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你的家鄉吃什麼?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你的家鄉吃什麼?

清明,三月節 萬物齊乎共。

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桐始華 拆桐花爛漫 乍疏雨 洗清明

春域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氣清景明 萬物皆顯

手持嘉木益四鄰

庭摘鮮花得清香

宜踏青遊賞 春意盎然花滿園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你的家鄉吃什麼?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風俗傳統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據記載,中國人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這一天對於中國人最大的意義就是在於祭祖和掃墓。大江南北,人們趁著春光明媚,往往扶老攜幼,到陵園墓地向故去的先人進奉貢品,香燭,紙錢,緬懷先祖,寄託哀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你的家鄉吃什麼?

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合二為一,並且寒食節忌火的原因,直到現在在這一天人們通常還保留有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膠東半島一帶,有吃雞蛋,冷餑餑,冷高粱米飯和冷煎餅卷生苦菜等食物的風俗。而在江南一帶,青團應該是最流行名聲最響的食物了。青團又稱清明餅、清明粑、艾草糕、清明糰子等等。小時候每到清明的時候,媽媽就會帶我們到野地裡摘一種叫鼠麴草的植物,也叫清明草,開黃色小花,生得一蓬蓬一簇簇,綿軟的淡粉團在手裡揉捏,隱隱有清香氣。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你的家鄉吃什麼?

三月時節,微雨紛飛,人們冒著雨絲,挎著籃子在溪畔田埂採摘鼠麴草,拿回去做菜做湯,即是踏春亦是咬春。那綠意萌動,花開如雪的畫面生機盎然,鼠麴草清甜之味彷彿閉著眼睛也能感受到。採摘回來以後將雀麥草汁或者艾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芋頭絲酸菜末,瘦肉鮮筍乾,豆腐小醃菜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咬一口Q彈鹹香,鮮甜軟嫩,滿滿的幸福感。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你的家鄉吃什麼?

在小編的老家寧德古田,這裡的人們喜歡用清明粿配一盅軟糯甜香的銀耳羹。取當地新鮮銀耳一朵,沒有鮮銀耳可用幹銀耳代替水發後,除去根部泥沙及雜質,放入碗中。紅棗洗淨去核,以放入碗中備用。鍋上火,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銀耳、蓮子、紅棗燒鍋。待銀耳、蓮子、紅棗熟後,加入冰糖調味,盛入碗中即可。清明粿配銀耳羹,可當早餐,可當 下午茶,也可當宵夜,是最應季的小食了。

清明,芳香過半,氣候溫和 ,此時氣清景明,萬物皆顯。飲食應注意平肝潤肺,補精益氣,宜多吃清熱利溼,能治肝熱的食物,而銀耳味甘、淡、性平,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滋陰潤肺的作用,在小病多發的春天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蓮子性平、味甘澀,有益心、補腎、止瀉、固精、安神之效。大棗性溫、味甘,其維生素含量為水果之冠。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時你的家鄉吃什麼?

離家的人只有在小時候的記憶中,才能翻出青團和銀耳羹的味道。詩歌能滋養人的靈魂,食物能滋補人的身體。春菜春魚,春茶春光,曼妙的春天就在人們的一蔬一飯,一景一物,一朝一暮中流轉生輝。這些美味的風物不止是食物,也是那股“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的欣欣向上,是大自然對人類充滿詩意的饋贈。就讓我們用舌頭去感受這份生活的詩意,用文字去表達對春之生機,生命之芳華的喜悅悸動。天地無情,人間滄桑,所幸有四季輪迴,物候交替,讓被煙火燻黯的平凡日子有了明亮的窗,讓時間長河有了記憶的刻度與溫度,讓漫漫人生路有了可回溯回味的寄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