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積福的力量有多大?

李吉甫,唐代中期名相。

李吉甫是唐代名臣李棲筠的兒子,年輕時勤奮好學、善寫文章,二十七歲便擔任太常博士。宰相李泌、竇參二人很欣賞李吉甫的才能,對他十分禮遇。

宰相陸贄(音至)執政時,剛正不阿,他懷疑李吉甫結交朋黨,於是將他貶為明州長史。後來陸贄被貶到忠州,權臣裴延齡想要加害陸贄,故意起用李吉甫為忠州刺史,希望李吉甫能報復陸贄。

誰知李吉甫到任後,放棄昔日舊怨,竟與陸贄交好。

當時人們十分敬重李吉甫的器量,但他也因此六年不得升遷。

唐憲宗即位後,召李吉甫回朝。不久西川節度副使劉闢叛亂,朝臣們都認為蜀地險要,不主張出兵,但宰相杜黃裳和李吉甫都力主平叛。在李吉甫的大力支援和排程下,很快就平定了西川。

一年後,李吉甫接替杜黃裳出任宰相。

早在唐德宗以來,由於一直對藩鎮採取姑息態度,導致許多節度使都是終身任職乃至世襲。李吉甫拜相之後,一年多時間就調換了三十六個藩鎮節度使,大大緩解了當時節度使擁兵自重的隱患。在任期間,李吉甫又大力提拔後進人才,中書舍人裴垍(音寄)一下列出30多人的名單,幾個月之內這些人悉數被李吉甫任用,而當時人們都認為他用人得當。

不久,李吉甫遭人誣陷,自動辭去相位並出任淮南節度使。

在任三年,他奏請減免當地百姓幾百萬石的欠租,同時大力修建水利工程,灌溉農田近萬頃。

江淮旱災時,有關部門不作為,又是李吉甫及時上奏才令朝廷知道,並派遣官員日夜兼程、救濟百姓。

公元811年,李吉甫再度入朝為相,進爵趙國公。這一次,他先是裁減混亂繁雜的官員,大大提升了朝廷效率,節省國家開支;然後又削減宦官權力,恢復邊境驛站、補充兵備、鞏固邊防等有力措施……

李吉甫在任期間,改革弊政、勤勉政事,盡心輔佐唐憲宗勵精圖治,為大唐王朝實現平穩而短暫的“元和中興”立下了汗馬功勞。

甚至唐憲宗都對他說:

“只要有不合適的你就直接對我說,不要以為我不能實行。

公元814年,李吉甫去世,時年57歲。值得一提的是,李吉甫之子李德裕,唐武宗時期同樣出任宰相。

令世人驚奇的是,李德裕也是先任宰相,後出任淮南節度使,然後再次拜相,而他出任淮南節度使以及再次拜相時的年齡,和父親李吉甫竟然一模一樣。

順便說一句。

結合上一篇李棲筠(李吉甫之父)的故事,我們繼續來談談福報的積累與延續。

《孟子·公孫丑》篇記載,孟子的弟子公孫丑提出一個疑問,認為周文王一輩子仁德遺世,百歲而終,還是沒有取代商朝而擁有天下,直到周武王、周公時期才建立周朝。

但孟子認為,從商朝建立到末代紂王,期間有六七代仁德君主,根基深厚,一時很難改變。

即使紂王荒淫無道,朝中還有比干、微子等賢臣在列,所以紂王也過了很久才亡國。

而周朝從先祖亶父(音膽)開始,幾代人相繼不斷積累仁政,終周文王一代始終沒有取代殷商,因為時機未到……

可見,福報的積累多麼不容易,多麼漫長。但是,一旦時機成熟,巨大的善果結成,又豈是一朝一夕可以消解?以文王之德,尚不能立刻取代紂王,但以周朝歷代之德,最終竟開創了800年天下!以李棲筠之德,終其一生止步於宰相之職,但李家子孫三代,兩代為相,後世子孫直到唐代滅亡依然相續不斷!可見,代代積福、代代相續多麼重要,多麼深厚綿長!

代代積福的力量有多大?

而正是這種不容易,所以我們才要全家人一起努力,代代相承積累深厚根基,去改變個人和家庭的命運,也防止子孫一夜之間就招來滅頂之災,幾無悔改和重續的餘地!正是這種不容易,所以我們才要更加珍惜,不隨意揮霍先輩們代代積累的福報,因為這種揮霍不但可能中斷幾代人的努力,而且搞不好還會招來不測之禍!正是這種不容易,我們才千萬不要慶幸自己做過一些好事、行過不少善舉就沾沾自喜,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個人的努力,可能還並不足以蓄積改變子孫後代的力量,福報的積累,更應該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乃至幾代人相續不斷的接力!

今天的這幾個故事,結合近幾天“故宮賓士女”的事件來看,可能會有更多體會。也許那名把豪車開進故宮、福報深厚的女孩,可能並不知道

——人人努力,代代接力,才是家族延續、基業長青的秘密。

(史料選自《舊唐書·李吉甫傳》)

(史料選自《舊唐書·李德裕傳》)

(史料選自《新唐書·李吉甫傳》)

(史料選自《資治通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