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打死男子,男子卻把車讓給了她,然後. . . . . . . . . . . .

祥子生長在鄉下,失去父母與幾畝薄田之後來到了北京城。仗著硬棒的身體,他開始了拉車生涯。

這時候的祥子是純潔,乾淨,正直且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他相信憑著自己的努力,一定會越來越好的。祥子的理想很簡單:靠力氣攢錢買一輛自己的車,然後快樂地拉著車賺錢過日子。對,就這麼簡單樸素。

女子打死男子,男子卻把車讓給了她,然後. . . . . . . . . . . .

然而,生活啊,真是殘酷啊。她一次次打碎祥子到手的夢想,直至將他打趴下,打死了。

祥子拉車三年買了一輛車,沒高興幾天,連人帶車給大兵擄去了。九死一生回來了,想要再次開始奮鬥的時候,虎妞用“愛”的陰謀縛住了他的手腳。他想過一走了之,但是存著那份簡單的夢想,他留下來了。虎妞給他買了車,他又可以拉著車,買著力氣掙錢了。然而,虎妞難產死了,他買了車葬了她。

帶著所剩無幾的錢和重新獲得的自由,他再次重新開始。然而,他的心灰了。他開始墮落,他不像從前那樣拼命了,他也願意去享一享眼目前的樂子,那遙遠的夢想隨他去吧。然而此時的他還沒有完全墜下去,所以他還會突然身上有了力氣,要去在努力買輛車。於是他去找了曹先生,訴說了自己的苦難生活。按著曹先生的建議,他準備接了小福子去曹家,他拉車,小福子幫傭,他們一起奔向光明的未來。

女子打死男子,男子卻把車讓給了她,然後. . . . . . . . . . . .

生活再次給了他沉重的一擊。小福子淪為了白房子的妓女,不堪忍受,在小樹林上吊死了。祥子生活中最後的一盞燈滅了。他徹底放棄了,他沒有再去找曹先生,他知道曹先生救不了他的命,這就是最底層人的命。任是怎樣的要強,努力,就是逃不出這泥坑,稍一鬆勁兒,就陷下去了,越陷越深,直到成了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只要不餓死便好。

祥子就這樣陷下去了,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了。

老舍先生在最後批評了祥子的個人主義,因為的確祥子從始至終都是想憑著自己的力量,掙下一份小小的產業,完成一個簡單的理想。然而我不能認同祥子的悲劇只是“個人主義”的原因,我也不能認為如從前教科書所講祥子的悲劇是因為他生活在一個黑暗的舊社會。

我認為祥子的悲劇可以是任何人的悲劇,尤其是身處底層,無依無靠(祥子多次認為自己的無牽無掛是一種難得的自由,可是這又何嘗不是無依無靠呢)的個體,要想在這殘酷的生活中討得點活路有多難。祥子最後放棄了自己的正直,純潔和希望,只是如其他車伕那樣混著,再往後,他甚至比他們墮落得還更厲害了。他從前有多努力,後來就有多無恥無賴。生活的經驗教他看輕了一切,包括自己的命。

女子打死男子,男子卻把車讓給了她,然後. . . . . . . . . . . .

海明威寫一個人對抗生活的打擊,是“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倒”,這是人對殘酷生活的蔑視;毛姆寫一個人對抗生活的打擊,是承認生命的無意義,坦然面對生活給予的苦難與歡樂,由此獲得人生的自由與幸福;而老舍先生書中的祥子選擇了任由自己墮落,以此來蔑視和嘲弄自己曾經對生活的認真和努力,他用醜陋的自己控訴生活——這個殘酷的隱藏最深的兇手。

祥子,不是隻有一個,祥子也不是隻生活在那個時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