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幫你看完這一本書《36歲,人生半熟》下

10分鐘幫你看完這一本書《36歲,人生半熟》下

這本書它的所有重點都在此了,看完這些筆記,對於這書的內容也就都知道了哦。

◆ 14 做自己有多難

1、美國幽默作家威爾·羅傑斯,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就發現:“太多人花費他們尚未掙到的錢,購買他們不需要的東西,只是為了給他們並不喜歡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依我看,做自己的過程,包含三個層面:想做自己,見到自己,能做自己。

3、這世上,有人做了自己,卻未必見自己,有人見了自己,卻未必做得了自己。這是人生的尷尬。見了自己而做不了自己,是福氣不夠;做了自己卻見不到自己,是機緣不到。若沒有見自己,那所謂的做自己,不過海市蜃樓。

4、今天多有人以“做自己”為目標,卻只做讓自己感官舒服的事,從不忍耐熬煎,一路“瀟灑”,直到最後喪失了在現實世界的選擇能力。

5、人生最艱難的時候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尼采

6、何時才算懂自己,尼采說:人的精神有三個階段:駱駝,忍辱負重,一切聽從別人的建議;獅子,開始說“我要”;嬰兒,“我是”的狀態,活在當下,享受當下。見到自己,懂得自己,是擺脫了他人的期待,超越了外界為你創造出的慾望之後,終於敢直面本性的那一刻。

7、

你是誰?去掉職業標籤,去掉世間角色,去掉種種擁有的物品後,你是誰?

8、

就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做自己最大的陷阱,莫過於“活成你想成為的樣子”。這有別於“活出真實的自己”。猶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說:“我必須知曉我自己,不是我思想上想要變成的樣子,而是真實的我自己。”

9、

活成你想成為的樣子,路徑是:

我想要(目標導向)——去做——獲得(現在以為的)理想的生活。

活出真實的自己,路徑是:

我是誰(存在導向)——去做——成為獨一無二的我自己。

你看,都是去做,因為出發點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活成你想成為的樣子”最大的風險在於,“我極其努力爬上了山頭,才發現爬錯了山頭。”

10、可悲的是,我們的時代,壓倒性的資訊環境是在為你創造“想成為的樣子”,並拼命設定障礙,阻礙你認清“真實的自己”。

11、擁有成了一件值得炫耀的事,而導致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所擁有的事物對自身也是一種佔有。“擁有”是看清自己的過程。沒擁有過,沒體驗過,又何談喜歡或不喜歡。但擁有不是目的,“捨棄”,才是做自己的必經之路。

12、日本茶聖千利休,有這樣的名言流傳下來:“所謂茶之湯,僅僅是燒水、泡茶、喝茶而已。” “僅僅”的意思,實際上是“全心全意”。將不必要的東西全部捨棄,留下的,才是值得你灌注心意的部分。唯有灌注心意,使自身與物品、與世界、與天地完成深刻的聯結,最終成為一個能在穩定的座標軸中獲取持續能量的自己。 那種安定、滿足、別無所求的平靜感受,當你嘗過,就明白一切捨棄都值得。

事實上,從來就沒有一個完成的、不變的自己。在每一樁灌注了全部心意的事情上,我們得以塑造自己,成為自己。所謂做自己,不過就是這樣一種簡單輕便的過程。只要你想,其實人人都可以。

◆ 15 向死而生

1、我要更愛孩子一些,讓他在我們告別之後的餘生裡,擁有愛的盔甲。

2、死亡是一個概念,理智上清楚,感情上卻不起一絲波瀾。

3、各種各樣的死法,猶如生前各種各樣的活法。

4、從愣怔著接受到主動思考,死亡於我最大的意義,是讓我對生命有了敬畏,對活著有了底線,對死去有了諒解。

5、有人說,向死而生,是最積極的活法。真切地知曉我們是會死的,人才會知止。

6、假如知道餘生還有多少時日,那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執著不懈,什麼該讓它隨風而去,就不至於總是糾結。

7、前些天看報道,說科學家即將研究出人類長生不老的方法,一種是透過器官、細胞的替換和再生技術,讓身體不死。一種是透過將意識上傳至雲端儲存,讓意識可脫離肉體,獨立存在,永不消散。

我看得失笑,人類追求的,竟是一具行屍走肉的軀殼,或一縷飄蕩不散的孤魂。

8、有時生未必喜,死未必哀。

9、繁華如夢,滿目蓬蒿!

