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棚民脫離原籍,給社會帶來不穩定性,雍正憂心忡忡

導讀:外來棚民脫離原籍,給社會帶來不穩定性,雍正憂心忡忡

雍正帝登基以來,連年發生的朝政大事接踵而至,讓他一時忙得不可開交。張廷玉作為雍正帝最上手的棋子,事事都要緊跟雍正帝的步伐。眼下雍正帝最揪心的就是棚民問題,也是大清國拖了又拖的民生問題。“棚民之稱起於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三省山內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藝麻種菁,開爐煽鐵,造紙製菇為生。”

外來棚民脫離原籍,給社會帶來不穩定性,雍正憂心忡忡

這些外來農民為了生存,來到中南部各省的山區,他們居住在用茅草搭建的窩棚,利用山區的土地、礦產、森林等資源,從事種植、造紙、鍊鐵等生產,藉此養家餬口。到了雍正年間,就江西省各州府,有些山區的棚民連成一片,人口竟有一萬人之多。這些棚民在山區以租地的形式從事生產,因為收成不穩定,時而退佃遷徙,由於行蹤不定,很容易與當地人產生民事糾紛。也有一些棚民已經在山區定居下來,可是他們的戶籍問題沒有解決。

外來棚民脫離原籍,給社會帶來不穩定性,雍正憂心忡忡

他們脫離了原籍地的管轄,在山區未能加入當地的戶籍,遊離於國家戶籍之外。沒有當地戶籍,他們不敢建立永久性住房,害怕當地官府和百姓敲詐掠奪。雍正元年的某天,溫上貴到處鼓動棚民跟隨自己一同起義,也許棚民為得到免除賦役的優待,但凡能夠活下去,老百姓都不願起來反叛的。溫上貴帶了近千棚民,向萬載縣衙進攻。溫上貴鼓動棚民反叛,不僅引起地方的恐慌,連朝廷官員也被驚動了。

外來棚民脫離原籍,給社會帶來不穩定性,雍正憂心忡忡

棚民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如果他們的戶籍和子女教育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指不定哪天會出大亂子。得知溫上貴反叛一事,雍正帝對此極為重視,他派出多名欽差大臣前往萬載縣,對當地棚民的情況進行摸底。萬載縣作為棚民聚居且反叛頻繁的典型區域,欽差大臣透過對萬載縣歷年棚民與當地人的爭鬥情況進行分析,覺得以往驅逐棚民的做法不可取,只能導致地方反叛加劇。棚民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倘若得不到較為公平的對待,棚民反叛還會繼續。

外來棚民脫離原籍,給社會帶來不穩定性,雍正憂心忡忡

閩浙總督滿保認為棚民“其間亦有良善之民,勤力耕作”,他們“因本籍無業,遠投別省謀食”;戶部尚書張廷玉也認為棚民是“失業之徒,沿緣依附,什佰為群,割苧漚麻,倚為生計”;浙江布政使李衛經過調查指出:“棚民諄頑不等,原非盡為匪而來也,皆福建、江西貧民,因本地人多田少,不能養活,故相率就食於外方。”朝廷命官都認為棚民良莠不齊,可也看到了棚民外遷是迫於生計這一基本事實。

外來棚民脫離原籍,給社會帶來不穩定性,雍正憂心忡忡

雍正三年七月,經過閩浙總督覺羅滿保和兩江總督查弼納的實地複查,以張廷玉的提議為基礎,制定了處理斷閩贛三省棚民的實施辦法,其主要內容如下:(一)將棚民照保甲之例,每年按戶編冊,責成山主、地主並保長、甲長出結,送該縣稽查。有情願入籍者,準其編入。(二)在棚民多至數百戶以及千戶以上的州縣,添撥兵弁防守。(三)編冊之後,續到流移不得容留。(四)棚民入籍二十年以上者,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由於張廷玉深入棚戶區實地調查,擬出的政令自然切合棚民的根本利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