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原創 劉文飛 看理想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今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誕辰200週年。

在當下的中國,甚至在當下的整個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可能都被視為是俄國文學中最重要的作家,而且很受現今讀者的喜愛。

網際網路上,有不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關的模因(meme):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圖源@俄羅斯文學bot

陀思妥耶夫斯基還深受文藝界的推崇。博爾赫斯、村上春樹、加繆等作家都是他的讀者;他的書反覆出現在今敏、伍迪艾倫、李安、侯麥等人的影視作品中。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東京教父》今敏

為什麼人人都愛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家黑塞寫過:“我們之必須閱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在我們遭受痛苦不幸,而我們承受痛苦的能力又趨於極限之時,只是在我們感到整個生活有如一個火燒火燎、疼痛難忍的傷口之時,只是在我們充滿絕望、經歷無可慰藉的死亡之時。

當我們孤獨苦悶,麻木不仁地面對生活時,當我們不再能理解生活那瘋狂而美麗的殘酷,並對生活一無所求時,我們就會敞開心扉去聆聽這位驚世駭俗、才華橫溢的詩人的音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直指人內心最深處的晦暗,致力於解開“人”這個謎。

他創作的《地下室手記》《罪與罰》《白痴》等,部部都堪稱傑作,影響了後世無數作家。耗時兩年多寫成的《卡拉馬佐夫兄弟》更是壓縮進了他畢生的哲學、宗教和社會思考。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想和你分享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劉文飛在節目中對《卡拉馬佐夫兄弟》這部“思想史詩”的解讀。

劉文飛說:“在閱讀中,我們面對一個謎一樣的人,每向前邁進一步,都會更加深刻地瞭解人類自身無限的複雜性和可能性,這可能就是閱讀陀思妥耶夫斯基、閱讀俄國文學乃至整個人類的文學,對我們的意義。”

講述 | 劉文飛

(文字經刪減編輯)

1。

一部“思想史詩”

1878年夏天,陀思妥耶夫斯基開始寫作《卡拉馬佐夫兄弟》,他寫了兩年多,小說於1880年12月在彼得堡出版了單行本。

陀思妥耶夫斯基決定寫作《卡拉馬佐夫兄弟》,可能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在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時候,他在監獄裡遇見一個殺害自己父親的犯人,就想以這位犯人的經歷寫一部小說。

後來又聽說,這個犯人其實是被冤枉的,他在監獄裡度過十年之後被無罪釋放,因為真正的兇手後來被抓到了。這個讓人感到好奇和驚訝的“反轉”,更加激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對這個素材的興趣。

第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當時深受俄國哲學家費奧多羅夫的“復活父輩”理論的影響。

費奧多羅夫認為,人的復活,祖先的復活,不僅在精神上是可能的,甚至在肉體上也是可能的。他的學說在提出的時候被認為是天方夜譚,但是在克隆技術成熟之後,人們開始意識到費奧多羅夫可能的確是一個先知。

陀思妥耶夫斯基受費奧多羅夫的影響,對於父與子的關係思考甚多,並且他一向關注從19世紀40年代起便充斥於俄國思想界的父與子之爭,於是他開始了這部專注於“父與子”問題的長篇小說的寫作。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在一部大型作品中對他之前的整個創作做一次總結。

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我們可以發現“窮人”“雙重人”和“地下室人”的身影,可以看到他在《罪與罰》中呈現的兇殺場面和犯罪調查,也可以遇到他在《群魔》《少年》和《白痴》中提出的社會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也就是說,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他在之前的小說裡分別探討過的重要問題、分別塑造過的各種人物,全都放進了《卡拉馬佐夫兄弟》這部小說之中。

研究者們習慣將陀思妥耶夫斯基後期的幾部大部頭小說稱為“思想小說”,而《卡拉馬佐夫兄弟》在這些“思想小說”中不僅篇幅最大,作品的思想內涵也更加豐富厚重。

因此,我更願意用“思想史詩”這樣一個概念來指稱這部小說。

2。

不單是行動的人,

更是“思想著的人”

作為一部“史詩小說”,《卡拉馬佐夫兄弟》的人物不算太多,不像《戰爭與和平》那樣有數百人出場。小說主人公就是題目中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即德米特里、伊萬和阿廖沙三人,外加一個私生子。

通過了解這幾個人物形象,我們能夠了解這部“思想史詩”的思想內涵。

因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筆下,卡拉馬佐夫一家人都不單單是行動的人,也都是“思想著的人”,每個人都代表著一種生活觀和世界觀,代表一種對於信仰的認識。

在小說中,卡拉馬佐夫家的每個人,似乎都在迫不及待地向別人傾訴自己的思想,而他們的思想所圍繞的核心問題,就是“有無上帝”和“靈魂不朽”這兩個讓他們無比煩惱的問題。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馬佐夫家的一家之長,也就是卡拉馬佐夫兄弟的父親,名叫費奧多爾·卡拉馬佐夫。

