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羊哪得罪你了”,萌娃讀《木蘭詩》後感嘆,老師:暗藏大學問

學了這麼多年古詩詞,不知大家現在還記得幾首?筆者大概理了一下,我印象最深的、還能背出來的,都是以前有過疑惑、向老師提過問題的。而這些問題,看起來有些怪怪的,但卻往往能讓我們思考很多。隨便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比如,學到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時,便問老師“日照香爐生紫煙”是不是寫錯了,煙為何不是白色的?後來我才知道,這裡面其實是有大學問:一來,古代一直有紫氣東來的說法,這是祥瑞之氣;二來,雲霧經日光照射後,確實容易呈現出紫色。由此可見,古代的詩人們用詞用句都是很講究的,絕不會亂寫。

“豬羊哪得罪你了”,萌娃讀《木蘭詩》後感嘆,老師:暗藏大學問

這一點,不只是詩仙李白如此,古代民間詩人也是一樣。本期之所以會提到這個問題,就是因為近日一位小學教師同行遇到這樣一件趣事。熊老師教的是小學二年級語文,平時沒事時她就愛給孩子們推薦一些古典詩詞作品,近日她給孩子們推薦的就是《木蘭詩》。

這首詩咱們都學過,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詩中花木蘭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她班上的一位小學生讀完這首詩後,卻向家長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家長一聽直接樂了。孩子針對的是詩中這樣一句: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豬羊哪得罪你了”,萌娃讀《木蘭詩》後感嘆,老師:暗藏大學問

這一段是花木蘭回家後的情形。這個萌娃的的感嘆是:“豬羊哪得罪你了,為何不寫牛羊,非要磨刀霍霍向豬羊?”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夥兒之前想過沒有,其實當年筆者上學時也有過疑惑,只是沒勇氣問老師罷了。孩子家長聽完後也不知該怎麼回答,便找到了語文老師熊老師。熊老師聽完卻對家長說:別笑,這裡面暗藏著大學問。

是的。正如熊老師所言,不寫成更順口的“牛羊”而寫成“豬羊”是有原因的。這首詩是北朝民歌,並非南方的耕種民族,所以豬羊常見,但耕牛是非常少見的。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們古代的牛可不能隨便殺。

“豬羊哪得罪你了”,萌娃讀《木蘭詩》後感嘆,老師:暗藏大學問

很多人受到了一些武俠劇的影響,經常看到有大俠出口就是:“小二,來二斤牛肉”。似乎,在古代吃牛肉是很正常的事。但事實上,在古代牛是屬於重要的生產工具之一。在唐宋時期,很多村莊只有一頭牛,都必須記錄在縣裡的冊子上。

別說普通老百姓一年到頭吃不上一頓牛肉,就是朝廷官員想吃了一頓都不容易。在《禮記·王制》中,就曾有這樣的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連諸侯都不能隨便殺牛,更何況普通人。

“豬羊哪得罪你了”,萌娃讀《木蘭詩》後感嘆,老師:暗藏大學問

因此,《木蘭詩》裡才會有“磨刀霍霍向豬羊”的說法,古人寫詩都是有講究的,絕不會亂寫。只是簡單的兩個字裡,就有這麼大的學問,這就是古典文學作品的價值。

其實《木蘭詩》裡還有很多關於北朝民俗的細節,比如“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帖通貼)一句,也一樣很不簡單。大家可知為何木蘭回到家裡後,一定要貼上黃色的花呢?其實這就是“黃花閨女”的出處之一。木蘭這是想說,我雖然從軍多年,但卻一直是純潔的,而在額頭處貼黃花就是為了證明這一點。一首《木蘭詩》,雖字不多,但學問很多。大家還發現裡面有什麼有趣之處嗎?歡迎討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