10、能抓住的,不過眼前這些歲月。趁著無常未至,心血未冷,好好做每一件手頭事,好好愛每一個經過的人。

◆ 16 買學區房還是環遊世界

1、不想討論學區房要不要買,帶小小孩環遊世界有沒有意義,我相信每個家庭都在儘可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和資源。

至於“最好”的標準,根植於父母的三觀,各家必然會不同,實在沒什麼可比較的。

2、後來我明白,不打擾,就是一種默許和鼓勵。

3、不上別人的擂臺,就無所謂成功與失敗。

4、爸爸說,都說讀詩無用,其實是最有用的,沒有這些無用的趣味,人生就像一口枯井,多活一日都不耐煩,那種苦才是真的苦。

5、不比較,不引導競爭,教育不唯有用,當如春風化雨,是我從爸爸身上學到的。

6、時代早已變得面目全非,獲取成功的方法會隨時代而變,但感知幸福的途徑,從來都是一樣的。

7、好的教育,作用於看不到的內心,作用於一個人的本質。

本質,即孩子長成一個完滿的人,該有的核心:

①內在的小宇宙不被壓抑——活著的自主動力。

②一生仰賴的對學習和求知的興趣不被損害——一個人可持續成長的能力。

③與人交往的動機不是出於比較和競爭——容易發展出親密關係。

④有一副好身體和伴隨一生的閱讀習慣。

說到底,所謂教育,不過是做父母的一場永無止境的修行。我們自身的修為,是託舉著孩子的那隻手臂。所以,買八百萬的學區房還是用八百萬環遊世界,又有什麼區別?

8、重要的,從來都是每天二十四小時一分一秒如何度過。

◆ 17 抓住“天啟”,持戒而行

1、什麼算大事?諸如跟誰結婚,生不生孩子,到哪個城市安居,選什麼職業方向,信佛還是求道……這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決定,可以劃入“人生大事”的範疇。

什麼算小事?就是大事之下,那些週而復始的日常。

2、要對人生層面產生影響,必需積累足夠多的量,也就是需要經歷時間。

3、幾乎每個人的生活,都陷在大事和小事的糾纏中。感性的人容易一路感性下去,理性的人也容易處處理性。

4、只是把人生當一場體驗的話,無所謂如何應對,反正怎麼應對都會過去。而如果想要在這短暫人生中體會點什麼,那麼必然會需要時時體悟該以怎樣的頭腦和心境來面對一切。

5、大事隨心,跟著感覺走;小事理性,仰賴鐵一般的紀律。

6、如果你要的婚姻只是條件適當的一紙契約,那麼理性分析的方法可行;但如果想要愛情,那得動用所有感官去感受,彼此是不是來電;以愛情為前提進入婚姻生活後,又需要動用全部理性。

7、其中一點——不市井,有格局——說起來特別虛,可對我來說,又特別重要。

具體來說,是不日日只盯著自己碗裡那幾粒米,是不會為了一己的蠅頭小利去費心鑽營,是對他人的不幸充滿同情並儘可能有所行動,是受盡現實的瑣碎折磨仍會仰望星空……

8、我們並不確定前面是不是想要的生活,但至少,要奮力跳出去看一看。

9、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我們做父母的,要先努力去成為那樣的人。

10、人生是一場長跑,大事全然理性,權衡計算,做了所有的“我應該”,代價常常是壓抑了“我願意”。越理性的人,壓制的時間就越長。甚至壓制了一輩子,終至成為一個永遠正確卻十分無趣的人。所以面對人生大事,第一個要問的,是你願意如何?

