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黃芪茶”“泡”不如“煮”

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中藥學

黃芪是臨床常用的中藥之一,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能夠補中益氣、固表利水、託膿毒和生肌。有分生黃芪、炙黃芪之分。生黃芪固表託瘡強;炙黃芪用於補益氣血,補氣潤肺功效增強;炒黃芪健脾和胃功效增強。

藥理學

近年來關於黃芪的研究結果,黃芪的主要化學成分包括多糖、皂苷類、黃酮類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甾醇類物質等;

黃芪的藥理作用包括抗腫瘤、保護心腦血管、提高免疫功能、保護肺功能、保護腎組織、保護肝損傷、保護腸功能、調節血壓、抗衰老、防治骨質疏鬆症、抗氧化應激保護、腹膜保護、抗輻射、保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胰島素增敏及防治糖尿病血管併發症等方面。

服用黃芪進補,一般要由少逐漸增加,邊服邊觀察有無上火的表現或身上原有疾病有無加重,一旦有則應停用或配藥才能繼續服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氣喘等症狀減輕,精神和體力改善而又無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一般來說,每次用5克—10克即可。

怎麼服(飲黃芪茶的製備)

黃芪是可以泡水喝的,但一定要剛燒的開水,那樣才能夠泡出藥味。但即使這樣,最多也只能析出十分之三四的藥效,有點浪費藥材,建議黃芪最好煎煮服用,煎煮上15分鐘左右(從開鍋算起),溫服效果最好。

需注意:通常腎陰虛者不宜服用,如果你發現自己舌苔發紅,手腳心都發熱,五心煩熱,口乾舌燥,容易心煩,這些都是陰虛的症狀,這種體質的人是不適宜喝黃芪水的。溼熱體質的人也最好不要飲用黃芪水,如果要服用,最好與清熱的東西來搭配,如黃連、黃芩等。

飲“黃芪茶”“泡”不如“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