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樞,一棵長沙年輪的“神仙樹”

撰文/瀟湘晨報記者儲文靜 實習生黃昕楊超林夏芝

陳先樞,一棵長沙年輪的“神仙樹”

陳先樞

陳先樞,如果用長沙塑膠普通話念,聽起來就像“神仙樹”。

作為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的陳先樞,痴情於長沙歷史文化的尋訪和研究,1982年至2016年34年間,他編著和參與編著的與長沙歷史文化有關的圖書共136部:老建築、老照片、老報刊、老風景、老字號、名人、名校,一溜兒的長沙古早事物。

見到陳先樞,他總是在桌子上鋪開一溜書,像個得意的掌櫃,“又出新書了”。

陳先樞是《瀟湘晨報》“時間線”欄目的文史顧問,身為“時間線”專欄作者,我幾乎每週都會“騷擾”他。他就像一棵“神仙樹”,自帶歷史的年輪、故事的樹洞。話匣子一開,老長沙的故事就流淌出來了。

在知天命的年紀裡,竟然重操祖業

“神仙樹”聽著就是個有歷史年代感的詞兒,如果你憑著想象以為陳先樞是個滿頭花白、步履蹣跚的老人家,那就錯了。事實上,今年71歲的“神仙樹”,愛穿條紋衫,頭髮中長黢黑,劉海偏分到額頭右邊,面上的肌膚呈古銅色,這是經常走訪長沙古巷的痕跡。

“長沙有千多條老街,一個略顯單瘦的漢子騎著腳踏車,一條街一條街地尋訪著,時而停在一塊斷碑前,時而又在一個破舊的門樓下張望,間或,眼睛裡進了灰塵,他揉一揉。他總是隨身帶著一個本子一支筆一部相機,試圖留下這個城市每一絲即將消逝的痕跡……”大鬍子作家、彭國樑先生印象中的陳先樞就是這個樣子。

彭國樑當時與楊里昂合著《消逝的長沙風景》一書,樣書一到,兩人幾乎同時想到:先要送一本給陳先樞,請他雅正。大概在長沙文化圈子裡,無論是地域的還是歷史的,尊陳先樞為權威,是不會有人提出異議的。

或者是家學淵源,又或者是基因使然。陳先樞的叔高祖,便是清代有名的學者、史志學家陳運溶,他一生都致力於湘城文化的研究,著書、輯書和刻書,大都圍繞湖南古地理、古藝文逸書。自小看著叔高祖的《湘城訪古錄》和《湘城遺事記》等書長大,陳先樞也漸漸地愛上了探訪長沙城歷史。他的肩頭彷彿有了一種責任,猶如叔高祖的叮囑:湘俗如流,不能斷啊。

真正開始長沙城歷史研究,陳先樞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

陳先樞曾供職於長沙市商業局,除了本職工作,他還喜歡做學問,研究範圍,從商品包裝學到產品美學,從廣告學到經濟學,大小出了十多部書。1994年,陳先樞被調到宣傳崗位,工作重心由經濟變為宣傳長沙的歷史文化。1995年,編撰長沙歷史文化叢書的大工程正式啟動。陳先樞驚訝又興奮:“我竟然重操祖業,幹上了也愛上了叔高祖陳運溶畢生從事的事業。”

誰說文夕大火後沒有值得保護的東西了

人生一事不為則太長,欲為一事則太短。20多年來,陳先樞行走在長沙這座他深愛的城市。用腳丈量長沙一千多條街巷,長沙周邊的名勝古蹟,也都有他執著的眷顧。

整理撰寫文獻史籍的艱難,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才體會得到,陳運溶知道,陳先樞也知道。陳先樞告訴記者,陳運溶編撰《湘城訪古錄》時,專心十載,五易其稿,引用舊籍達400餘種,為的是讓眾人流寓而得知湘俗。陳先樞有著與祖輩一樣的心願:“我想把長沙宣傳出去,不光是讓長沙人自己瞭解長沙、喚起對長沙的熱愛,同時也要讓別人瞭解長沙。長沙有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優秀的歷史文化是一個城市凝聚人心的力量之一,也是吸引外鄉人在這個城市投資、旅遊的重要因素。”