他雖然出身貴族,但從小寄人籬下,常常被迫扮演小丑,養成了他冷眼面對周圍世界的人生態度。後來,他透過結婚獲得妻子帶過來的比較豐厚的嫁妝,放高利貸,攢下了生活的資本。

他有過兩次婚姻,生下三個兒子,此外,被他留在家中當廚師的斯梅爾佳科夫,據說是他的私生子。卡拉馬佐夫對幾個兒子都不管不問,還與長子德米特里爭奪財產和情人。家裡有這樣一位父親,自然會讓全家人都充滿隔閡,甚至懷有敵意。

他不信上帝,嘲弄一切神聖的東西。但是,他也和小說中的其他人物一樣,經常被“有無上帝”的問題所糾纏。他對阿廖沙說:“我無論多麼傻,對這類問題總還是要想的。”

面對上帝,他也常常感到恐懼。但是,在他的思想中佔據上風的,還是不信神和不道德。

高爾基曾經把以老卡拉馬佐夫為代表的這種精神型別稱為“卡拉馬佐夫氣質”,認為其實質就是“既怯弱又大膽、但主要是病態而又惡毒的靈魂”。

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想用這樣的家庭關係,來影射當時俄國社會的“父與子”關係,即虛無、激進的一代人給後代留下了負面遺產。

在小說的中部,老卡拉馬佐夫在家中被人謀殺。幾個兄弟中究竟誰是弒父的人,這個懸念就此成了支撐小說故事框架、加速敘事情節發展的重要元素。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嫌疑最大的弒父者就是長子德米特里,他是老卡拉馬佐夫第一次婚姻留下的唯一孩子。德米特里是一個退伍軍官,繼承了父親的好色習性和暴躁脾氣,這使他經常與父親發生激烈衝突,兩人還在爭奪財產和情人格魯申卡。

德米特里早有弒父之心,他也多次公開揚言要除掉父親,但他卻不是真正的兇手。

德米特里聲色犬馬,遊手好閒,可是他也有真誠、仗義的一面。信仰和無神論的衝突,是他內心生活的一道主旋律。

他曾經深有感觸地對阿廖沙說:“魔鬼和上帝在進行鬥爭,而鬥爭的戰場就是人心。”“儘管我卑劣下賤,可是上帝,我畢竟也是你的兒子啊!”

父親被害後,他心靈受到巨大震撼,心中的上帝開始甦醒。最後,他雖然不是弒父的兇手,卻甘願去承受懲罰,因為他有過弒父的心,他決定用苦難來洗滌自己。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的老二伊萬,似乎在一切方面都與哥哥德米特里形成對照。伊萬溫文爾雅,很有教養。他上過大學,是一位評論家,同時也是一個狂熱的理性主義者,一個懷疑論者。

他質疑一切,甚至懷疑信仰。他曾經對弟弟阿廖沙說:“我並非不接受上帝的存在,只是我謝絕了他的拯救。”

作為小說中無神論、無信仰的最突出代表,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伊萬的身上,集中起了現實社會中他那些思想論敵們的主要觀點。

作為一種懷疑精神的代表,伊萬就像歌德的《浮士德》中“否定的精靈”糜菲斯特,也是一個陰暗的魔鬼。

但是,伊萬是富有同情心的,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合理現象,他發出了自己的抨擊,並將這些不合理現象的存在當成否定上帝存在的理由和證明。

小說第二部第二卷的《宗教大法官》一節,寫到了伊萬和弟弟阿廖沙的長談。伊萬說他寫了一部長詩,題目就叫“宗教大法官”。

他詳細地向弟弟轉述了這部長詩的內容:

16世紀的西班牙有一位宗教大法官,他認為人是軟弱和低賤的,向來沒有道德感,不善於分配“自由和麵包”,一旦獲得自由,便會相互爭鬥和殘殺,最後只好把自由拱手相讓給某一位權威。在基督降臨人間時,宗教大法官嫌他礙事,就趕走了基督。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伊萬的這部作品讓阿廖沙大驚失色,稱之為“叛逆”。但與此同時,作為無神論者的伊萬,其實又一直在尋求某種終極信仰,這就是他的思想的深刻矛盾性之所在。

伊萬的言論和思想對小說中的其他人物產生了很大影響,尤其是對老卡拉馬佐夫的私生子斯梅爾佳科夫。

伊萬宣稱的“人可以為所欲為”“可以做他認為合理的一切事情”“什麼事情都是被允許的”等觀點,實際上給了斯梅爾佳科夫殺害老卡拉馬佐夫的理由和勇氣。

伊萬從小就恨父親,內心裡也一直有著弒父情結,但看到父親真的被殺了,尤其是在斯梅爾佳科夫向他承認了弒父行為之後,伊萬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精神上的教唆者,才是真正的兇手,他因此發瘋。