11、這些年媒體報道了許許多多日本的匠人,我喜歡觀察他們面對人生大小事時的態度,發現無不是大事隨心,小事理性。

八十多歲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每天從家步行走到店裡,單程近兩個小時。他一定很喜歡走路吧?事實是,他說:“如果不是堅持走路,我怎麼能八十多歲還在店裡一站一整天啊。”

選擇了一條喜歡的路,就要堅持以最好的姿態走下去。堅持這件事,從來就不是感性的。

12、為什麼周圍有那麼多不幸福不開心不如意的人?

原因或許很多,受業力之風吹拂,每個人都不一樣,但近年來觀察,還有一個普遍原因是:那些人面對大事時,很少尊重自己的感受,沒有走上真正想走的那條路。身處日常時,沒有甘願的心,沒有紀律,每一天也就隨便過過了。大事隨心,需要信任自己的心,和相信真有“天啟”這回事,能抓住瞬間飄來讓心震動一下的聲音。做一個徹底誠實的人,放下算計和權衡,那條路就會清晰無二地呈現在面前。當行於一條隨心選擇的路上,要甘願一力承擔它的辛苦,動用所有理智和頭腦,養成紀律,持戒而行。或許唯有如此,以我們大多數人的平凡資質,才可能品嚐到一點理想人生的滋味。

◆ 18 無可戀念,逃之於酒

1、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至黃州,蔣勳說:“這段時間是蘇軾最難過、最辛苦、最悲劇的時候,同時也是他生命最領悟、最超越、最昇華的時候。”

2、與陶淵明一樣,為了生計,蘇軾親事躬耕,開墾東坡,隨身戴一酒囊,“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此際,在人間最孤寂的角落,在七百多年後,陶淵明深深地進入蘇東坡的內心。他一遍遍抄寫《歸去來兮辭》,寫:“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他讀懂了淵明的消極,是真正的積極,他不是避世,而是入世。只不過這個“世”,不同於那個“世”。他二人,雖時空遠隔,卻極多相像之處:都愛儒,愛道,愛佛,愛酒,愛詩詞,愛交友,愛自然。他們日日飲酒,當它是安眠曲,是催化劑,它逼出真性情,與自然風雨融合,化為千古名篇。

3、透骨的孤寂中,餘醉的朦朧中,反而體會到了人生另一重遼闊、安寧與平靜。

4、酒,真是好東西。怡情,見性,生豪氣,養悲憫,軟化在塵世勞碌中越來越堅硬的殼,安頓那顆本就無所憑藉無處倚靠的寂寞心。看陶淵明詩,篇篇說酒,何也?顧隨解:“世上無可戀念,皆不合心,不能上眼,故逃之於酒。”只因這人生“哀榮無定在”,不如“忽與一觴酒,日夕歡相持”。所戀念的,無非在酒中顯現的那一點真性情。

◆ 19 明月前身,流水今日

1、少時經歷過太多宏大敘事的消解,讓我們受不了正兒八經的莊重場合,一遇到嚴肅的儀式,不得已要裝模作樣時,就會渾身不自在,急切地想要透過玩笑,來把莊嚴的氣氛破壞掉。

2、那種大開大合的景緻,人立於景中的渺小,能看到一星半點古時的文人山水。

3、韋羲:“未見山水畫之前的山水、見過山水畫之後的山水,是兩個世界。”上一輩留給我們的山河,已經沒有多少美感,心目中的宋朝,只能在山水畫裡找。

4、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5、可是,西方那些東西無論多麼華美,卻怎麼都不能觸動心裡最柔軟的部分。我們自身文化裡的隻言片語,卻有一種讓困於俗世中的心隨時飄起來的力量。

6、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注:

人生能夠歡聚的時候是很少的,而離別卻有很多。歡聚的機會需要珍惜。

7、高曉松在京都採訪過匠人後,感慨地說:“經濟政治,是鋼筋混凝土;那些傳承千年的文化,那些百年老店,那些信仰,像鉤針織起來的那一張網,別看它軟軟的,它才是托住這個國家最堅實的東西,它是底線。”