如何瞭解真實的長沙?需要一手的老照片、舊報刊、日記、類鈔等。要找到反映長沙百年,特別是前五十年社會變遷的歷史照片,談何容易。讓人印象深刻的“百年長沙老照片叢書”,從1996年到1999年,用了一群人近四年的時間,出彙編兩本。陳先樞說:“在編輯過程中,幾乎沒有現成的圖片可供汲取和參考,甚至經過整理彙編的文字資料也微乎其微。只得另闢蹊徑,深入民間去尋訪珍藏,或是廣獵群籍,去沙裡淘金。”

陳先樞說,編委會曾在報刊釋出徵集長沙老照片的啟事,並有的放矢造訪一些“老長沙”。老市民們翻箱倒櫃,送來了許多珍藏照片。有些照片畫面雖已泛黃,但影象還十分清晰,半個多世紀前的景物彷彿就在眼前。如一張老碼頭照片,躉船上“國營招商局長沙碼頭”幾個芝麻大小的字居然還能辨清。他還飛往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檔案中尋找長沙老照片,終於在五千多個湖南卷宗中找到近百張珍貴照片。一些博物館和圖書館,在那多年無人光顧的書架上,他就那麼一頁一頁地翻,翻到了50年前的長沙社會景象。

2000年,陳先樞曾和一群同事在長沙的大街小巷尋訪,結果讓人吃驚,“長沙存在著那麼多有價值的歷史遺存。”

“1938年的文夕大火把長沙地面的東西都燒光了,這是一個藉口。任何大火都不可能把地面的東西燒光。即使1938年後建起的建築,至今也70多年了,有價值的也應得到保護。”

尋訪結束後,陳先樞等寫了三個調查報告,分別是長沙歷史文化街區、長沙歷史文化村鎮和長沙著名遺蹟調查報告。“太平街歷史文化街區的誕生就是調查報告出來後的直接效果之一,有關部門看到這個報告後,開始重視太平街,並修改了修建‘太平路’的規劃,最後正式把太平街列為歷史文化街區。”

編撰地方誌的過程枯燥乏味,需要不斷地查詢、翻找、記錄,好在他喜歡。

帶你走近長沙歷史的甲乙丙丁

作為地道的“老長沙”,陳先樞不僅在長沙土生土長,還被稱作這座城市的“活字典”。這條老巷的來由、那座水井的名字,老長沙的點點滴滴都如同他掌心的脈絡,如數家珍,信手拈來。

長年來,陳先樞沉浸在種種文獻史籍裡,最大的期望便是將老長沙的過往分享給讀者,讓更多的人瞭解長沙,喜愛長沙。漫長的時光裡,他在史冊典籍裡尋訪老長沙的痕跡,與歷史做伴,孤獨裡透著時間的力量。

第一時間拜讀了他最新編纂出版的《老報刊中的長沙》《長沙百年名校》《長沙烽火歲月》等三本新書。沒有過多糾結被歷史大書特書的過往,而是追溯民國時代社會生活的瑣碎,許多在史書上連“路人甲乙丙丁”都算不上的芸芸眾生,他們的出生、教育和婚喪不再是冷冰冰的數字,而是生活在大時代之中平凡無奇又波瀾壯闊的日常。

歷史是積年累月的如實記錄,一本民國時候的雜誌,一群讀書的學生,一場手工藝品展覽會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與社會的變遷、時代的發展緊密相連,隨風雲變幻而起落沉浮”。

陳先樞帶我們同青年男女們於夏天的晚上在教育會坪夜遊嬉戲,走進1936年紡織廠領略“棉花絮飛繞,大有落英繽紛之勢”,還能一睹被傳得神之又神的陶李真人風采……讀這些文字時有驚愕,也有感動。有家國的滄桑、民族大義的悲壯,亦有家長裡短、哭笑不得的人間悲歡。如果沒有陳先樞等人從繁雜紛亂的史料裡,東一篇,西一句地“拾荒”,要想確切地瞭解民國年間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實為不易。

