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也有靈魂,而它們的鮮到骨子裡的感覺竟然就有那麼幾天

海鮮也有靈魂

從濰坊菜博會歸來,一直想著一個話題,蔬菜是有靈魂的,所以也一直想想我們本地的海鮮,在他們那兒,人們透過自己的創意,賦予了蔬菜更多的靈魂,其實海鮮也有靈魂。

每一個季節,每一種海鮮的口感不同,小編就選了我們本地的幾種海鮮,當例項,一起來分享一下海鮮的靈魂。

當初春的曙光開始照耀著大地,在萬物復甦之際,蟄居一冬的梭魚已經睡醒,這種平常少見的魚便出現了,成為早春第一鮮開凌梭。民間有“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丟了車和牛,不丟梭魚頭”的說法。開冰梭作為一種美食代表著春的迴歸,帶來美味的同時也帶來美好的象徵意義。‍

因為每到冬季,梭魚便潛入深海越冬。處於休眠期的梭魚極少進食,靠消耗自身的脂肪來維持生命。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開凌梭腹內雜質少,肉質緊實、味道鮮美。

過了這段時間,梭魚的品質和鮮味就會下降,特別是五一後捕的梭魚肉質鬆軟,有一種土腥味,有“六月梭臭滿鍋”的說法。所以,這開春第一鮮的美食可不是人人會吃到的,稍不留意就錯過了吃它的絕佳時機。

海鮮也有靈魂,而它們的鮮到骨子裡的感覺竟然就有那麼幾天

海虹蛤

每年的2月底到3月份,是榮成海虹最肥美的時候。此時的海虹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價格親民。海虹又名貽貝,也叫青口。是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殼黑褐色。

古書中稱海虹為“東海夫人”,似珠母,一頭尖,中御小毛,味甘美,海虹的形狀,讓人想象出拖著裙裾的婦人。

早春裡海虹上市了,沿海的榮成人家,都要管夠地吃上幾頓。自來水龍頭下一沖洗,摘擇乾淨,撈到鍋裡,蓋上蓋,大火煮即可。鍋開後立馬掀蓋,撲鼻的鮮,讓你等不及涼一涼,等不及盛盤裝碗,就手捏出一個來嚐鮮。這一嘗不要緊,停不下了,太鮮美了啊。一家人就便圍著端上桌的小鍋,一會兒就能吃個底朝天,省卻了盤碗勞頓之苦。

海鮮也有靈魂,而它們的鮮到骨子裡的感覺竟然就有那麼幾天

論盆吃的甲蝦‍

春暖花開的時節,又到了吃甲蝦的時候。甲蝦的“甲”在榮成話中就是螯的意思,因為甲蝦擁有一對一大一小的蝦鰲,身長約5釐米,但大鰲的長度卻可達2。5釐米。

甲蝦,學名“嘎巴蝦”,是鼓蝦的一種,在黃海、渤海的近海地帶多有分佈,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蝦類,又名槍蝦、卡搭蝦、樂隊蝦。

甲蝦是榮成人比較鍾愛的一種海鮮,每年到了這個時節,榮成家家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甲蝦的身影。烀上一鍋,大盆裝上,開吃!‍

海鮮也有靈魂,而它們的鮮到骨子裡的感覺竟然就有那麼幾天

之所以插入這麼多的資料,我只是疏於圖片和拍攝及整理,所以借用了一部分其他資料。所以才開始我的開篇的話題。

我不是哲學家,更不是學者。

我之所以提出海鮮也有靈魂這個提法,是因為自己長期生活在大海邊,對於海鮮有著獨特的愛好,春吃蝦爬子,冬吃唄,海蟄皮四季吃,乾魚常備。

我只是想告訴大家的是,海鮮只是一種食品,會調節我們的生活,更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色彩。

其實每一種海鮮,都是有特點,更有著自己的靈魂,正如我文中開始引用的梭魚、海虹和甲蝦。這些在以前都是不入流的海鮮,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卻成為人們的喜愛。

不如別的,比如甲蝦,這個以前是最大眾的海鮮,大家論盆吃的,以前兩三塊錢一斤,加上資源豐富,一到春季,大街小巷到處是蹦跳的甲蝦攤子,十來塊錢能買一大包,回家什麼佐料也不用,扔鍋裡一煮,就滿滿一大盆,那才有真正吃海鮮的快感。現在資源也少了,一到春天,沒有二十塊錢拿不下來,雖然口感還是那個口感,但遠沒有以前那種大盆吃海鮮的那個感覺了。

再比如說那個海虹,也一樣的感覺,我們這兒多的是,一買就一大盆,也不加水不加鹽,空鍋煮之,有點類似於燒烤做法,貝殼本身的湯汁自不必說,那個鮮美,簡直是語言難以表達的。很多外地人,竟然以為這個是鮑魚。

行文至此,我想表達的是,每一個季節吃什麼海鮮,每一個地方的海鮮的飲食風格也不一樣,時代也賦予了海鮮的不同的特點,因為飲食和文化的不同,讓每一種海鮮,都有了不同的靈魂。

人也一樣,因為飲食不同,因而產生了不同的文化,從而形成不同的思想和性格。

似乎扯遠了,春天已經到來,萬物復甦,正如文中開頭的那樣,做一個有靈魂的人,和我一起來海邊,共嘗海鮮,共談靈魂吧。

(本文個別資料引用於中國榮成微信公眾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