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十六處暑,老人說:處暑要“3吃3不吃”,分別指的是啥?

處暑節氣即將到來,農曆的七月十六就是處暑交節的時間,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也是七月的中氣。所謂“處暑”也就是“出暑”,意思就是暑氣至此而止。

老人說:處暑要“3吃3不吃”,分別指的是啥?

今年七月十六處暑,老人說:處暑要“3吃3不吃”,分別指的是啥?

哪個季節最容易犯困?

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氣候特徵,春暖夏熱,秋涼冬冷。而這些氣候特徵也會影響人們的睡眠,比如冬季天氣寒冷,白晝短黑夜長,最舒服的事情莫過於早上睡到自然醒了。而夏季白晝長黑夜短,往往是睡眠不足,白天總喜歡打盹。

俗話說: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這句話也是愛睡覺的人最喜歡的口頭禪之一。不過夏季炎熱,冬季寒冷,人們睡不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春秋兩季不冷也不熱,為啥也容易犯困呢?

今年七月十六處暑,老人說:處暑要“3吃3不吃”,分別指的是啥?

其實“春困秋乏”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在夏季最容易出汗,大量的出汗就會造成人體的水鹽消耗過多,代謝失調,從而導致腸胃功能減弱。夏去秋來,人們剛剛經歷的夏季的過度消耗,是最容易出現乏力的現象。

雖然立秋代表著秋季的到來,但是處暑才是天氣涼爽的開始,從處暑開始,人體的水鹽代謝逐漸進入到一個恢復的狀態,包括消化系統以及血管負擔都在恢復,所以就會感覺到“秋乏”,於是人們就開始用食物來補充身體,以緩解“秋乏”。

今年七月十六處暑,老人說:處暑要“3吃3不吃”,分別指的是啥?

3吃3不吃分別指啥?

一、吃酸不食辛

每個季節都有與之對應的五行,

春季屬木對應肝,夏季屬火對應心,長夏屬土對應脾,秋季屬金對應肺,冬季屬水對應腎。

所以秋季是養肺的季節,《黃帝內經》中說:

“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所以處暑之後要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比如西紅柿、茄子、馬鈴薯、葡萄和梨等,主要以潤肺養肝為主,這些食物也可以適當緩解“秋乏”。處暑之後應該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蔥姜等,因為這些食物是向外發散的。

今年七月十六處暑,老人說:處暑要“3吃3不吃”,分別指的是啥?

二、吃瘦不吃肥

處暑之後,天氣逐漸轉涼,此時可以食用一些含有蛋白質的食物,比如雞蛋、瘦肉、魚類以及豆製品等。在處暑那一天,民間還有吃鴨子的習俗,因為七月的鴨子是最肥美的,俗話說:

“處暑送鴨,無病各家”,“七月半鴨,八月半芋”

,說得就是處暑吃鴨子。

不吃肥的意思就是少吃一些脂肪過多油膩的食物,因為處暑之後,溫度逐漸降低,血管以及血液正處於恢復狀態。如果脂肪過多,就會增加血液黏度,導致血液流速降低,從而增加了心臟的收縮力,會讓人更感覺到睏乏。

今年七月十六處暑,老人說:處暑要“3吃3不吃”,分別指的是啥?

三、吃少不吃多

由於處暑之後是體內代謝恢復的時候,所以無論吃什麼食物,都應該以適量為主。一般以七分飽為宜,不能吃太多,導致肚子漲得難受。當然也不能吃太少,比如有些人為了減肥,甚至一天只吃一頓飯,也是不好的。

特別是早餐一定要吃,因為人們經過了晚上的睡眠之後,體內的營養大部分已經消耗殆盡。早餐就如同及時雨一樣,給人體補充養分,及時地給大腦補充能量。所以早餐也被稱為大腦的開關,如果不吃早餐,人體就會從體內的垃圾中吸取養分,這就好比吃“什麼”一樣。

今年七月十六處暑,老人說:處暑要“3吃3不吃”,分別指的是啥?

當然秋季是陽氣收斂的過程,也是養肺的季節,俗話說:

“憂傷肺,恐傷腎”

,所以秋季要避免悲傷和憂愁,儘量收心養性,不感傷,不暴躁,心平氣和一切都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