8、明月前身,流水今日。

韋羲在《照夜白》最後寫道:“山水就是我們的信仰,山水之於中國人,好比明月前身,中國人之於山水,亦如流水今日。”

注:

今日當下的流水明月是過去永恆流水明月的某一個斷面,而看似永恆的流水明月都是當下瞬間的一個延伸,所謂“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 20 我喜歡的寂寞心

1、她問我,你會不會時常覺得,越往前走,越孤獨。我說,會,因為知交半零落。

2、“不管以後我們平凡還是光鮮,永遠不要成為虛偽、虛榮、胸無點墨,如一隻花蝴蝶般奔波在各種社交場合迎合這個世界的人!”

3、因此獲得的,是對主流標準的質疑,以及任何時候都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信念。

4、她身上常有一種拒人千里之外的冷寂氣質,在專業上又有著熱烈的堅定,在矛盾中調和成獨特的風格。

5、那是忠於心中的標準、決不妥協的精神;是整個行業都在說夠了、可以了的時候,仍不止步的堅定;是敬畏自己的專業,不屑於用機心、捷徑博取浮名的真誠。拙,但有貴氣。

6、匠心,其實是一顆寂寞心,“寂寞心蓋生於對現實之不滿,然而對於現實之不滿,並不就是牢騷。”

7、不盲從,必然形單影隻。追求心中至高的標準,必然會高處不勝寒。

8、小半生過去,最重要的是學會了,不沉溺光芒,而是品嚐寂寞,不是慶賀得到,而是歡送失去。

9、逐漸相信,人必有所不為,然後可以有所為。

10、與她促膝而談的間隙,我忽然明白,所謂知交半零落,原來是說——人生路上岔道糾結,走著走著,曾經的同路人漸漸失散,隱沒在許多條你永遠也不會踏入的小徑上。

◆ 21 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

1、十年如一場大夢,倏忽而過。又像一場精心編排的狗血劇,看得人唏噓。

2、很多事雖然沒有機緣親自經歷,但他人的生命啟示,何嘗不是我們前行的燈火。

3、現在做的,是你從小到大的理想嗎?

4、畢竟太順遂的生活,總顯得不夠深刻。

5、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來對於這世上很多人,最難的不是現實困苦,而是漸行漸遠的連影子都漸漸模糊的夢想之路。

6、將人與人隔開的,從來不是時間,而是經歷。

7、一個徹底誠實的人是從不面對選擇的,那條路永遠會清楚無二地呈現在你面前。

8、什麼是解脫痛苦最好的方法?

活在苦中,也活在樂裡;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活在當下那一刻,斬斷過去的憂愁和未來的恐懼,得到真正的自由。

9、別去嫉妒成功,也別憐憫失敗,因為你不知道在靈魂的權衡中,什麼算成功,什麼算失敗。永遠走自己的路,同時允許別人走他們的路,就可以了。

◆ 22 人生莫問來處

1、不論身處什麼境地,一個人沒有任何條件時,就只能比別人更勤奮,以此獲得最初的成長條件。

2、王姐變成一個什麼都不信什麼也不在乎的人。這並不是消極的態度,而是獲得了一種精神上的自由。劉瑜總結過類似的感受——絕望能帶來自由:真正的絕望讓人心平氣和,讓人謙卑,讓人只能返回自己的內心,“命運的歸命運,自己的歸自己”,就是說,它是自由。

3、想擁有更好的生活,除了求好的決心,一靠勤奮,二靠折騰,三靠學習,這是我在王姐身上學到的,它不分階層,適合我們大多數人。

◆ 23 半世風流半世空

1、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李叔同

2、弘一法師說:“人做得剔透玲瓏了,便是藝術。那時你可以捨生取義,你可以視死如歸,你可以視金錢如糞土,你可以視富貴如浮雲,你可以視色相如敝屣。”

