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不受補?那是你補的方式不對

虛不受補?那是你補的方式不對

中醫認為,

“虛則補之”

。在不吃西藥的情況下,很多人都喜歡用補益藥來補氣血、調陰陽,治療各種虛症。但很多人一補就會燥熱、煩躁不安、流鼻血、口乾、便秘,或食慾減退、腹脹、腹瀉等。這其實就是“虛不受補”。

為什麼會虛不受補?

虛不受補,廣義是指虛證的人服用補益藥後,療效欠佳並出現相關的不良反應。狹義上則指因脾胃虛弱、體質差異等因素導致補益藥不能被身體轉化吸收,發揮不了應有的效果,反而出現“虛不受補”的現象。

出現虛不受補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辨證欠佳、遣藥不當、個體差異

虛不受補?那是你補的方式不對

比如壯實的人服了人參、阿膠等性溫的補氣血藥物,會出現食慾減退、噁心、飽脹、便秘、頭暈、咽痛、牙齦虛浮出血。

又比如怕冷、大便溏薄的陽虛者服了生地、麥冬、鱉甲等補陰藥食物,會更加怕冷、腹瀉、腹痛等,這些都是因進補不當,損傷了胃氣,違反了中醫辨證說辨體施補的原則。

虛不受補?那是你補的方式不對

虛不受補該如何調理

第一種:陰虛的人不要用溫補

偏於陰虛體質的人最容易虛不受補。因為陰虛的人體內陰精缺少,相對來說陽氣偏多,陽屬熱,所以這種體質的人很容易上火,稍微用點補藥就會上火。

陰虛體質對照

經常口乾舌燥、心煩易怒、大便秘結、潮熱盜汗等。食用溫的補食物(例如吃紅棗、北芪、當歸)會上火。

調理原則:滋陰降火

準備花旗參、百合、蓮子、沙參、石斛各5g,用來煲雞湯或煲排骨湯食用調理。這個是兒童用量,大人各藥材用量10-15g即可。平時還可以多吃一些銀耳、豆腐、甘蔗、西瓜、黃瓜、牛奶等甘寒性涼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

第二種:脾胃虛損不能滋補

脾胃虛損的人無論食補還是藥補,都要和緩進行。而日常人們所用的補品都偏熱、較難運化,脾胃不好時食用這些滋補品就容易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

脾胃虛損體質對照

消化不良、食慾不好、飯後腹脹、大便溏瀉、面色萎黃等。食用滋補品會滋膩難以消化。

調理原則:健脾消食

山楂3g、麥芽10g、谷芽10g、雞內金5g,這是兒童用量,大人加一倍即可,可以直接泡茶或加瘦肉煲湯食用。此外,平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可以多煲粥喝,忌食辛辣、油膩、生冷之品。

第三種:瘀血阻滯之人不要亂補

瘀血阻滯是指體內有血液停滯、流通不順暢,進而阻滯於經脈或臟腑等部位,形成瘀血。瘀血是疾病過程中形成的病理產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尤其是老年人,患有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血管功能薄弱,最容易出現問題。

瘀血阻滯體質對照

頭暈噁心、耳鳴、舌頭上有紫斑、唇甲青紫、有腫塊等。進補時,有的會出現出血狀況。(如果出血點在小血管,如牙齒、面板等處尚無大礙。如果在大的血管,如腎臟、腦血管處,出現尿血、腦出血等問題需立即就醫。)

調理原則:疏通血管

瘀血阻滯之人平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疏通血管、改善血管機能的藥物,改善血液濃、黏、凝的狀態。如果需要用中藥補劑,一定要“通補兼施”,即開補藥時,一定要加疏通氣血的藥物,才能做到補益有效,不誤病情。

虛不受補?那是你補的方式不對

“虛補”的三大準則

一、辨證得當

辨證得當就是要辨清楚氣血陰陽、辨五臟六腑、辨虛實夾雜等。

二、用藥合理

用藥合理包括不過用滋補藥,採用合適的清補、平補等方法,根據所需的合理的劑量來進補,不多補,不少清,藥性平和、補而不滯、滋而不膩。

三、尊重個體差異性

因為每個人天生的體質不一樣,有些人即使辨證施治準確,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現不良反應,就是跟體質有關。因此除了辨證,還需要了解個人有無藥物不良反應或過敏史等情況。

不管你是哪種虛不受補,最關鍵是把體質調理好,這樣我們就能夠把“虛不受補”變為“虛也能補”,你學會了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