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仁義道德的傳統文化

感悟仁義道德的傳統文化

感悟仁義道德的傳統文化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 。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這些都說明了孔子關於“仁”的基本主張,這是孔子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社會基本倫理準則。

古人云:凡能立大志者,必 能守大節,守大節者,必能立大功。其能立大功者,必國之仁人君子者也。這些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人們,恪守這種道德精神,自己的準則,從而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 這種民族精神文明,這絕不是心血來潮或神來之筆,而是時代呼喚民族要義的需要,也是支撐民族文化的脊樑!

現實中的人們常常在情理法之間交錯。如果講情能夠解決問題,就不用講理;如果講理能夠解決問題,就不用講法。其實還有一些問題是情理法都無法解決的,這就需要透過道義來解決。古往今來,義理一直作為一種至高無上的精神境界被推崇。

何謂義簡單地說,義就是道義。“捨身取義”,我們在史書上是見過的。例如“戊戌變法”中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在大刀王五護衛下,遁跡他鄉是不難的。被捕後,在獄中題壁:“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而他卻甘願受斬殺之刑于菜市口。他慷慨激昂,“願用我的頭顱和鮮血來喚起同胞的覺醒!”多少人為了反帝,反封建專制、為了民主而拋頭顱灑熱血。戊戌諸君子為救亡圖存凜然就義,這就是大義!

而今社會,一方面經濟蓬勃發展,另一方面物慾橫流。為金錢而奮鬥者比比皆是,要講取義就很難得了,道義在人們心中逐漸淡化與逝去了。 倡導傳統文化道義, 這是對傳統文化的殷切呼喚 情形 的再現。

仁義是一條眾人皆知的倫理道德。但在社會上,要做到這一點,卻十分不易。按常理,商人 在商言商 ,爭取利益 為要務,然而商人在自身發達之後, 能考慮到並做到“推己及 人”,並不斷地推己及人,能做到這些,他便不是商人, 而是仁人。

人們的行為是受思維主導而形成的,思維走向極端,行為則很可能極端,自然需約束極端;若道德教化在思維極端或過度之末形,而行為冥於極端之末形 。

傳統文化精神仁、義、道德標準的具體內容,它感召著華夏民族的每一個人。深受儒家思想的萌發,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並將傳統文明與當今精神相結合, 為 精神文明的典範不負韶華 、 砥礪前行 !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