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趙匡胤平定荊楚之後,下一步的目標定為後蜀

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講趙匡胤再取西蜀。荊湖最弱,可以先行平定,這是平定天下的第一步,必須做到萬無失,才好繼續平定較強的割據勢力。不能同時開戰,只能一個個地收拾保每一步都取得成功。

中國古代史:趙匡胤平定荊楚之後,下一步的目標定為後蜀

乾德元年(963),即趙匡胤稱帝的第四年,趁南平、武平兩國內亂,以假途滅虢之計,襲佔了長江中游的南平、武平,使得宋軍伸入長江以南,為爾後入川滅後蜀、進軍嶺南和東滅南唐,創造了有利條件。宋之南方剩下南漢、西蜀、南唐、吳越四家。在四家之中,吳越隔著南唐,宋兵無法直接到達。南漢在未收取荊湖之前也是如此。西蜀由於地勢險要,趙匡胤只能找機會吃掉它。南唐是四家之中最強之國,所以趙匡胤要放在後面解決。在這種情況下,趙匡胤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南漢和西蜀。在五代的後唐莊宗失敗的時候,他的西川節度使孟知祥趁機割據稱帝建立了後蜀政權。

中國古代史:趙匡胤平定荊楚之後,下一步的目標定為後蜀

孟知祥死後,兒子孟昶即位,因中原戰亂不已,蜀地富且地險,故能偏安一隅。然而孟昶放縱奢侈,不恤政務,重用一批無德無才之人,如王昭遠、伊審徵、韓保正、趙崇韜等人。孟昶的母親太后李氏是後唐莊宗的妃子,賞給孟知祥,她曾對孟說“我曾見到後唐莊宗和你父親滅梁定蜀,當時任命將領,必須要有軍功,所以士卒畏服。現在王昭遠是你的侍從之人,韓保正是世祿子弟,根本不懂打仗,讓他們帶兵,一且有緊急情況,這些人怎能應付?”孟昶根本不聽母親的忠告。宋平荊湖之後,後蜀宰相李昊對孟昶說:“我看宋與後漢、後周不同,難道將由它統一海內嗎?我們應採取順從與進貢的辦法,可保三蜀(當時的西川、東川、漢川為三蜀)平安無事,是最好的對策。”孟昶同意,準備派使節與宋通好,然而自以為是的王昭遠卻提出不與宋通好而準備防務,以備宋軍人侵。

中國古代史:趙匡胤平定荊楚之後,下一步的目標定為後蜀

孟昶最終相信了王昭遠,派景處塘等人率兵前往奉節,並於川陝邊境與三峽水道中增設堡砦,又派人前往倍、瀘、戎等州挑選水手,以增強水軍。當時的後蜀建都成都擁有今四川及貴州、湖北、陝西、甘肅各一小部,共有160個州、198個縣,其境域北至終南、秦嶺,南至黔江、大涼山,東自白河、巫山,西至邛峽、大雪山,四界險阻,為天然四塞之國。而內部物產饒富,有天府之國之稱。所以,在五代時的南方割據勢力中,它是最先稱帝的。宋要攻取蜀,在其北方有三條路可以選擇。最快捷的是棧道,自興州(今陝西略陽)經過利州(今四川廣元)、劍州(今四川劍閣)、綿州(今四川綿陽)、漢州(今四川廣漢),直搗成都。棧道之西有陰平道,此道最艱險,易於阻塞,三國時鄧艾曾由此道襲蜀。棧道之東有巴峪道,三國時魏攻蜀,由此道而失敗。

中國古代史:趙匡胤平定荊楚之後,下一步的目標定為後蜀

自古中原對蜀用兵,都由棧道而進,很少有人走陰平道與巴峪道。後蜀防禦宋,在棧道上只守備兩個要點:利州和劍州,此地有劍門山棧道諸險,自古為蜀之防禦要點。劍門山亦稱大劍山,在劍州之北二十五里,其東北為小劍山,兩山相連,山勢絕險,飛閣通衢,謂之劍閣。大劍山從劍閣由閣道三十里至小劍山,山路絕險。劍山東西長二百多里,大小劍山峰巒連綿,延亙如城,下有隘路,謂之劍門關。大劍山山路稍平,小劍山則石山架閣,尤為險峻。趙匡胤派王全斌伐蜀,至益光,後蜀降卒說:“益光江東越大山數重,有來蘇小徑。蜀人在江西建木柵防守,對岸有渡口,路出劍門南二十里,至青強店才上大路。由此進兵,劍門之險不足恃也。除了劍門之險,還有大小漫天嶺之險,嶺在利州東北三十五里,高出雲表,二嶺相連,也是蜀道的險要之處。