3、李叔同從富家子弟到弘一法師,人生一場戲,兩幕登臺,僧俗二界皆淋漓演繹,世間稀有。

清末一八八〇年,李叔同出生於天津鉅富桐達李家。其父李筱樓,與李鴻章、吳汝倫三人並稱為晚清三大才子。後因看不慣官場黑幕,辭官經商,成一方鉅富。李筱樓信仰禪宗佛學,一生樂善好施,每年所獲資財,小半用來設義塾,撫卹貧寒孤寡,被津人頌為“李善人”。佛門講因果不虛,弘一法師半世修為,終成一代高僧,如何都不能小看生在積善之家的因緣。

4、擁有時盡情享受,失去才可坦然。

5、如豐子愷所說:“我崇仰弘一大師,是因為他是十分像人的一個人。”像人者,第一點,就是不偽善,對人對事至情至性,縱使荒唐,也要磊落。

6、我們與生俱來的,除了赤裸著的身子,別無長物。

7、英雄安在,荒冢蕭蕭。

8、繁華如夢,滿目蓬蒿。

9、他做一樣,完成一樣;他放下一樣,便永不回顧。這種看得破、忍得過、放得下的斷腕魄力,是別人所沒有的。

10、要和光同塵,既保留個性,又為世所容。這樣一種做人的態度,後人總結為“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入世時,每一分做得徹底,又不執著。如此,才能活在世間,卻不屬於它。

11、人類與生俱來的哲學質地告訴我們,我們必須有智慧、有器識、有定境,才能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12、一切世間的藝術,如沒有宗教的性質,都不成其為藝術。但宗教如沒有藝術上的美境,也不成其為宗教。

13、如豐子愷所說:“藝術的頂點,只有宗教。”

14、沒有嚴持戒律的佛教行人,如談到高深的定力與大智大慧,那便是一片謊言!佛言:‘佛滅度後,以戒為師。’是千古不移的真理。

15、借苦行,讓曾經浸染繁華的烙印消散,磨礪出堅韌的意志,培育一顆慈悲的道心。

16、弘一法師說:“佛法積極到萬分。佛說的空,是勸人止滅心中的貪慾,心中貪慾一除,雜念一淨,心地自然一片清涼光明,濟世悲懷自然就充溢心胸。”

17、自古,高僧大德,聖賢名士,存在的最大意義,除了自己得道,便是為渺渺世人立下一種可參照的人格境界。

18、一己之影漸成明燈,照進世人心中的角角落落。

19、他常言:“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僧人必須比俗中人守持更高的道德標準,方能度人。”

◆ 24 不上不愛上的班,不賺不想賺的錢

1、當你什麼工作皆不想做,或人生每一樁事皆有極大的不情願,在這時刻,你毋寧去流浪。去千山萬水的熬時度日,耗空你的身心,粗糲你的知覺,直到你能自發地甘願地回抵原先的枯燥崗位做你身前之事。人之不快樂或人之不健康,便常在於對先前狀況之無法改變。而改變它,何難也,不如就離開。但離開,說來容易,又有幾人能做到?事實上,最容易之事,最是少人做到。如果你以為舒國治是在教唆人都去辭工流浪,那是對他的誤解了。他還說過:“如果心裡沒有一種穩定的能量,在外面瞎晃的時間越多,心裡越空虛。”

2、享受人生中的清歡,而非富貴後的閒趣。因為“清風明月,時在襟懷,常得遭逢,不必一次全收也”。

3、我們大多數,所求太多,往往失望,不能讓自己滿意。所求太少,往往焦慮,因不能讓別人滿意。

4、盡情而過,盡興而活。

◆ 25 最理想的生活

1、蒙中說,賺錢是能力和運氣,怎麼用錢是境界和水平。借木心的話:“中國古代,有些人是會用錢的。倪雲林,晚年潦倒,剛賣了房子,錢在桌上,來了個朋友,說窮,他全部給那個朋友,這才是會用錢。”今人聽來當笑話,只因士人風骨,早就絕跡了。

2、應付得了生活的苟且,才能在人前活出一種毫不費力的清雅從容。

3、木心說:“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生活是什麼?生活是死前的一段過程。”因此,知道要做什麼後,人要有一種決絕的放棄。

