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殺熟”?多花冤枉錢?東小店南少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大家好,我是東小店南少!

大資料殺熟?多花冤枉錢?東小店南少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2020魔幻的一年還在繼續,這邊“馬已經服”攪得金融市場風起雲湧,那邊美國大選也是不斷敲打人們的神經,說到底我們吃瓜群眾也就看個熱鬧,還是來說說大資料殺熟,畢竟事關每一個人。

大資料“殺熟”?多花冤枉錢?東小店南少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韓女士在某電商平臺購物時發現,買同一件商品時,用不同賬號登陸,顯示的價格差了25元,並且是高階會員賬號比新賬號顯示的價格貴,該賬號已經在平臺消費了26萬元,而對應的新賬號幾乎很少消費過。

大資料“殺熟”?多花冤枉錢?東小店南少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其實大資料殺熟不止出現在電商購物平臺,線上旅遊、出行和網約車領域更是重災區,之前都有不少報道過老客戶被宰的現象,具體表現形式跟上邊的都類似,本文首發公眾號【東小店京小東優惠券】轉載請註明出處!一般都是自己的賬號比朋友的顯示價格高。

那麼,

普通人怎麼才能避免自己被大資料“殺熟”呢?

首先,大資料“殺熟”源於平臺的個性化演算法推薦。專業名詞叫千人千面,為什麼平臺能夠知道你想看什麼,想買什麼,這都是演算法的功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演算法也可以把人群分成各種等級劃分。但是到這裡演算法本身並沒有做錯什麼,畢竟只有對客戶足夠了解,才能帶來更完美的體驗。

大資料“殺熟”?多花冤枉錢?東小店南少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技術無罪,人心不可測,所以不要考驗人性。

其次,大資料“殺熟”的判定標準不明確。比如上邊說的案例當中,兩個賬號價格顯示不同的原因是老使用者和新使用者的區別,客服說了這是平臺對指定使用者專屬優惠券,說人話就拉新券,只有新使用者才享有,所以這個不是大資料“殺熟”。

大資料“殺熟”?多花冤枉錢?東小店南少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說到拉新獎勵,應該說每個平臺都有這種,鑑於目前網際網路流量見頂,各平臺都在爭奪存量使用者,所以對於拉新都非常看重,基本上對新使用者不光有這種優惠券,本文首發公眾號【東小店京小東優惠券】轉載請註明出處!更有各種現金獎勵,比如京東拉新基本都有10-15塊左右的收入,如果開白條的獎勵更多。

大資料“殺熟”?多花冤枉錢?東小店南少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鑑於平臺設定各種優惠券的使用規則,怎麼用完全是平臺說了算,所以沒辦法去確定這個行為到底屬不屬於大資料“殺熟”。

我們普通人去爭論這些沒有意義,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避免自己被“殺熟”,或者如何被平臺特殊照顧,比如領更多的優惠券,總之就是一個字“省”,這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

結合上邊兩點,

第一,我們要想辦法讓演算法猜不到我們對什麼感興趣

,想買什麼東西,這樣它就沒法給我們專門推薦價格可能更高的商品。

大資料“殺熟”?多花冤枉錢?東小店南少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第二,我們要如何成為平臺的大客戶,不敢殺熟的客戶。

怎麼理解,比如說淘寶平臺第一大客戶群體是什麼?

沒錯,就是很多人不在意的淘客們,這些淘客每年能給淘寶帶來兩成的營收。

所以,如果我們也從淘客的渠道去買,就不會產生殺熟的現象,相反還能領到隱藏的優惠券和返傭。

大資料“殺熟”?多花冤枉錢?東小店南少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同理,京東、拼多多和蘇寧這些平臺都有自己的專門導流平臺,只要我們從這些入口進入,就能避免被殺熟。

第三,多平臺比價。

這種雖然麻煩一些, 但是卻最有效果,能夠找到哪個平臺價格最低,防止被大資料殺熟。

大資料“殺熟”?多花冤枉錢?東小店南少這份避坑指南請收好!

當然,很多人可能不習慣手機裡裝這麼多APP,綜合來看還是第二種方法較合適,現在很多社交電商平臺都是做這些的,大家只要選擇一個使用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東小店南少總結的如何防止大資料殺熟避坑指南,更多資訊歡迎私信關注,評論區交流!

我是東小店南少,下期再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