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為你分享,北京天壇

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的祭壇,

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祭天建築群

。古代中國,皇帝是受命於天、奉天承運的天子,祭天為皇帝所專擅。

自古以來,歷代的統治者都把人們對天的崇拜和敬畏融入了祭天建築當中。

持續為你分享,北京天壇

1998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天壇判入《

世界遺產窘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天壇的評價是:

1、天壇是建築景觀設計的傑作,它簡潔而生動地表達了對一個偉大文明進步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宇宙觀。

2、天壇獨特的象徵寓意的規劃設計,長期以來對遠東許多國家的建築和規劃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3、中國封建統治延續了兩千多年,天壇的規劃設計思想,體現了它的合理性。祭天祈谷已成為歷史的過去,但凝結了古代匠師智慧和血汗的神壇將作為世界遺產永久保護傳世。它將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水遠發揮著史料、借鑑和教育的“三大作用”。

天壇位於正陽門東南側,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1420) 年,至今巳有近600年的歷史。天壇原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形制最完備古代祭壇建群。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天壇舉行過祭杷典654次。。天壇佔地面積273公頃,其中林地佔163公頃,草坪佔10餘公頃,100年以上的古柏3600餘株,著名的有九龍柏、蓮花柏、柏抱槐等。全園植被覆蓋率達89%。

持續為你分享,北京天壇

天壇

天壇整個建築呈“回”字形,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主要建築集中於內壇。

內壇北為祈谷壇

,主要建築有祈年殿、雙環萬壽亭、七星石等;

南為園丘壇

,主要建築有圜丘、皇穹字、迴音壁、三音石等,兩壇間以360米的開陸橋相連,兩側為大面積古柏林。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外壇為林區,廣植樹木,其西南部有神樂署,是明清時期演習祭杷禮樂的地方。

持續為你分享,北京天壇

天壇的整體佈局可以用“

一、三、五、七、九

”這樣一組數宇將天壇的主要建築概括其中。

“一”:一條中軸線

,這條中軸線上分佈著天壇裡的最主要的建築。自南而北分別是昭亨門(現在的天壇南門)一園丘壇——皇穹字一一成貞門一丹陛橋南磚門一一祈年門——祈年殿皇乾殿——北天門。

“三”:三道壇牆

。分別為外壇牆、內壇牆和分隔圜丘壇與祈谷壇之間的東西壇牆(俗稱隔牆)。

“五”:五組建築

。分別為圜丘壇建築群、祈谷壇建築群、齋宮建築群、神樂暑和犧牲所建築群。

“七”:七星鎮石

。祈谷壇東側的七星石。

“九”:九座壇門

。外壇牆2座,西側北面祈谷壇門及南面的園丘壇門。園丘壇周圍4座。分別為秦元門、昭亨門、廣利門、成貞門。祈谷壇東、西、北3座,分別為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一條軸線、三道壇牆、五組建築、七星鎮石、九座壇門構成南方北圓平面圖形。

圜丘壇建築群

位於內壇東部,壇城44。95公頃,呈東西長的矩形,四方有門。其北門位居中軸線上稱“

成貞門

”,亦祈谷壇之南天門(一門兩用)。壇城中部是園丘壇建築群,主要用於冬至日舉行祭天大典。

持續為你分享,北京天壇

圜丘壇

圜丘壇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擴建。是皇帝舉行祭天活動的地方,共分三層,通高五米。壇周砌有內圓外方的兩道牆牆,以示“天圓地方”之意。內牆牆東、西、南、北設有四座天門,南門為正門,名昭亨門,門外原有東西樓。祭天時,皇帝至西牌樓下轎,步入昭亨門登圜丘壇祭天。

北京三大著名高山,去北京一定要去的

為何旅行,此刻我想從“心”開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