中國古代史:趙匡胤平定荊楚之後,下一步的目標定為後蜀

後蜀在此設下堡砦,以御宋師。宋軍須要擊破此一防線,才能進達利州。宋自蜀的東方進攻,只有三峽水、陸路可進。後蜀守此路的重要據點夔州。宋軍只有破此,才可直趨遂州(今四川遂寧),與北路軍會師於成夔州控帶二川(長江與清,限隔五溪,據荊楚之上游,為巴蜀之歷代據蜀以防東兵者,此為必守之地。夔州東北一百三十里有巫山縣,縣三十里有巫峽,為三峽之一。縣內有巫山之險,為楚蜀之間的巨障。東之又有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自峽中望去,其城孤特峭險。城四面峭絕,只有沿著附近的馬嶺才可逶迤而上。後蜀亦以重兵在此防守。夔州東八里即為瞿塘峽,兩岸對峙,中貫一江,三峽之中最險的灩預堆正當其中,在江心兀而出,為楚蜀門戶。峽中有瞿塘關,與白帝城相連,自關而下謂之鎖江後蜀的鎮江及浮樑都建於此地。

中國古代史:趙匡胤平定荊楚之後,下一步的目標定為後蜀

趙匡胤依據他的既定國策,平定荊湖後就派華州(今陝西華縣)團練使張暉前往鳳州(今陝西鳳縣)任團練使兼西面行營巡檢使,暗中命令張暉觀察後蜀的山川險易,人心向背,以為征伐後蜀的準備工作。這是北路的準備。同時,趙匡胤為便於自長江溯江而上,以配合北路攻勢而加緊訓練水軍。在汴京朱明門外鑿池引水,訓練水軍。建造樓船百艘,選精兵組成水軍,號稱水虎捷。又命鎮國節度使宋延渥率禁軍數千人組成另一支水軍,另鑿一池進行訓練。同時又命各軍在玉津閣練習騎射,並命各州造輕車,以供山地運輸之用。但出兵討蜀還必須有名,史稱宋太祖趙匡胤素謀伐蜀,可知其起心甚久,但若直接出兵,會給人留下“擅滅無罪之國”的話柄,所以要滅後就要首先製造出兵的理由。在此之前,趙匡胤已派間諜前往後蜀。

中國古代史:趙匡胤平定荊楚之後,下一步的目標定為後蜀

一次,一名間課自蜀返回,趙國胤詢問情況:“劍外有何事?”此人報告說:“事倒沒有什麼,只聽到成都滿城都在誦朱長山的《苦熱詩》,其中有二句:“煩暑鬱蒸無處避,涼風漬冷幾時來?”趙匡胤說:“這是後蜀民眾盼望我來討伐孟呢!”趙匡這解釋,只能表示他討蜀的急切心情,但僅憑兩句詩還不能作為出兵的理由,他只好再等更好的機會。不久,機會就來了。當時後蜀的山南節度使(治所在今陝西南鄭)判官張廷偉向王昭遠獻計說:“公一直沒有戰功,現在受國主重用,此時不立大功,怎讓眾人心服?不如派人與北漢通好,讓他們發兵攻宋,我則從黃花(在陝西洵縣)和子午谷(在陝西寧陝北)發兵接應,這樣可使宋腹背受敵,不久就可佔領函谷關以西,這可是我們後蜀幾十年來不曾有過的重大勝利呀!

中國古代史:趙匡胤平定荊楚之後,下一步的目標定為後蜀

王昭遠好大喜功,採納此議,力勸蜀主孟昶批准計劃。孟昶本無謀略,完全相信王昭遠,於是派趙彥韜等人攜蠟丸密信前往北漢,稱已於褒州、漢州等地增兵,與北漢相約共同攻宋。誰知趙彥韜等人帶著密信直接來到京,將密信獻給趙匡胤。趙匡胤大喜:“西討有名矣!”這下終於找到了出兵伐蜀的理由。

中國古代史:趙匡胤平定荊楚之後,下一步的目標定為後蜀

根據小編了解到趙匡胤又讓孫遇等人把蜀地山川形勢、戍守處所、道里遠近,全都畫成地圖,作為出兵的參考。在一切條件具備之後,趙匡胤派出兩路大軍,由王全斌和劉光義率領,分路進軍。出兵之時,趙匡胤又對軍隊宣佈紀律:“行軍所至,不得焚蕩房屋,驅略吏民,開發丘墳,翦伐桑柘。違者以軍法從事!”各位讀者朋友,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以上素材來自網路。侵權立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