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晚年不是昏聵,他真正用心一般人看不出來

三國中談論江東的文章一直比較少,由此也造成了很多錯誤的理解,比如說常人或都以為,劉備是法家,而曹操和孫權是儒家。

其實三者都是法家,但又各有區別。老曹是先法後儒,到了曹丕曹叡,基本轉為儒家仁治;而劉備則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戰時軍事經濟,軍人比例佔到了總人口的15%,完全超越了法家概念;而孫權則是一直想推行法家統治,卻屢不奏效,臣民們激烈反對,東吳後期的種種疑案,比如太子問題和陸遜之死,都跟這個有關。

三國中儒家做得最好的,無疑是曹魏,有心人可以找一個數據,就是三國裡哪家文人代表作最多?很明顯,三曹和建安七子是標杆,即便在整個文學史上,建安文學也是獨樹一幟,而蜀漢和東吳,則連一篇像樣代表作都難找到。

諸葛丞相的《出師表》當然是天下名篇,但那是奏摺,不是詩詞歌賦。文人作品指的是《龜雖壽》、《洛神賦》,抑或曹丕的《典論》,王桀的《登樓賦》這種,江東雖有陸機陸雲兄弟,但他們的《辯亡論》和《歲暮賦》,是在三分歸晉天下統一後才寫,而其思想來源,也主要得益於兄弟倆在洛陽的遊歷,所以陸家兄弟被視為太康文學代表,並不屬江東文化。

一、南方騎兵孫家

劉備出身貧寒,他又一心想恢復漢室,所以蜀漢政權最大特點是實用性,什麼能打勝仗就用什麼,什麼能增強軍事力量就怎麼搞。而老曹出身官宦之家,讀書條件很好,交遊也廣,老曹自己本人就是個大文豪,當然受儒家正統影響較深。

孫權晚年不是昏聵,他真正用心一般人看不出來

這裡面最奇葩的是孫權,他雖然也出身官宦之家,但他爹和他哥,卻是兩個不折不扣的武人,愛打架不愛讀書,甚至受邊塞文化影響很深。如果看過我相關文章,應該知道,孫堅孫策為什麼打架那麼厲害,就因為他們是掛著南方人名頭的北方騎兵。

孫策幾千兵馬下江南,不要被這幾千人迷惑了,這可不是南方兵,孫堅參加了多次北伐戰爭,學習到了大量騎兵作戰知識,也招攬了大量騎兵人才,孫堅的舊部如程普韓當都是遼東人。所以江東人把孫策稱作小霸王,意思是跟項羽一樣,出身南方卻特別擅長騎馬。

孫權對騎兵建設可以說非常重視,他跨海大老遠去交好公孫淵,圖的就是對方戰馬,被公孫淵坑了之後,孫權氣得想發兵,他不是說氣話,他是真有這心。

東吳軍隊也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樣,純一水步兵,其實東吳軍隊戰馬不少,每2000人配備50匹戰馬,雖然跟曹魏不能比,但相比蜀漢,好到了天上。

想想丞相在《後出師表》裡怎麼說,整個蜀漢各種騎兵算下來,只有一千出頭,後來蜀漢大臣出使東吳,孫權還特意問馬匹的問題,使臣回答說不缺,足夠用。

使臣這裡是用了小心思的,四川馬個頭小,只能用於運輸和農耕,難以用於軍事。耕地不缺,但打仗太缺了,缺到丞相感嘆即便人數優勢也幹不過魏兵,不得不另闢蹊徑,發展連弩對抗騎兵。

有點扯遠了,接著說東吳,貌似2000人配50匹馬不少,但2000人的編制裡,各級軍官加起來只會比這個數字多,再加上封賞有功者,所以戰馬仍然是隻屬於將領們的奢侈品。江東軍制的一大敗筆,就是沒有把戰馬集合起來,組成單一的騎兵部隊。這也是題外話,不多說了。

二、暴躁的家庭出身

這種家庭環境,孫權自然沒沾到多少書卷氣,你別看他勸呂蒙多讀書,實際上他自己都不愛讀。

小霸王孫策在江東的統治是軍閥模式,法無常令,說殺就殺,當地大戶滅門的就有好幾個。孫權繼位後,雖然力求恢復與當地大姓關係,但那只是表面,他內心從來就沒真正當回事。

為什麼?就是因為理念不同。

大家普遍有江南人愛讀書會讀書這個印象,歷朝歷代,江南也許不會出名將,但歷來不會少文人騷客,江東這些大戶人家,自然多是書香門第。

孫權晚年不是昏聵,他真正用心一般人看不出來

附帶說一句,刺死孫策的真正凶手其實不是許貢門客,許貢何德何能,哪來這麼捨身為主的門客,許昭其實是為高岱報仇。這事我另有文章轉述,不再贅言,只說一點,事後不見孫權懲治許家人,卻殺了一個看似毫無關聯的舊吳郡太守盛憲,那怕孔融求情都不答應。

