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急就128方印,滬上篆刻家費名瑤展示獨特“刀工”

一日急就128方印,滬上篆刻家費名瑤展示獨特“刀工”

滬上知名篆刻家、上海文史館館員費名瑤在7個多小時完成了《紅樓夢》128人物人名印的現場篆刻。顯示了費名瑤深厚的急就章的篆刻功力。刻好的印被依次當場鈐在事先準備好的一幅手卷上,手卷卷首是由著名書畫家陳佩秋題寫的“一日之跡”。

一日急就128方印,滬上篆刻家費名瑤展示獨特“刀工”

篆刻家中真正能夠刻急就章的人不多,刻得又好又快的人更少。而作為一名71歲高齡的長者,一日之內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在篆刻界都算一項創舉,不僅考驗藝術家的造詣,更考驗他的體力和耐力。

一日急就128方印,滬上篆刻家費名瑤展示獨特“刀工”

據瞭解,費名瑤是海上知名篆刻家,上海文史館館員、西泠印社社員。他生於1948年,而今已是滿頭銀髮,他是篆刻界唯數不多的左手匠,只見他右手握印石,左手執刻刀,刻刀在塗滿墨的印面上輕拉幾根線,就開始上手刻,有的印章只需要1分46秒就可以刻完。

費名瑤表示: “一方面我自己也在創作作品,多年前我曾在4個小時之內完成了60方《水滸》人物印,當時叫了幾個學生,在書房裡給他們做示範,但沒有留下什麼資料;第二也是為了給我的學生做急就章的示範。他們工細這一路學得比較可以了,我想讓他們膽子大一點,可以嘗試刻刻急就章,提升他們的刻印能力。”128方印一天內完成,於費名瑤也是初次嘗試。“我想挑戰一下自己。”費名瑤說。

一日急就128方印,滬上篆刻家費名瑤展示獨特“刀工”

篆刻家中真正能夠刻急就章的人不多,刻得又好又快的人更少。費名瑤可以連續不斷地刻印。他是如何做到的?

“費老師刻白文一律不列印稿,他用墨把印面塗黑,然後以刀代筆。”費名瑤的弟子陸晞明告訴記者。

費名瑤說:“一般人刻印的步驟,得先按照印面的形狀、大小設計印稿,印刻得慢主要慢在章法的安排上。想不出怎麼安排章法,印稿打來打去,有時候費時幾個月才刻好一方印。我因為熟能生巧,碰到的情況多,積累得多,一看到字就開始在腦子裡佈局了。所以我刻急就章是非常快,幾分鐘就是一個。”

“我是草根藝術家。”費名瑤謙虛地表示,他學習篆刻藝術並沒有師承,他小時候是在祖父費若萱先生的啟蒙下開始研習篆刻,之後就全憑自己摸索,所以他自從學會篆刻開始,白文就從來不打稿,已成習慣。

費名瑤說: “前輩說多字印不打稿很難刻好,我後來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為什麼多字印不行?我還是堅持我自己,從5個字的印到7個字的印,到十幾個字的印,到幾十個字的印,最後刻季羨林先生的《泰山頌》,八公分見方,160個字的大印,我全沒打稿。”

談及他的佈局心得,費名瑤說,“很多人刻印就是把印章刻刻滿,如果不滿的話再彎幾彎,這樣的印很沒看頭。所以我對於章法特別重視。日積月累,加上熟能生巧,手又聽話,拿起刀就能刻,一點都沒問題。”

除了章法,費名瑤在刻印的刀法上也獨具一格。費名瑤說,書法運筆以中鋒為主,篆刻是以刀代筆,無所謂鋒。他對比吳昌碩和齊白石兩位大家的風格,吳昌碩的圖章厚實、朴茂,有石鼓文的感覺。齊白石的刀法看上去也很厲害,細看之下不及吳昌碩,略帶單薄,什麼道理?因為他是偏鋒,一刀下去,力度很大,刻出的線條一邊光一邊毛。“我分析了兩位大家的藝術風格,就在思考我的路該怎麼走?我偏好吳昌碩的那種朴茂和厚實,後來慢慢形成了一種自己的風格,一刀下去比較直,刀再左右擺動出來的線條可以做到兩邊都毛,比較厚實,速度又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