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墨林院士:楊振寧為祖國做了很多事,只是他自己不願意說

連結:

https://mp。weixin。qq。com/s/1fqsqbAkQlIP91rX2y-AIA

節選:

楊振寧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回國訪問的頂尖科學家,晚年放棄美國國籍回清華任教,愛國始終是其精神底色。葛墨林說,“楊先生為祖國做了很多事,只是他自己不願意說,很多人並不知道,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瞭解他的愛國精神。”從設立交流基金支援中國學者去海外學術交流,到將國內學者優秀成果介紹出去、擴大中國物理學的國際影響;從建立南開理論物理研究所、清華高研院以推動科技人才培養,到出任三項科技獎勵基金評審、親力親為;從組織國際學術會議推動中國物理國際化,到全國各地授課演講勉勵青年學子,

為祖國科研、教育事業貢獻力量貫穿了楊振寧的一生

,也成為《我知道的楊振寧》一書的思想主線。

葛墨林院士:楊振寧為祖國做了很多事,只是他自己不願意說

葛墨林院士與楊振寧

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是在楊振寧的直接領導下成立的,成立之初就確立了“立足南開,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發展方針,成立後不僅邀請世界一流學者到研究室交流、短期任教,還組織了很多國際性學術交流活動,而這些都離不開楊先生的鼎力支援。葛墨林印象最深的是1992年舉辦的“理論物理中的群論方法”國際學術討論會,當時邀請了250餘位國際學者參會,那也是南開理論物理研究室第一次舉辦大規模的國際學術會議。楊先生不僅為這次會議確定議題,邀請國際一流學者參會,對會議的具體組織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精力。他讓自己的秘書、有豐富舉辦國際會議經驗的黃美芳早早到南開參與會議籌備,併為會議捐贈計算機、印表機和供茶歇時使用的咖啡機。楊先生甚至細緻地想到會場窗簾,專門提醒注意窗簾的遮光度,以保證會場有適宜的光線。楊先生還要求統一外國專家和國內專家的餐食補助,自己籌錢補貼差額。會議經費按照面值分成好幾沓,其中還有20美元的小面值,因為楊先生怕國內換美元不方便,小額面值便於使用。如果不是葛墨林這位親歷者的記述,我們很難將安排咖啡機、調整窗簾、把經費換成美元零鈔這些小事與楊振寧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聯絡起來。但為國出力,為國家的科技發展做事,他想得就是這樣細緻,做得就是這樣周到。

……

楊振寧做物理很務實,葛墨林舉了一個楊先生晚年的例子。近年來,隨著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實驗發現了希格斯(Higgs)粒子,中國也出現了建設更高能量加速器、爭取發現更多新粒子的聲音。對此,楊振寧是反對的。他認為,高能物理已不再是朝陽學科,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希格斯粒子花了上百億歐元,中國不宜把錢花在這個領域。他提倡高能物理向國家實際需要的方面發展。這個想法,他曾與我國加速器創始人之一的方守賢院士有過多次深談,後來方守賢領導建成了基於布拉格散射原理的治療癌症的質子加速器。楊先生以97歲的高齡,親自去散裂中子源建成的地下實驗室參觀,稱讚它將成為國家利器。可見,楊振寧做科研,不盲目求新求大,他主張將有限的國家財力和科研人員的精力優先投入國家發展需要的方向。這是一種務實的科研精神。

在《我知道的楊振寧》一書的序言中,葛墨林說,“我是一個從事物理教學、研究的教師,沒有什麼背景,研究水平也不算高,卻深受楊先生的恩惠,而楊先生一向施恩不圖報,其實楊先生還關懷幫助過很多有才幹的能人,他們的回憶錄中一定都會有對楊先生的回憶”。這段話道出了葛墨林要出版這本書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也總結出楊振寧真誠交往、樂於助人的品質。葛墨林書中回憶了很多受楊振寧幫助的事例:比如,幫他聯絡赴美,在石溪期間給予他學業、生活等多方面的支援,在重要的職業節點給予他指點和提攜……其中很多細節是非常感人的。

幫助北京大學高崇壽在美補辦醫療保險;為身患重病的好友鄧稼先尋找最新抗癌藥;替被矇騙的王淦昌在海外媒體發聲以正視聽;支援經歷坎坷的楊建鄴寫書並給予鼓勵……葛墨林在書中還記錄了很多自己親見的楊振寧助人的事蹟。這些人裡有楊振寧的好友,有他敬重的學界前輩,也有後結識的晚輩和本不相識的普通人。無論什麼人,與自己是什麼關係,只要楊振寧知道他們做有意義的事而遇到困難,都會主動施以援手,過後自己絕不再提,更不求任何回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