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招聘過程中,北京人也被歧視?

最近流傳一些企業招聘,其實本地人的現象。如盒馬鮮生爆出歧視北京人。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好多企業都是不招本地人的,畢竟,相比於生活壓力巨大的外地人來說,本地人不用供房子,生活壓力小很多。這樣的情況下,HR一般認為他們沒有外地人能吃苦。(當然,存在不一定合理,我身邊的北京同事,很多是非常靠譜的)《我的前半身》裡,子君(馬伊琍飾)去找工作時,不是也被大媽歧視了嗎?

為什麼招聘過程中,北京人也被歧視?

其實北京的公司不招北京人也是非常常見的,只是大部分不會明確說出來,我工作過的一家公司就有這樣的規定。通常不招北京人的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認為北京人不能吃苦耐勞,要招價效比非常高的員工,換句話說就是對員工壓榨的非常厲害,往往最後的結果是哪的人都招不到,或者工作一段時間很快就辭職了。

兩個月前愛奇藝才剛被曝光招聘歧視河南人,這裡又出現盒馬鮮生招聘歧視北京人。其實這件事上重點在於企業只招“外地人”,而不是“不招本地人”。

為什麼招聘過程中,北京人也被歧視?

這種“不要本地人的人,卻又要本地人的錢”的現象在發展的比較快的城市很多。沒去過的城市不發表看法,去過得裡面覺得外地人都特別“煎熬”的城市是——潮州。

外來人口特別多,而且潮州人特別排外,但是又特別喜歡招外地人,不願意本地人。每天上班遲到的永遠是本地人,幹活永遠偷懶的是本地人,下班溜的最快的是本地人,做事永遠要輕鬆而賺錢……最後,老闆把最苦最累的都交給了外地人,本地人只幹輕鬆賺錢的。

為什麼招聘過程中,北京人也被歧視?

部分企業丟擲不用本地人的用人標準,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一些問題,企業的高競爭、高壓力的KPI考核,一些自由舒服貫了的老北京人很難承受得了,不知道其內部透過各種考核的北京人最後的比例佔多少,但至少說明一些北京人不適合這樣的高競爭,高壓力的,高勞動強度的工作,而外地人更能勝任,因為外來人口更能吃苦更能抗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