集而成。滋養著我們家族多少代人,健康快樂地成長。而祖輩老人健康長壽,都認為是身處福地,風水真好!

長水聚水合水總彙小佳河水,孝道文道武道張揚文武大道。

這是我祖輩出生的地方,也是我們兄弟姐妹出生的地方,在我們心裡,這是個神聖而聖潔的地方。

我走過的風雨路,冷暖自知,得失可鑑

可惜的是這座經歷了明清朝至民國仍然堅如磐石、古樸秀榮的四合院,在公元1996年至1998年因大隊開採挖煤且往外運煤之原因被損壞,被迫搬遷。

我們用祖祖輩輩的房屋、地產等,置換了新的所謂的“宅基地”,……。

無奈只得辛辛苦苦用祖宗舊房子裡的青石磚瓦,再把自己幾年掙的血汗錢搭上,自建了一座新的二層樓,但沒有了祖屋的冬暖夏涼,宗族人也分散了,失去了往日的相互關愛。

我走過的風雨路,冷暖自知,得失可鑑

在新的住宅地,看到了繁華,聽到了喧囂,嗅到了柴油、汽油車屁股裡放出來的廢氣。卻再也呼吸不到潔淨新鮮的空氣,無緣祖傳菜地裡堂兄堂弟們的戲嬉,無法享受長輩無微不至的關愛,更無法享受大自然饋贈我們的自足自給。倒是有些人身處繁華地卻丟了初心,成為市儈,失了純樸,成為兩面三刀之徒,沒了誠信,成為閒言碎語的傳播者,多了爾虞我詐,少了推心置腹;真不知道是該悲傷呢?還是該痛心疾首?不過村長與書記家的商店,人多起來了,生意興隆起來了。但鄰居之間卻計較起來了,摳搜起來了。人活得越來越勢利眼起來了,越來越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起來了。

真的很懷念祖輩們的真誠智慧,真的很想念過去鄰里的樸素善良與互助互幫;真的很反感偽君子的口蜜腹劍,真的很看不慣兩面三刀的小人作派。但現實生活告訴我,輕信你將一敗塗地,善良你無立錐之地,不趨炎附勢你難獲得利益,失敗者多因無智慧還嘴笨不會花言巧語。古人云:“人情之多矯,世俗之多詐,豈可信乎?”一語中的。

這個世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是一個勝王敗寇的世界,沒有什麼對錯可分,少有公平正義可言,最好的生存方法是:靠真知實才吃飯,靠“同流合汙”生存。正像一個歷經風霜的人說的那樣“要是有些事,我沒說,你別以為我忘了;我什麼都沒忘,只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