如果你仔細扒拉這幾人的關係,就會發現,盛憲是高岱好友,兇手許昭雖然姓許,但他也是高岱密友,他更不可能去當許貢門客,人家其實是當地一個小軍閥。所以孫策之死的真正原因,還是他在當地殺讀書人太多,造孽過重。

三、呂壹案

論孫權對儒家態度,張昭和陸遜是兩個很好的例子,但講他倆之前,必須先提一下呂壹。孫權稱帝后,為了推行法家統治,搞了一系列騷操作,最著名就是呂壹案。呂壹職務是中書典校郞,級別很低,但權力卻大到了天上。為什麼,中書典校郞職責是監察,監督所有官員,直接向皇帝彙報,什麼意思呢?就是秘密警察。

因為呂壹咬人太多太狠,最後激起了眾怒,以太子孫登為首集體要求嚴懲,孫權迫於壓力只得將呂壹斬首。湊巧這時陸遜寫了封奏摺,聲稱曹叡上臺,寬刑減罰,薄賦輕稅,任用忠良,民心大悅。

曹叡當然是幌子,陸遜本意不難理解,是勸告孫權要以仁義治天下,親賢臣遠小人,別再折騰什麼秘密警察了。沒想到這可捅到了馬蜂窩,孫權把陸遜叫過來一頓罵,罵完還不解氣,又給諸葛瑾等人寫了一封信,告誡他們不要聽信陸遜胡說八道。

《諸葛瑾傳》:又別諮瑾曰:“近得伯言表,以為曹丕已死,毒亂之民,當望旌瓦解,而更靜然。聞皆選用忠良,寬刑罰,布恩惠,薄賦省役,以悅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時。孤以為不然。操之所行,其惟殺伐小為過差,及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至於御將,自古少有。丕之於操,萬不及也。今叡之不如丕,猶丕不如操也。其所以務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強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寧是興隆之漸邪!聞任陳長文、曹子丹輩,或文人諸生,或宗室戚臣,寧能御雄才虎將以制天下乎?夫威柄不專,則其事乖錯,如昔張耳、陳餘,非不敦睦,至於秉勢,自還相賊,乃事理使然也。又長文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頭,畏操威嚴,故竭心盡意,不敢為非耳。逮丕繼業,年已長大,承操之後,以恩情加之,用能感義。今叡幼弱,隨人東西,此曹等輩,必當因此弄巧行態,阿黨比周,各助所附。如此之日,奸讒並起,更相陷懟,轉成嫌貳。一爾已往,群下爭利,主幼不御,其為敗也焉得久乎?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離刺轉相蹄齧者也!強當陵弱,弱當求援,此亂亡之道也。子瑜,卿但側耳聽之,伯言常長於計校,恐此一事小短也。”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孫權認為老曹家那是一代不如一代,叡不如丕,丕不如操,曹叡曹丕只會搞些蠅頭小惠,那像老曹,手段夠狠夠辣。老曹名言是殺人從不怕少,只怕殺得不夠多,所以人家成功了,陸遜建議我學曹叡,腦子進水了。

順便說一句,校事制度是老曹首創,但孫權這個學生,完全學到了另一個方向。

孫權這番話我就不批駁了,因為歷代批得足夠多,我也不打算在這裡分辨法家儒家孰優孰劣,因為這足可以寫篇十萬字論文。

我們只來談結果,總之,孫權寫給諸葛瑾這封信裡,非常清楚地體現了他的思想,統治就是專權,只有專權才能威嚴,臣民才會畏懼,進而統一天下。

四、張昭和陸遜

如果說東吳儒家代表人物,一前一後,分別有張昭和陸遜。

孫權晚年不是昏聵,他真正用心一般人看不出來

孫權對張昭不待見,那是出了名的,孫權稱帝登基那天,張昭肚子裡編好了恭維詞,正想開口,就被孫權噎了回去。

《江表傳》:權既即尊位,請會百官,歸功周瑜。昭舉笏欲褒讚功德,未及言,權曰:“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

這說的是赤壁之戰前,張昭支援投降的往事,如果聽你的,今天我恐怕只能流落街頭要飯了。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這種話當面說出來,可謂掄起大鐵錘往臉上砸。張昭有很多問題,比如名過其實,赤壁堅持投降就是明證。但張昭是立過大功的人啊,當年孫策死的時候,形勢岌岌可危,是張昭當著眾人面,將孫權扶上馬,孫權這才坐穩了位置,無論如何,對老臣這麼搞,有點過分。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就能明白,張昭和孫權的衝突,其實仍是儒家和法家之爭。張昭多次勸阻孫權不要嗜酒,不要獵老虎,雖然是瑣碎小事,但卻是標準儒家道德要求,修身齊家,自己都不注意怎麼管別人?

