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訪談丨我像一株長在黃河邊的“糖蔓菁”——訪作家向春

向春

本名任向春 內蒙古巴彥淖爾人,小說作家,中國作協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二期高研班學員,“甘肅小說八駿”之一。在《當代》《十月》等刊物發表作品二百多萬字,作品多次被 《小說月報》、《小說選刊》、《新華文摘》、《長篇小說選刊》選載。著有《妖嬈》、《河套平原》等四部長篇小說,出版小說集《時間漏洞》、《向春的小說》、《西口外》、《被切除》。其中,《被切除》曾榮獲16屆小說月報百花獎、甘肅省第八屆敦煌文藝二等獎。《2007年快樂情事》獲《作品》金小說獎。《刀子的溫柔》、《河套平原》、《飛蚊症》分別獲得甘肅省第五屆、第七屆、第九屆敦煌文藝一等獎。2017年榮獲第四屆甘肅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並多次獲得黃河文學獎。

文化名人訪談丨我像一株長在黃河邊的“糖蔓菁”——訪作家向春

她的小說,筆觸細膩,語言嫻熟,富麗柔軟,色彩斑斕,人物盡顯其中。她的笑容也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向春,和煦而溫暖。向春是我省甘肅小說八駿之中為數不多的女作家。記者見到她時,她以略帶著內蒙口音的普通話與記者親切交流。“我出生於內蒙古河套平原,她橫臥於九曲黃河的最北端,後來又順河而上,泊在黃河穿城而過的金城蘭州,這一生都與黃河沿岸的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文化名人訪談丨我像一株長在黃河邊的“糖蔓菁”——訪作家向春

談起自己的家鄉,向春充滿了眷戀之情。“這裡歷來是遊牧民族的棲居地,北屏陰山,面向黃河,一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瀟灑暢逸之情景。這裡蒙漢雜居,民風淳厚。”也許是擁有四分之一的蒙古族血統,向春的性格天然帶著灑脫和不羈。“我們這裡有一種叫‘糖蔓菁’的農作物,其實這就是一種榨糖的甜菜。去過河套平原的人應該見過這種有趣的農作物,它果實碩大,結實,鏗鏘,顢頇,又暗合了‘唐’音。在河套方言裡,唐,就是傻,楞,冒失,率真。所以,河套人把這一類性格的女人統稱‘糖蔓菁’,因為它就像河套土生土長的女人一樣,貌似憨實的外表下流淌著天然的甜味。”

向春說:“我們河套人崇尚農業,似乎除了種地開渠,做別的都不是正路的營生,只有種地開渠,在人們心目中才是至高無上的。人們從黃河上引水開渠,有水的地方就有地,地有了水的潤澤,就像人有了血脈的滋養,種上莊稼,嗖嗖地長,所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還有比這更光榮更厚實的營生嗎?糧食越來越多,人口越來越稠,地也下子兒,人也繁衍,河套人活著就是為了這個……因為這是骨子裡對生命迴圈、生生不息的信仰和崇拜。雖然我在河套只生活了二十來年,但是從根兒上長出來的,本質上改變不了原狀,我幾乎就是一棵標準的河套‘糖蔓菁’,貿然,心直口快,掏心挖肺。”

1988年,向春懷著對邊塞詩和《讀者文摘》的嚮往,帶著義無反顧的夢想,踏上了通往蘭州的包蘭線上,這是那個年代年輕人特有的浪漫。“我們全家浩浩蕩蕩上蘭州,一天一夜的慢車,讓我有時間慢慢欣賞著沿路的景色,記得列車一直繞著黃河溯流而上,進入青白石,便望見皋蘭之州,熠熠生輝的金城宛在水中央……” 向春回憶道。

文化名人訪談丨我像一株長在黃河邊的“糖蔓菁”——訪作家向春

談起自己的寫作元年,向春將起點定在2000年,新的紀元彷彿冥冥中註定著向春寫作之路的開端。但是萬事開頭難,最初拿起筆時,向春遇到過每個寫作者都會遇到的問題,有些猶猶豫豫的心虛,被某些龐然大物一般存在著的“範本”所規約,同時也被自己一己的細碎感受所綁架。向春說:“那時,我已年近不惑。一開始讓我有些迷茫,因為很多同齡人在文學的征程中已經遙遙領先,而身後又有無數更年輕的文學新銳蜂擁而至。我夾在中間有些不置可否,但我及時調整了自己的心態,當我調整好自己的寫作心態後,這種‘前不著村、後不著地’的狀態反而成為一種優勢,因為我首先是一個女人,其次,才是一個作家。我愛生活大於愛寫作,愛美大於愛小說,所以我的創作都是攫取生活果實,且自然醞釀發酵成醇酒的誠心之作,沒有揠苗助長、沒有投機取巧,沒有神魂顛倒和廢寢忘食。”著名作家弋舟曾這樣評價向春:“她在生活中持續地醞釀和挖掘著,所以那時的作品也有著獨特的率真之氣。向春是令人踏實的。我和向春是嚴格意義上的好友,她視我為兄弟,我視她為大姐。如果讓我選,我也寧可選個令人踏實的大姐,而不要一個魂不守舍的‘從業者’戳在身邊兒來做朋友。”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寫作階段,向春最初的那些作品,也是從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入手,在稀鬆平常的生活中,她像一個攝影師一樣捕捉著生活的剪影。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向春陸續創作了處女座《夢幻葡萄》和《藍綢子》《重新妖嬈》《我和兩個柿子樣的女人》等作品。向春說:“這個階段對於我的寫作來說相當於‘見山就是山’的階段,因為生活就是經驗,其實這種寫作對我來說是駕輕就熟的,正是這些簡單、親切的作品,最容易打動讀者的內心。”