他在法庭上承認他就是弒父的兇手,這自然是他精神失常後的一個舉動,但也是他內心真實思想的一個流露,是他開始自我懲罰的一種表現。

在小說中,伊萬的話是最有思想內涵的,其中合理的話和瘋狂的話交織在一起,是《卡拉馬佐夫兄弟》一書思想性的主要來源之一。

作為伊萬思想之集中體現的《宗教大法官》一節,也被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稱為整部小說的“高潮”。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真正殺害老卡拉馬佐夫的兇手,是他的私生子斯梅爾佳科夫,他是老卡拉馬佐夫姦汙一位流浪街頭的聾啞女孩的結果。

他的名字斯梅爾佳科夫(Смердяков)在俄語中有“發臭的”“無恥的”等含義。他心裡陰暗,沉默寡言,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也是一個癲癇病患者。他少年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把流浪貓活活吊死。

斯梅爾佳科夫佩服伊萬,接受了伊萬的思想,他向伊萬坦白,他殺死老卡拉馬佐夫不是受德米特里指使,而是受到了伊萬的影響。

後來,在罪行敗露之前,斯梅爾佳科夫就自殺了。他的自殺表明,他也受到了良心的懲罰,成了一位受難者。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老卡拉馬佐夫最小的兒子叫阿廖沙。在小說的開頭,阿廖沙是當地修道院的見習教士,是佐西馬長老的教子。但不久,阿廖沙被佐西馬長老送回塵世,隨後捲入了卡拉馬佐夫家的迷局。

與長兄德米特里不同,阿廖沙純潔善良,樂於助人;與二哥伊萬也不同,他是一個有信仰的人。

阿廖沙可以說是《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的“正面人物”,像《白痴》中的梅什金公爵、《罪與罰》中的索尼婭一樣,他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精心打造的道德精神、理想性格的承載者,儘管這個形象有時也顯得不那麼有說服力。

在小說中,阿廖沙的性格和思想似乎都是給定的,就像一個人間的耶穌。他在小說中起到了某種穿針引線的作用,目的就是與其他幾位主人公相會,傾聽他們的談話,與他們就信仰問題展開爭論。

在小說的最後,在一個孩子的葬禮上,阿廖沙對他幫助過的一群小學生髮表了“石頭旁的演講”,要他們永遠相親相愛,學生們含著淚水,向阿廖沙保證他們會永遠記著朋友,永遠愛每個人:

“讓我們永遠這樣,一輩子都手拉著手!萬歲,卡拉馬佐夫!”科里亞再一次欣喜若狂地大聲歡呼,所有的孩子們也都跟著歡呼起來。

這就是全書的最後一句話,小說也就結束在了“卡拉馬佐夫萬歲”的歡呼聲中。

3。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

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籽粒來。”

卡拉馬佐夫一家就是所謂的“偶合家庭”。

“偶合家庭”,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發明的一個說法,也就是“偶然組合起來的家庭”,這樣的家庭,除了血緣關係之外,是缺乏精神上的必然聯絡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寫這樣一個家庭,描寫父與子之間的關係,描寫老卡拉馬佐夫與四個兒子之間的故事,說到底還是為了表達某種思想。

卡拉馬佐夫一家五口,其實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傳聲筒,透過他們的言行,透過他們的行為構成的比照,透過他們相互之間的爭論和交鋒,陀思妥耶夫斯基表達了他關於“人”和“人的秘密”的諸多思考。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說《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情節發展動力,與其說是揭開究竟誰是殺人兇手的謎底,不如說是在為了讓小說中每個主人公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卡拉馬佐夫父子各有各的思想,而且他們每個人的思想自身也都是矛盾的,分裂的,二律背反的,他們相互之間又在進行著激烈的交鋒和爭論。

有的時候我們感覺到,作為作者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對他筆下的人物及其思想也失去了控制,他自己的思想立場上似乎也出現了某種搖擺。

所有這些,都使得《卡拉馬佐夫兄弟》成了一首雄渾的多聲部的思想大合唱,成了一部複雜的復調結構的交響樂。

但是,這畢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晚年一部深思熟慮、嘔心瀝血的鉅著,把書中各個人物的思想統一起來看,我們還是大致能夠揣摩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這部小說中試圖表達的中心思想:

人是應該有信仰的,因為人是有罪的,所謂原罪,既是行動上的,也有可能是思想上的;

上帝是存在的,上帝之所以存在,是為了讓人類的苦難有所寄託,人的犯罪、懺悔、復活都是以罪孽為前提的,以受難為代價的;

有罪的人面對上帝,透過苦難獲得解脫,最終成為善的人,有愛的人,上帝賦予人類的向善能力,仁愛能力,是人和人類精神不朽的最終保證。

“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說《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扉頁上有一段題詞,這是從《聖經·約翰福音》中摘出的一段話:“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籽粒來。”

這句話後來也被刻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墓碑上。

*本文摘選自看理想App節目《審美的烏托邦:俄國文學100講》20,內容有刪減和調整,小標題由編輯新增。完整觀點和講述請移步至相關節目收聽。

配圖:《卡拉馬佐夫兄弟》(2009)

音訊編輯:sy

微信內容編輯:Purple、Chris

監製:貓爺

轉載:請微信後臺回覆“轉載”

商業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原標題:《“你在讀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