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姬發滅商建周,但不知道的是有兩個人為了姬發遠走他鄉

我們都知道周朝是一個大國,姬昌是周朝的開國君主,他為周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他的父親周文王也是一代豪傑,他當政期間也是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大力發展生產和軍事為後開姬昌的開國奠定了基礎。我們不知道的是,其實周文王的繼位與他的兒子有著一定的關係,要不然後開登位的真說不定是誰?那他們之間又有什麼故事呢?

我們知道姬發滅商建周,但不知道的是有兩個人為了姬發遠走他鄉

在周朝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周朝還僅僅只是一個小的諸侯國,這個時候強大的殷王朝還在)周文王的祖父古父亶父,他認為自己有三個優秀的兒子。他們分別是太伯、仲虞、季歷。但是古父亶父唯獨看中了他的孫子姬昌,覺得只有姬昌才能讓周國發揚光大,傳承自己的衣缽。古父亶父就想要自己的孫子登位,姬昌要想名正言順的登位,首先他的父親就要登位,姬昌的父親就是季歷。

我們知道姬發滅商建周,但不知道的是有兩個人為了姬發遠走他鄉

太伯與仲虞知道這件事之後,並沒有兄弟自相殘殺。太伯與仲虞帶著自己的隨從與家人遠走他鄉了,他們來到了當時有荊蠻之地的南方,也就是現在的黃河流域。當時南方還沒有開發,經濟比不上北方,所以成為荊蠻之地。

太伯與伯仲他們來自中原地區,儘管當時的的周國並不能與殷商相提並論,但是當時周朝的的文化、周朝的經濟都已經在發展之中了。伯仲與太伯讓人們看到了來自中原文化的氣勢。太伯與伯仲兩人命隨從在當地對百姓進行教化,無私的幫助當地民眾,贏得了民心,從而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護。

我們知道姬發滅商建周,但不知道的是有兩個人為了姬發遠走他鄉

後來太伯與伯仲兩人的隨從又大肆宣傳仲虞與太伯的來歷和原因,百姓深深被太伯與伯仲兩人不爭權奪勢,不爭奪財富的氣節所折服。這是就有成百上千的南方家族來追隨太伯和他的弟弟仲虞。於是這些人在此地形成了一種南方小社會。這種小社會說到底我們可以將它稱之為國。在當時想要建立一個國家是比較容易的,只要有民眾有財富有領導人有地盤,就可以將這樣的地方稱之為國家。

我們知道姬發滅商建周,但不知道的是有兩個人為了姬發遠走他鄉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太伯成為這個國家的領導人,他為這個國家取了個名字吳,吳國就是後來打敗楚國成為新一代霸主的那個吳國。因為太伯沒有子嗣,於是太伯將王位傳給了弟弟伯虞,自此王位一直在流傳。

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太伯與伯虞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們明白有些東西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的。他們自知自己繼承王位無望,他們並沒有強行反抗。而是激流勇退,在父親對自己還有愧疚之心的時候,順勢離開這是是非之地。為自己的將來換得一線生機。

我們知道姬發滅商建周,但不知道的是有兩個人為了姬發遠走他鄉

對於一個有才華有能力的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裡都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展現出自己的能力。太伯與伯虞就是如此,他們憑著自己的智慧與能力一手建立起了吳國,吳國雖然小並不能與當時的周國相提並論,但在此時這麼短的時間內,能有如此的成就已經是屬實不易了。他們都是有大才之人。

我們知道姬發滅商建周,但不知道的是有兩個人為了姬發遠走他鄉

我們知道一個地方對外來群眾肯定都有排斥之心的,但是太伯與伯虞硬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與手段征服了民眾與貴族,得到了他們的支援。想要建立一個國家的人肯定不少,那為什麼就太伯成功了呢?這中間無疑有被太伯人格魅力征服的,但更多的是太伯的御人手段與心機。

我們知道姬發滅商建周,但不知道的是有兩個人為了姬發遠走他鄉

憑著這份心機與手段,其實如果太伯繼承周國,無疑也會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不比周武王差多少?但是每個人的人生際遇都不同,每一段經歷與安排都是上天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