但是向春並沒有滿足於此,她說:“剛開始憑藉生活體驗寫作,因為有廣泛的共鳴,它不會受到過多的排斥,但是,也因為失之於個性,它又往往容易被淹沒在共性的洪流之中。”當她意識到這一點時,便沉下心來吸收和沉澱,2009年,向春以一部《河套平原》橫空出世,驚豔了文壇。在這部小說中,向春以柔曼之筆,講述了河套平原這塊沃土上的崢嶸往事。這次創作上的鳳凰涅槃彷彿是她對於寫作信仰的一次獻祭,對於文學一次內省的頓悟。讀過這部小說的人都會唏噓她文風的旖旎變化,宏大的時空背景中演繹著主人公的家國天下。愛恨跌宕,情濃郁,怨酣暢,於這塊黃河幾字形上端北岸、陰山之南的大平原上,彷彿上演了關於河套平原的一場“百年孤獨”。

文化名人訪談丨我像一株長在黃河邊的“糖蔓菁”——訪作家向春

《河套平原》可以說是開啟了向春寫作生涯的“見山不是山”的階段,這時期的向春不但一筆抹去了從前那些經驗型寫作的痕跡,而且,從寫作者的身份上,已經看不出原來比較明顯的女性筆觸。作品本身已經足具完滿。在這部長篇小說裡,向春的天賦得到了極大程度地釋放,她的那些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和諧地融進了澎湃的敘述之中。

談起這部小說的創作歷程,向春回憶:“2004年的時候我就開始醞釀長篇小說《河套平原》,為了蒐集豐富的寫作素材,我在五年的時間裡往返包蘭線五十多次。記得當時我住在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政協的梁姓老人家,他的父親曾是傅作義的副官,他幫我找了大量的資料,看到我認真的樣子,他開玩笑地說,都是縣誌抄檔案,文史資料抄縣誌,你想要什麼抄就行了。我啞然失笑地回答,我這個恐怕沒法抄。” 在向春整理挖掘寫作素材的過程中,對河套大地有了更深邃而靈動的瞭解。“河套近代史的精髓是水利和農牧業,透過對資料的研究,我對當地的放墾、地商、開渠、洗渠、坐壩、草閘、墾荒、淘地如此這些‘十八般武藝’已樣樣粗通……機緣巧合,我寫《河套平原》彷彿就是一次酣暢淋漓的本色出演。”向春說。

《河套平原》對於向春的創作來說是打開了一個富礦,撕開了一個口子,之後陸續出版的作品把讀者們帶入了廣闊的平原地帶,如《西口外》《泥棺材》《河套軼事》等。這些作品淋漓盡致地渲洩了向春對河套的熱愛。透過創作再次貼近河套,向春發現:“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寫作者,是要有第二故鄉的。只有離開了你的故鄉,拉開了與故鄉的距離,你才知道故鄉這個地方的獨特,如果身陷其中就會習以為常、習焉不察。包蘭線是一條扁擔,挑起蘭州與河套,一邊是我的父母,一邊是我的孩子,都是我的血肉,是延綿不斷的根!”

與其同時,向春繼續創作了很多城市女性題材的作品,如《瓦解》《剪子》《走樣》《齬齒》《床》《張師傅的情詩》等,向春認為:“經過這個寫作階段後,我覺得自己跟以前的表達不一樣了。兩種題材的轉換,也許是一個輪迴。”

文化名人訪談丨我像一株長在黃河邊的“糖蔓菁”——訪作家向春

到了2012年,向春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她說:“身體就是用來病的,如果沒有病誰還把身體當回事,所以說突如其來有點勉強,應該說一直在等待。”在這個階段,向春的創作可謂進入了“見山又是山”的階段,她依據自身的體驗陸續創作了《被切除》《飛蚊症》《病隙筆記》這樣的一批作品。在我們的傳統潛意識裡,疾病本身是一件諱言的事情,可向春基於她對生活的真誠,展開了自己的書寫。如《被切除》是這樣結的尾:“回家吃飯!”看似平常的結尾,卻展示著最質樸的生命之美,文學顯本意,那就是:你只有淋漓盡致地活著,去經歷、去感受,才有可能用生命去書寫,去記錄、去感悟。

時隔多年,回首初來蘭州時的情景,向春感慨地說:“這個城市浸潤了我的愛,因為我的孩子也在蘭州出生,當他說著一口流利蘭州話時,彷彿就從那一時刻起,我有一種‘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憶幷州是故鄉’的感受。我對蘭州的感情彷彿先結婚後戀愛的感覺,不是一見鍾情,而是歷久彌新。蘭州和河套,被一條黃河穿過,兩個故鄉,我已分不清孰輕孰重誰近誰遠了。”

離別時向春無不動情地說:“蘭州在黃河的上游,河套平原在黃河的中上游,我就像一株長在黃河邊上的‘糖蔓菁’,黃河就像一條臍帶把我係在這兩端,我的歸宿就在黃河裡。早晚有一天,我會從蘭州返程,像幾十年前從河套平原啟程到蘭州,返程時經過了我美好的一生。我經過白銀、青銅峽、銀川、磴口、臨河、烏拉特前旗,我慢慢地,不用再著急了。我家鄉的親人會感覺到,那個漂泊幾十年地寫了《河套平原》的女兒回來了。”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華 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