有一年孫權突發奇想,讓嚴峻背誦《孝經》,嚴峻剛唸了兩句,就被張昭打斷了,說自己來,直接挑了一段“君子事之上”背給孫權聽,搞得孫權一肚子不爽。

注:君子事之上篇意思是君子侍奉君主應當進思盡忠,於是君臣上下相悅。張昭這裡把自己比作君子,諷刺孫權對他不夠好。

拿張昭舉例也許還不夠明顯,畢竟他做過錯事,有汙點,孫權對他冷淡情有可原,那麼陸遜呢?陸遜可謂對東吳有不世之功,可孫權愣是把他活活逼死了。

網上很多解釋,說什麼孫權忌憚東吳世家,什麼孫策殺過陸家很多人,陸家跟孫家有血仇,這都是瞎猜,核心原因仍然是儒家法家之爭,只不過陸遜牽扯到了繼承人問題,所以我們放到下個環節一起解釋。

五、太子問題和二宮之爭

孫權在繼承人上搞的全是騷操作,起初太子是長子孫登,孫登死後孫權立三子孫和(二子早死),但同時又封四子孫霸為魯王,建牙開府,所有待遇,“與和無殊”,生生搞出來一個兩宮爭霸局面,沒事找事。

孫權晚年不是昏聵,他真正用心一般人看不出來

兩宮爭霸搞得江東大亂,所有大臣被迫站隊,分成了兩派,然後孫權又一棍子全打死,孫和被廢,孫霸被殺,又立幼子孫亮為太子。

對孫權種種行為,普遍解釋是老年昏聵,倒行逆施,可問題孫仲謀是傻子嗎?當然不是,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很簡單,孫權不滿意,換了幾茬都不滿意,為什麼不滿?因為孫登孫和都受儒家影響太深了。

孫登的老師全是儒家,比如張昭、程秉、陸遜、步鷙,而顧承、顧譚、張休、諸葛恪為其密友。孫登活著的時候,他是儒家士大夫代表,屢次進言要孫權實施“恩惠之治”,這搞得孫權很不痛快,比如呂壹案,孫登站出來替士大夫出頭,孫權的感受如何?

你小子吃裡扒外,呂壹他有多大膽子舉報這個那個,還不是背後我在撐腰?我弄個呂壹出來,目的就是打壓這幫士大夫,可你倒好,去給他們站臺。

也得虧是孫登早死,要不然早晚被廢掉。孫和繼任太子後,一樣秉承儒家,他老師是薛綜、闞澤,還娶了張昭孫女做老婆,孫權更不痛快了,於是他就把四子孫霸抬高,人為製造兩子相爭。

孫權目的是什麼,他苦心孤詣只是想讓兒子們明白一件事,權力需要用威嚴來維護,統治必須專權,所以他希望用這種方式激發孫和的血性,用最酷烈方式來保護自己。

但他無疑是失望了,孫和雖然表面喜歡騎馬射箭,骨子裡卻是個文人,即便受到孫霸誣告而被軟禁,反抗的辦法也僅是部下們臉上塗了泥,跪在宮門口請罪。

孫權看到兒子如此窩囊,當真是火冒三丈,把臉上塗泥的全叫來好一頓罵,但在別人眼裡,簡直莫名其妙。孫登孫和那麼好人品,為什麼你不喜歡,又憑什麼廢掉,於是以陸遜為首,大臣們紛紛上書替孫和叫屈。

但這在孫權眼中,全是無能的象徵,一個君主,居然淪落到臣下替你抗辯的地步,更不要說,這幫人還是孫權最討厭的儒家士大夫,孫和你將來又該如何統治吳國?

孫權晚年不是昏聵,他真正用心一般人看不出來

孫和被廢和陸遜之死,核心原因都一樣,陸遜借曹叡之事進言被訓斥後,還不死心,再次上書,這次直接把話挑明瞭,要推行儒術。

《陸遜傳》:遜議曰:“國以民為本,強由民力,財由民出。夫民殷國弱,民瘠國強者,未之有也。故為國者,得民則治,失之則亂,若不受利,而令盡用立效,亦為難也。是以詩嘆‘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乞垂聖恩,寧濟百姓,數年之間,國用少豐,然後更圖。”

孫權既憂孫和不成器,陸遜又表示堅決站在儒家這邊,兩者相加,孫權對於吳國未來更感憂慮。主君不夠硬難免有權臣欺主之憂,那麼怎麼辦?當然是除掉權臣。

這次孫權不再教訓,而是採用了更酷烈方式,他把陸遜身邊的人,流放的流放,處死的處死,終於逼得陸遜滿腔憤懣,鬱鬱而終。

六、吳國後任繼承人的暴虐

孫權痛定思痛後,選最小的孫亮為太子,原因無它,小孩子好培養。孫權終於意識到一個問題,不管孫登還是孫和,換來換去忘了一件事,他喵的老師都是儒家,這怎麼能學好?這次要從娃娃抓起。

在孫權的孜孜努力下,東吳法家改造終於始見成效,東吳後幾任君主,全是濫刑酷殺之人,宮室流血屢見不鮮,至於是好是壞,這裡就不做評述了。

注:張溫暨豔的冤案,其實更能看出孫權打擊儒家士大夫的用心,但篇幅有限,也不多介紹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