4、有人在繁華場觥籌交錯,有人在高山流水間閒觀花落,凡從藝術者,但看他今日的過法,便知明日成就幾何。手下功夫,心中境界,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縱使騙得了自己,最終也騙不過時間。

5、蒙中一生所求,他曾寫道:“人與畫,不論成就與高度。我想,到最後,應該像山野間的溪流,自在至真,自有活頭源水,又似一棵樹——蒼虯勁挺,孑然瀟灑,談笑在日月山川裡。”

◆ 26 去過一種經過選擇的生活

1、大和尚的開示:“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病苦者為作良醫,於貧窮者令得伏藏。”

2、你該看到的,總會在你正需要時出現——相信冥冥中有這種仁慈。

3、看不到方向,就自己成為方向,看不到光明,就自己成為光明,這不是狂妄,而是擔當。哪怕只是一燈如豆,至少也能給小蟻照個亮。

◆ 27 人到中年,如何避免晚景淒涼

1、智慧從不是一件隨年齡增長而增長的東西。

2、修一說:“活得越久,越覺得人生美好。”我被這句話觸動,像瞬間心裡被點亮。所謂智慧,也就是這樣充滿能量的啟發。

3、我開始把規律的運動放在生活優先順序首位,太極拳和游泳,是我為逐漸老去的生活做出的選擇其次,打磨一項技能,這既出於趣味的需要,也有助於老年時的財務狀況。學個花藝、木工、咖啡、茶道、攝影、製陶、塔羅、算命等等,什麼都好。

4、活到老,學到老,勞作到老。年輕時急於解放雙手,老年時的健康,卻需要靠雙手勞作來維持。這是避免晚景淒涼的王道。

5、戒定慧是個無比靠譜的修心繫統。由戒生定,定中生慧,不是隨便說說的。老年時的平靜柔和,依賴於一路上獲得的智慧,需要從中年開始就練習戒與定。中年人的戒,是沒有多餘的損耗。他必清楚自己是誰,要做什麼。確定不做的事、不涉獵的領域,懂得收斂對它的慾念。像巴菲特說的那樣,列出二十件想做的事,再劃出其中最想做的五件,剩下的那十五件,餘生要拼盡全力去躲避它們。

6、中年人裡,所謂“鬼鬼祟祟的氣質”,是真有的。多來自在浮躁的日子裡遊蕩太久,失了本心,失了定力。究其原因,是生活中沒有幾項生定力的東西。本來,可以是規律的作息,是一兩項熱愛的、頻繁進行的運動,是一樁總是投注時間的業餘愛好,是一段日久生情的關係,是每日固定時間獨處的那一段時光,是每晚睡前讀十頁書的小習慣。這些事項,是將人漂浮的思緒收回來的方法,也是人在浮躁世間靜心度日的定力之源。

7、建立一套吻合自我信念的生活方式,是中年時需完成的功課,也是老去時的指望。

◆ 後記

1、岡倉天心的《茶書》中有一段:“我們的人生,宛如一片無涯苦海,喧囂騷動著,充滿了愚昧。若不知如何自處,便不可避免地陷入悲慘境地,即便強顏歡笑亦屬徒勞。”

2、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全書最後,留下這樣一句話,“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後保持靜默”,帶著自我指涉的意味。包含的真理一言蔽之:“在達到哲學的單純性之前,他必須透過哲學的複雜性。”

3、無論今天的我再來看當時的自己有多麼瑣碎和實際,它也是我必須透過的複雜和成熟。

4、在中國藝術精神中,“熟”不算一個褒義詞,因過於精熟,易流於甜媚,蘇東坡寫“凡文字,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彩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藝術臻於精熟時,須歸於平淡,是“熟”與“拙”的平衡。

5、於我,人生走向成熟之期,最珍惜的還是那一點天真,人世越喧鬧,越想要活得簡單,然而簡單不是複雜的反面,而是對複雜的包容、接納、啟迪和預示。

看完後或許你會覺得有些句子或段落根本不算精華,由於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同,所以體會和理解也就不盡相同,有差異是正常的。拿取對你有用的內容,運用並體會它才最主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