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變身小清新歡喜迎新年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卓 通訊員 熊鰲

71年的歲月煎熬,將開福區通泰街街道軒轅殿社群小喻家巷的3棟泥牆木板的老屋,熬成了D級危房,牆體大塊剝落,屋頂一到雨天漏得像篩子。隨著開福區啟動全區危房改造行動,在政府獎補資金支援下,這裡3戶居民啟動了老屋危房“變形計”,將房子裡裡外外修繕一新。25日,最後一戶居民搬進了新房子,趕在過年前圓了安居夢。

城市高質量發展,不只有摩天樓宇的崛起,更有陋巷蝸居的蝶變。

開福區高起點謀劃危房改造,推動系統成片治理,不僅保障居住安全,還透過提升居住品質和改善生活環境,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2021年開福區共啟動危房改造181棟,截至去年12月,開工率100%。

  “政府獎補、居民自建”危房改造大提速

“晴天在屋裡晚上可看見星星,下雨天臉盆桶子統統接漏,不看對比照片,根本想象不到變化咯大!” 67歲的楊建輝是小喻家巷D級危房的戶主之一,搬進煥然一新的房子,他激動地拿出老宅改造前的照片展示。

剝蝕不堪的泥牆被鋼筋混凝土牆替代,粉刷成小清新風的米黃色,鋥亮的不鏽鋼防盜門和柵欄,替換了吱呀作響的老木門和木圍欄……小喻家巷7號、8號、11號危舊房如今改造一新,令不少打卡老街巷的遊客誤以為這裡是獨棟咖啡館。楊建輝說,自家房子是父母1950年建的,泥木結構,兩層樓共72平方米。由於年久失修,改建前東廂瀕臨倒塌,西邊外牆坍塌,不得不用彩鋼板加固。儘管已閒置兩年無法住人,但老楊兄妹都想守住祖業,捨不得放棄。

隨著開福區危房改造工程按下“快進鍵”,這3棟危房搭上改造的便車。2020年11月,小喻家巷3戶居民向街道申請對房屋拆除重建,去年12月完成規劃驗收並申請獎補。開福區城市人居環境局將於本月聯合相關部門對這3棟房屋進行驗收,驗收通過後將向市、區兩級政府申請發放獎補資金。

開福區委書記謝偉峰和區委副書記、區長高偉高度重視這一民生實事專案,多次督促工作推進,並專題進行現場調研,踏勘老舊小區和危舊房屋改造專案現場,召開專題排程會明確任務、壓實責任。開福區城市人居環境局負責人表示,2021年開福區預算了危舊房屋改造獎補資金,嚴格按照政策要求,採取“政府獎補、居民自建”的原則開展危房改造工作,2022年6月前啟動危房改造可申報享受獎補資金。

  “一棟一策”危舊房改出“溫度”“風度”

“真想不到過去的危房如今變成有名的彈詞文化餐廳,成了改造後的西長街的網紅打卡點!”通泰街街道鹽道坪社群西長街314號小樓業主去年初還在為“樓垮垮”提心吊膽,如今開心地成為老街故事的講解員,在自家網紅餐廳給顧客、市民講解老街新變化。

這棟房子此前破損嚴重,2021年進行了危舊房改造。開福區城市人居環境局根據“一棟一策”的工作方法,讓危舊房改造不僅改出“溫度”,也改出“風度”和個性。如今,這一棟兩層的房子原址重建後,寬敞明亮、設施齊全,在悠悠長沙彈詞的助興之下,淳樸的市井風味濃郁,引來大量遊客,小店生意越來越紅火。

“自家的危舊房垮了不關政府的事!”

“政府給獎補就會要做主,只會把我私房改得很老土”……

這邊廂,背街小巷裡的危舊房屋瀕臨垮塌,那邊廂,有些居民的房屋改造意願卻不強、意見不統一;加上公私夾雜、產權複雜等問題,雖說是民生實事,但危舊房改造工程卻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決策拍板、一呼百應的場景。

開福區城市人居環境局會同區住建局、區財政局、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研究並聯審批流程,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加快手續辦理。結合城市更新、棚改徵收、歷史建築修復等,分門別類制定“一棟一策”改造方案,力求讓危舊房個體改造融入街區的整體風格,體現歷史風貌與個性。街道社群工作人員上門服務,反覆向居民群眾開展政策宣講,進行溝通,幫助群眾出謀劃策、協調鄰里關係、加快推進危房改造。

危舊房整治改造任重而道遠,需要建立一套長效管理機制。具體包括:每套房屋從房屋建造、使用,到維護、拆除,“一樓一檔”,都要建立房屋安全“全生命週期”管理。在對房屋進行查勘鑑定、評定房屋完損等級的基礎上,及時發現、鑑別、消除房屋安全隱患,在保障房屋使用安全的同時,延長房屋使用壽命。結合政策支援力度和居民自身需求,合理確定改造方案和改造標準。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式、標準規範、建築材料驗核及分戶驗收制度,確保工程質量,不搞大拆大建,杜絕形象工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