“這個時期的報刊,處於從傳統報刊向現代報刊的過渡時期,其編排、標點都不甚規範和統一,印刷質量也差,因此輯錄整理工作既費時又費工。”陳先樞一篇篇地從舊報刊中摘選故事,分辨舊時難以辨認的異體、繁體字,親手觸控被掩蓋在歷史鴻章之下,民國這段看似陳舊又熱烈的歲月中大量而豐富的細節。

這些記錄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生平,於歷史,於我們有意義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如果你願意將讀史、品史的視線放低一點,再低一點,就能觸及大事件背後的人間百味: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推進時代和社會進步的大人物,但他們也不應被輕易忘卻。小人物也有他們的歷史位置。

一部相機,一個本子,一支筆,在這繁忙的都市中,陳先樞按著自己的步調,尋訪著被霓虹燈所遮蓋著的歷史痕跡,二十多年的探尋,查閱,考證,城市發展的速度之快,而人們記錄保留歷史的意識淡薄,陳先樞不僅在與自己的時間賽跑,還在跟如今高樓林立的長沙賽跑,他要跑在它們之前,將老長沙的思思縷縷,記於筆端之下,千金不換。

陳先樞對人熱情,記者們有事請教,他總是一一應承,細緻地查詢資料從郵箱裡回覆過來。但要約見陳先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他總是揮揮手:“我太忙了。我太忙了。”的確,要搶救那麼多的老長沙歷史文化,時間對於陳先樞,有點趕。

陳先樞編著或主持編著的“老長沙”書籍

陳先樞編著或主持編著的“老長沙”書籍

湖湘文庫·湘城訪古錄/湘城遺事記(古籍校點),嶽麓書社20092。

湖湘文庫·湖南茶文化,中南大學出版社20093。

湖湘文庫·湖南老商號,湖南文藝出版社20104。

湖湘文庫·湖南老街,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5。

長沙歷史文化叢書·長沙經貿史記,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6。

百年長沙老照片叢書·長沙百年,湖南文藝出版社19997。

百年長沙老照片叢書·長沙老街,湖南文藝出版社19998。

百年長沙老照片叢書·長沙名人,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9。

百年長沙老照片叢書·長沙永珍,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10。

歷代名人記長沙文選,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11。

湘城文史叢談,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12。

長沙地名古蹟攬勝,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13。

潮宗街歷史風貌區,通泰街辦事處200414。

湘城訪古,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15。

1938年長沙大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6。

中國長沙叢書·留住歷史的文脈,五洲傳播出版社200417。

中國長沙叢書·長沙井文化,五洲傳播出版社200518。

中國長沙叢書·長沙老建築,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19。

中國長沙叢書·歷史街巷尋蹤,雲南民族出版社200620。

中國長沙叢書·茶文化採風,雲南民族出版社200721。

中國長沙叢書·名寢與名人,雲南民族出版社200722。

中國長沙叢書·長沙民間藝術,五洲傳播出版社200823。

嶽麓山歷史文化叢書·麓山名人譜,海南出版社200724。

長沙著名歷史文化遺址標誌,長沙市文物局200725。

山水洲城——長沙,湖南地圖出版社200926。

長沙老字號(上下冊),湖南地圖出版社200927。

長沙名勝楹聯選,嶽麓書社201028。

長沙文史書叢·長沙野史類鈔·古人筆記,嶽麓書社201129。

長沙文史書叢·長沙野史類鈔·耆舊文存,嶽麓書社201130。

長沙文史書叢·長沙傳統風俗大觀,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31。

長沙文史書叢·名人與長沙風景,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32。

長沙文史書叢·民國文人筆下的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33。

辛亥革命與長沙叢書·共和足跡——辛亥長沙遺址遺蹟錄,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34。

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叢書·天心閣,文物出版社201235。

湖湘經典系列叢書·湘茶,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6。

裕湘紗廠的前世今生,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37。

長沙文史書叢·長沙國寶檔案,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38。

長沙文史書叢·外國人筆下的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39。

長沙檔案叢書·長沙珍檔解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40。

定王臺歷史叢書·定王臺,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41。

定王臺歷史叢書·都正街,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42。

長沙文史書叢·瀏陽河九道灣,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43。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