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正確解讀“勁”與“力”

勁與力是武術界經常議論的話題,也是大家爭論的焦點。習傳武的尤其是練內家拳的基本上都崇尚“勁”,練現代搏擊的大多數都重視“力”,兩者各持己見,各講各的理,簡直是冰火不相容,而且在傳武中也存在著“一力降十會”的說法,究竟孰是孰非?誰對誰錯?很多人感到莫衷一是、一頭霧水。

其實,“勁”與“力”既有區別又有聯絡,二者並非天生的冤家,是因為缺乏深層次的理解才導致了大家對他們的誤解。

“勁”和“力”都是透過一定方法把自身的能量傳遞給對方,從而達到制服對方、保護自己的目的。

我們先來就看看他們之間的區別有哪些。

1、從外在表現看有以下四點不同。

發力過程的長度不同。無論是路線還是時間,“力”的過程比較長,“勁”的過程比較短。習慣用“力”的,有較長的蓄力過程,為了觸及對方、達到預期效果所需要的間隔距離也比較遠,運動的速度也比較慢。如果缺少足夠的蓄力時間和運動距離,自己的力就很難發揮出來。善於用“勁”的則不同,他們沒有明顯的蓄力過程,也無需較長的作用距離,可以隨時發作、動如閃電。

對身體慣性的依賴程度不同。習慣用“力”的,對身體慣性依賴的程度大,因此需要一定啟動身體的時間,使身體形成運動慣性,或者說需要尋找適合自己狀態的機會以便於發力。善於用“勁”的,在沒有身體運動慣性的前提下也照樣能發力。

發力的運動狀態不一樣。習慣用“力”的,用於擊打對方的部位屬於減速運動,開始時速度較快,隨著行程的增加變得越來越慢,看起來快實則慢。而善於用“勁”的,用於擊打對方的部位是加速運動,隨著行程的增加速度越來越快,看起來慢實則快。

動作預兆的大小不一樣。習慣用“力”的,因需要較長的蓄力過程和對身體慣性的依賴,因此動作預兆很明顯。而善於用“勁”的,不需要明顯的蓄力過程和身體的慣性,動作預兆會小許多。

2、在練功的方法上有三點區別。

習慣用“力”的,往往是採用區域性練習方法,如為了練臂力而拉單槓、舉槓鈴、做俯臥撐等,為了練腿部力量而做負重下蹲、踢沙包等。基本都是分別單獨練習某個部位。善於用“勁”的,則注重周身統一、高度協調的練習,一個動作貫穿全身,一動俱動、一練俱練。

習慣用“力”的,採用的基本都是蠻力練習,拼的是體能,靠的是火力,不練到渾身哆嗦不罷休。善於用“勁”的,採用的則是放鬆的練功方法,極力消除力的影響,力求做到松沉、松透,怎麼輕鬆就怎麼練。

習慣用“力”的,心情浮躁,青筋暴跳,喜歡大聲叫喊、大口喘氣。善於用“勁”的,心靜如水,動作細膩,善於感知肢體的狀態,用意念支配肢體的動作,呼吸勻細長,注重追求意、體、息的完美配合。

3、在使用效果上有區別。

習慣用“力”的跟善於用“勁”的相比,除了啟動時間長、預兆明顯、速度慢以外,還存在著發力僵化、感知與變化不靈活、缺少穿透力、擅長靜打(站在原地不動發力)和打靜(打固定目標)等特點。他們在實戰中往往就是一錘子的買賣,然後就是互相摟抱、拉扯、摔跤,對於接手、化解根本就談不上。因此,在實戰方面用“力”與用“勁”不能相提並論,也可以說一味練“力”只能屬於體育範疇而非功夫之法。

從本質上說,“勁”用的是全身之力,講的是瞬間發力。而“力”用的是肌肉之力、是區域性之力,也是一個較長過程的力。所以善於用“勁”的,無需用力就能打出力道。而習慣用“力”的即便用了很大的力也未必能發出多麼大的力。善於用“勁”的,能在對方頭腦反應過來之前就給以重創從而令其失去反抗能力,此時對方的軀體未必就被打出多遠。而習慣用“力”的,即便打在了對方的身上,即便對方被你打出老遠,最多也只是受個皮肉之傷,很難傷及內臟。這就是滲透力與浮力的區別。

“勁”和“力”既存在以上區別,二者又密切聯絡。一方面,如果練功方法不當,一個人的“力”越大,發“勁”就會越差,因為力都綁到自己身上了。相反,如果掌握了正確的要領,那麼他的“力”越大,發“勁”就越猛。

既然“勁”指的是全身之力、瞬間發力,那麼人的身體越壯、本力越大,發出的“勁”就應該越強。而骨骼越堅硬、肌肉越發達,身體就越壯、本力也越大。所以身體壯、力氣大是件好事而不是壞事,看你怎樣轉化。

要把“力”轉化成“勁”,關鍵在於練功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練完“力”之後要充分放鬆身體,徹底消除身體的緊張感和疲勞感,然後按照練“勁”的方法訓練,這樣就能把“力”轉化成“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