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微視】中醫藥理學著作選錄之三十六:《名醫別錄》,原文摘要

中藥古今研究:山茱萸

一、典籍摘要

1、《名醫別錄》:“微溫、無毒。主治腸胃風邪,寒熱,疝瘕,頭腦風,風氣去來,鼻塞,目黃,耳聾,面皰,溫中,下氣,出汗,強陰,益精,安五臟,通九竅,止小便利。久服明目,強力,長年。”

2、《藥性論》:“補腎氣,興陽道,添精髓鳴。”

3、《得配本草》:“酸,溫。入足厥陰、少陰經血分。收少陽之火,滋厥陰之液,補腎溫肝,固精秘氣。暖腰膝,縮小便,斂內風,澀陰汗,除面皰,止遺洩。”

4、《藥性歌括四百味》:“山茱萸溫,澀精益髓。腎虛耳鳴,腰膝痛止。(酒蒸,去核取肉。其核勿用為要,恐其滑精難治。)”

5、《本草崇原》:“氣味酸平,無毒。主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溼痺,去三蟲,久服輕身。”

6、《本草新編》:“山茱萸,味酸澀,氣平、微溫,無毒。入腎、肝二經。溫肝經之血,補腎臟之精,興陽道以長陰莖,暖腰膝而助陽氣,經候可調,小便能縮,通水竅,去三蟲,強力延年,輕身明目。”

7、《藥性本草》:“治腦骨痛,止月水不定,補腎氣,興陽道,添精髓,療耳鳴,止老人尿不節。”

8、《日華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藏。”

9、《湯液本草》:“滑則氣脫,澀劑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神氣,取其味酸澀以收滑也。”

10、《飲片新參》王一仁:“色紫紅,形如棗肉。酸溫。補肝腎,固精氣,強陰斂汗,縮小便。”

11、《長沙藥解》黃元御:“味酸,性澀,入足厥陰肝經。溫乙木而止疏洩,斂精液而縮小便。”

12、《神農本草經》:“味酸,平。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溼痺,去三蟲。久服輕身。”

13、《本草經集註》陶弘景:“味酸,平、微溫,無毒。主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溼痺,去三蟲。腸胃風邪,寒熱,疝瘕,頭腦風,風氣去來,鼻塞,目黃、耳聾,面皰,溫中,下氣,出汗,強陰,益精,安五臟,通九竅,止小便利。久服輕身,明目,強力,長年。”

14、《醫學衷中參西錄》:味酸性溫。大能收斂元氣,振作精神,固澀滑脫。因得木氣最厚,收澀之中兼具條暢之性,故又通利九竅,流通血脈,治肝虛自汗,肝虛脅疼腰疼,肝虛內風萌動,且斂正氣而不斂邪氣,與他酸斂之藥不同,是以《神農本草經》謂其逐寒溼痺也。

萸肉既能斂汗,又善補肝,是以肝虛極而元氣將脫者,服之最效。”

中藥古今研究:山茱萸

15、《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味甘酸,微溫無毒,入肝、腎二經。主通邪氣,逐風痺,破癥結,通九竅,除鼻塞,療耳聾,殺三蟲,安五臟,壯元陽,固精髓,利小便。

山茱萸大補精血,故入少陰、厥陰。六味丸用之,取其補腎而不傷於熱耳。若舍是而別求熱劑,以為淫慾助,猶棄賢良而搜佞幸也,愚乎哉?

16、《本草經解》葉天士:氣平,味酸,無毒。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溼痺,去三蟲。久服輕身。(去核)

山萸氣平,稟天秋成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酸無毒,得地東方之木味,入足厥陰肝經。氣味俱降,陰也。

心下脾之分也,脾之邪,肝木之邪也,肝木血少氣亢,則克脾土,並於陽則熱,並於陰則寒矣;山萸味酸入肝,益肝血而斂肝氣,則心下之寒熱自除也。山萸味酸收斂,斂火歸於下焦,火在下謂之少火,少火生氣,所以溫中。

山萸氣平益肺,肺主皮毛而司水道,水道通調,則皮毛疏理,而寒溼之痺瘳矣。三蟲者溼熱所化也。溼熱從水道下行,則蟲亦去也,久服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肝者敢也,生氣生血之髒也,所以身輕也。

二、現代研究

1、成分:主含馬錢苷、山茱萸裂苷、莫羅忍冬苷、山茱萸苷、熊果酸、鞣質、沒食子酸等,還含有揮發油等。《中國藥典》規定:含馬錢苷不得少於0。60%,酒萸肉不得少於0。50%。

2、作用:本品有免疫調節、降血糖、抗心律失常、抗氧化、抗腫瘤、改善認知能力、防治骨質疏鬆等作用。

3、藥理:有利尿、降壓作用;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堇色毛癬菌等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此外,體外試驗能殺滅小白鼠腹水癌細胞,對於因化療及放療所致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

中藥古今研究:山茱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