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好父母如何把孩子送進了心理諮詢室

「心理故事」好父母如何把孩子送進了心理諮詢室

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了,那我們想辦法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孩子的學習生活太枯燥,那我們帶著孩子行萬里路;都說現在的孩子沒有自由,那我們讓孩子自己決定每一件事……當我們把孩子是否幸福當做人生頭等大事時,我們卻真的讓孩子們成了一個不快樂的人。——洛利·高特列,身為母親的一位美國心理治療師,用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

如果說我大學裡確實學到了什麼,那就是詩人菲利普·拉金的話確實有道理——“他們害了你,你爸和你媽。雖然不是故意的,但他們的確害了你。”

當時我生下兒子不久,重返學校修讀臨床心理學。腦中想著孩子,手頭卻還要準備期末論文。當然每個人都知道,能幹的媽媽和每天孩子回家都捧上牛奶與親手烘焙餅乾的媽媽,會培養出完全不同的孩子。但我們多數人落在這兩個極端之間,而在這個區間,很多事情一不小心就會做錯。

「心理故事」好父母如何把孩子送進了心理諮詢室

作為一名媽媽,我很想做對的事情。但什麼才是“對”的呢?——過去所有研究都表明:如果不瞭解孩子,或者給予他們的愛太少,幾十年後,他們就很可能會走進心理治療診所(如果有足夠的鈔票支付這筆賬單),拿著一盒紙巾聲淚俱下地回憶著媽媽對他做了什麼,爸爸又沒做到什麼——每週50分鐘,有時長達數年。

但眼前的這個案例卻把我難住了。這個名叫麗茲的姑娘20多歲,聰慧美貌,有牢靠的友情、親密的家庭,還有極度空虛的感覺。她之所以來諮詢,是因為她“就是不快活”。令人沮喪的是,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對什麼不滿。她有一對“棒極了”的父母,兩個出色的手足,支援她的朋友,教育、工作、身體、房子乃至丈夫無一不是很出色,而且家族史上沒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病人。那為什麼她老是失眠、猶疑不定、怕犯錯誤、無法堅持自己的選擇呢?為什麼她認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評價的那樣“驚人”、覺得“心中總有一個空洞”呢?

類似的病人越來越多,我的沙發上坐滿了麗茲這樣二三十歲的成年人,這些病人都說到他們是多麼“崇拜”父母,說父母是自己在這世上“最貼心的朋友”!一句話,這些父母很“體貼”,投入地引導我的病人們順利透過童年的種種考驗和磨難。

直到有一天,另一個問題浮現在我腦海:這些父母是否做得太多了?無數人都在努力地做好父母,就是為了今後自己的孩子不至於淪落到心理醫生的沙發上,但最終他們的孩子卻在訴說他們感覺空虛、迷惑、焦慮。我讀博士時,學院裡的臨床焦點在於缺乏父母體貼如何影響孩子,誰都沒有想到問一問,如果父母過度體貼,這些孩子又如何呢?

「心理故事」好父母如何把孩子送進了心理諮詢室

1 .當孩子的幸福成為終極目標

“幸福作為生活的副產品,是很棒的一個東西,”斯沃斯莫爾學院社會學教授巴里·施瓦茲說,“但把幸福作為目標來追求,只會導致災難。”而現代很多父母正是孜孜不倦地追求著這個目標,避免孩子的不幸福,結果卻適得其反。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病醫生保羅·波恩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很多父母會盡一切可能避免孩子體驗到哪怕一丁點的不適、焦慮或者失望。那麼當孩子長大,面對正常的挫折,就以為事情嚴重出錯了。

在美國,育兒一直是個爭議話題,而且不同門派之間,一直劍拔弩張:親密育兒派vs嚴格教導派,兒童中心派vs家長中心派……即便在推崇“別過多擁抱你的孩子”的上世紀20年代(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在其著名育兒指南里寫道“當你身不由己地想愛撫孩子時,記住母愛是一件危險的工具”),所有育兒法的根本目的是一樣的:將孩子培養為有能力的幸福成年人。

當學步兒在公園裡被石頭絆倒,剛剛倒地,還沒來得及哭呢,一些父母就會飛撲過來,抱起孩子,開始安慰。這事實上剝奪了孩子的安全感——這些孩子上大學時,會因為最小的麻煩發簡訊給父母求救,而不會自己找辦法解決問題。假如,當孩子被石頭絆倒,父母允許她自己恢復一秒鐘再去安撫,孩子就學習到“剛才挺嚇人的,但我現在沒事兒了。如果有不快的事情發生,我能自己擺平。”波恩說,多數情況下,孩子會自己應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遠弄不懂這一點,他們忙於過早伸出援手。

這讓我回憶起兒子四歲時,我一個朋友死於癌症,我當時第一想法是:不能告訴他。因為所有育兒書都說,得知親友的死訊對於孩子來說太可怕了,所以,在不說謊的情況下(我們這些明理的、體貼的家長可不能對孩子撒謊啊),我只好給這個不幸的訊息裹上一層保護,雖然我也知道這擋不住兒子那折磨人的“為什麼”。

「心理故事」好父母如何把孩子送進了心理諮詢室

最終,我把真相告訴了兒子。他問了很多問題,但並未因為震驚而昏倒。相反,透過告知他這件事,我傳達了一個資訊:我相信他可以忍受悲傷和焦慮,而我會在一旁幫助他渡過難關。如果不告訴他,則傳達了另外一種資訊:我覺得他處理不了難受。而這正是很多成人每天以隱含的方式向孩子傳達的資訊。

哈佛大學講師、兒童心理學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體驗痛苦的感覺,就無法發展“心理上的免疫力”。“這就像身體免疫系統發育的過程,”他解釋說,“你得讓孩子接觸病原體,不然身體不知如何應對進攻。孩子也需要接觸挫折、失敗和掙扎。我認識這樣的父母:一旦孩子沒有入選棒球隊或者在全校演出裡獲得角色,他們就給學校打電話。如果孩子說他不喜歡一起乘車上學的另一個孩子,父母不是讓孩子學會如何容忍他人,而是親自開車送孩子上學。這些孩子直到青春期都沒有體驗過任何困苦。所謂文明,就是學會適應不夠完美的情況,但父母常常遇到不快即刻出手,為孩子鋪平道路。”

洛杉磯臨床心理師溫迪·莫格爾,10年前出版了《放下孩子》一書後,成為美國多所學校的顧問。她告訴我,過去幾年間,大學招生部主任們彙報,現在“茶杯”式新生越來越多——他們是如此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父母出於好意,在其整個童年期替他們消化掉了所有的憂慮,”莫格爾評論說,“結果他們長大後不知如何面對挫折。”

(未完待續)

(作者為美國作家兼心理學諮詢師洛利·高特列,郭豔文譯)

更多青少年問題例、親子問題、婚姻問題、情緒問題(焦慮、失眠、強迫、軀體不適等),歡迎諮詢,微信公眾號:康馨心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