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往後的水域就沒有先前的熱鬧

最早期是座木橋,人們起名叫“錢橋”,幾次被毀後又重建。

1444年坍塌,改建成了活動吊橋。

16世紀人們覺得木橋不保險,決定建一座石橋。

新的石橋於1592年竣工,單拱跨度為28米(這裡是大運河最窄的位置),高出水面。

莎士比亞的名劇《威尼斯商人》就是以這裡作為故事背景。

《威尼斯商人》劇中,夏洛克這樣問:“里亞爾託橋可有什麼動靜?”今天,人們還會這樣問,在商人眼裡,里亞爾託橋代表著市場的走向。

遊記:往後的水域就沒有先前的熱鬧

運河兩岸碼頭、咖啡座、食店生意興隆。

這座建築物以前是德國商人進口商品的儲存倉庫,現在被改造成了奢侈品免稅商場。

斯卡路茲橋(又稱赤足橋),名字源於橋北側的赤足教堂(ChiesadegliScalzi)。

赤足橋連線威尼斯主要火車站之一的聖塔露西亞車站和主島,取代之前的奧地利鐵橋。

赤足橋於1934年落成,通體為灰白色。

遊記:往後的水域就沒有先前的熱鬧

快艇繼續在蜿蜒的水道上行駛,往後的水域就沒有先前的熱鬧。

夕陽如丹,運河被籠罩在金輝中。

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在歐洲文明中獨具一格,是極少數面具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城市。

威尼斯人把面具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

18世紀以前,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離不開面具,人們外出,不論男女,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這種專屬於威尼斯面具就是有名的“包塔”Bauta。

遊記:往後的水域就沒有先前的熱鬧

“面具風”起源很早,在1268年威尼斯就有法律規範面具的使用,出現禁止穿戴面具的官方檔案當時穿戴面具者多為落難貴族及避債的賭徒,且戴面具進入教會有損教會尊嚴,故加以禁止,可見戴面具是很普遍的現象。

16世紀,戴面具出門的條令依然未被獲准,但身穿斗篷的“面具客”仍舊穿梭於威尼斯的街道之中,他們有的是密會情人,有的是躲避仇家的追殺。

17世紀法律允許威尼斯人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戴著面具去工作和生活,具體時間是從每年的10月5日起到次年的6月10止,長達8個月。

而10余天的嘉年華狂歡節和為期40天的齋戒日更是面具不離身。

狂歡節的習俗最初起源於那些喜歡隱姓埋名到賭場賭錢的威尼斯貴族。

遊記:往後的水域就沒有先前的熱鬧

後來演變成為歐洲最具有異國情調,多姿多彩的節日。

王公貴族們戴上誇張的面具,穿著華麗的復古裝束,聚在河邊或者乘船夜遊。

威尼斯狂歡節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的華麗服飾。

權貴和窮人可以透過面具偽裝聚集在一起。

在面具後面,社會差異暫時被消除。

富人變成了窮人,而窮人裝扮成了富人。

在面具後面,年齡差異暫時被消除,老人變年輕了,年輕人一下子老成持重起來。

遊記:往後的水域就沒有先前的熱鬧

年輕人和小人物藉助面具把自己裝扮成大人物。

而老人極力將自己裝扮得很年輕,甚至越無知越愚蠢越好。

在面具後面,性別差異暫時被消除,男人變成女人,女人變成男人。

面具掩蓋了大家的真實身份,所以人們可以毫無顧忌,肆意狂歡。

詩人拜倫曾經說過:忘不了威尼斯曾有的風采,歡愉最盛的樂土,人們最暢的酣飲,義大利至尊的化妝舞會。

然而,1817年拿破崙揮兵佔領威尼斯,滅除生存了多世紀的“面具客”,從此“面具客”銷聲匿跡,直到公元1979年的現代嘉年華才再度復活。

遊記:往後的水域就沒有先前的熱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