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自我診斷及治療

肩關節周圍炎俗稱“肩周炎”、“凍結肩”、“五十肩”、“凝肩症”,多好發於50歲左右的老年人,指肩關節周圍的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導致周圍組織增生增厚,並且與其他組織黏連在一起,引起肩關節功能障礙、疼痛等一系列症狀。

肩周炎的疼痛一方面是由於無菌性炎症的充血和水腫壓迫和牽張末梢神經引起。另一方面,炎症的刺激、充血、血流瘀滯等使區域性炎性產物積聚滯留,這些物質本身即有較強的刺激痛覺神經的效應,引起疼痛。此外這些炎性物質能直接作用於小的血管平滑肌,引起小血管擴張充血,使腫脹和瘀滯加重,並且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漿和白細胞滲出增多,使炎症泛發,引起疼痛。

同時在臨床上肩周炎還需要與肩袖損傷相鑑別。肩袖是覆蓋於肩關節前、上、後方之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等肌腱組織的總稱。位於肩峰和三角肌下方,與關節囊緊密相連。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過程中使肱骨頭向關節盂方向拉近,維持肱骨頭與關節盂的正常支點關節。肩袖損傷將減弱甚至喪失這一功能,嚴重影響上肢外展功能,常發生在需要肩關節極度外展的反覆運動中(如打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舉重,球拍運動)。

在臨床上診斷時,我們要先詢問患者的既往有沒有受傷病史,做一些相關的物理診斷及體格檢查,也可以有一些相關的輔助檢查,比如肩關節核磁,這樣就可以明確的鑑別肩周炎與肩袖損傷。肩袖損傷的話,比較輕的損傷可以適當制動,就不能過度鍛鍊了,較嚴重的損傷可能需要做肩關節鏡的手術治療,修復相應的韌帶與肌肉;反之肩關節周圍炎則可以在應用止疼藥的情況下進行自我的康復鍛鍊,康復鍛鍊的前提是避免過度的疼痛,這樣可以有利於肢體功能的康復。在進行自我康復之前可以先區域性熱敷,比如用熱毛巾、熱水袋等熱敷肩膀周圍,持續10-15分鐘左右就可以。可以鍛鍊的動作主要有以下幾種:

1、爬牆運動:取站立位,身體側面對向平整的牆壁,與牆壁保持1/3手臂距離,雙手/單手沿牆壁緩慢的向上爬動,使上肢儘量舉高,然後再緩慢的向下回到原處,每天反覆10-20次。

2、側平舉前後畫圈:取站立/坐位,雙手側平舉,掌心向前,保持肘關節、腕關節不動,肩關節向前/向後畫圈。反覆交叉進行,各10-20次。

3、徒手側平舉:取站立位/坐位,上手伸直,反覆由前平舉-側平舉-上舉,一次10-15下。

4、肩部前後劃圈:取站立位,患肩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者向前、向上、向後畫圈,幅度由小到大,反覆進行,一次10-15下。

5、肩胛骨前伸後縮:取站立位,雙臂平舉前伸,掌心相對,保持不動。肩胛骨前伸後縮,體會肩胛骨靠攏的感覺,每次10-20下。

6、徒手推舉:站立位。肩胛骨和肩肘腕緊貼牆壁,雙臂伸直,貼於耳側,掌心向上,手臂沿著牆壁上下緩慢的運動,體會雙肩胛骨靠攏的感覺,每次15-20。

還有一些其他的動作,比如說太極拳的“雲手”動作、日常的梳頭動作都可以作為肩周炎的鍛鍊方法。再次強調一下,鍛鍊之前一定要明確診斷,同時一定要注意避免過度的疼痛,那樣就達不到鍛鍊的目的,反而適得其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