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認知“盲區”後果嚴重:20%患者死於併發症、50%致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季媛媛 上海報道

作為中老年人最常見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質疏鬆的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增高。據估算,目前中國約有8000萬骨質疏鬆症患者,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患病率為19。2%,其中,中老年女性的骨質疏鬆問題尤為嚴重。

然而,相較於龐大的患病群體,人們對疾病的瞭解仍有待提高。“年紀大了,腰痠背痛、身高‘縮水’也正常”、“骨質疏鬆只要多補鈣就好”……這樣的觀點雖常有聽到,卻是亟待糾正的誤區;重要的骨密度篩查對很多人而言更是認知“盲區”,直到發生骨折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中老年人中‘三高’人群越來越多,所幸大家也越來越重視。但與此同時,面對同樣高發的骨質疏鬆,卻沒能全面地認識到它的危害。

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骨質疏鬆可能會增加中老年人的骨折風險。”在“骨舞中國,活力人生”全民骨健康運動上,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質疏鬆預防與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楊惠林教授表示,“及早篩查、提前干預至關重要。我們希望透過一系列骨質疏鬆科普宣傳、引導社會各界,尤其是中國老年人關注骨健康,推動骨密度篩查等干預手段的普及,幫助骨松患者儘早得到治療。”

應對骨質疏鬆需防患於未然

骨質疏鬆防控之所以迫在眉睫,在於其“危害之深”。骨質疏鬆性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生髖部骨折後,20%的患者會在一年內死於各種併發症,50%的患者殘疾,生活質量明顯下降,不僅如此,發生髖部骨折後二次骨折的風險將增加86%。資料背後,不僅是患者本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下滑,也為其家庭和整個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看護和經濟負擔。

“人一般在30歲之後,骨量就開始走下坡路。骨質疏鬆症作為一種與增齡相關的骨骼疾病,已成為威脅我國龐大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隱形殺手’。”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副秘書長李小剛先生談到,“事實上,骨質疏鬆是可防、可控的。只要儘早進行篩查、診斷,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就可以延緩、減輕疾病的發生。希望此次活動能成為普及骨密度檢測的一個契機,讓高危人群做到及早檢測、定期複查,真正‘防患於未然’。”

近年來,國家對骨健康問題高度重視,堅持預防為主,不斷推進骨質疏鬆症防治工作。《“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開展健康骨骼等專項行動,《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則將骨密度檢測專案納入40歲以上人群常規體檢內容。

由於骨質疏鬆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早期骨質疏鬆缺乏足夠的臨床表現,不易被發覺。不同於高血壓和高血糖可以很快檢測出來,骨密度檢測被認為極有必要。不過,骨密度檢測目前並未實現普及,通常,在一線城市較多,但在欠發達地區卻不受重視,例如,在二三線城市並不是每家醫院都有骨密度檢查。而且,骨密度檢查的相隔時間比較長,往往一年檢測一次,這也使得不少人不知道何時、何地進行檢查。

目前,臨床諸多專家認為,瞭解自己的骨量,要像瞭解自己的血壓、血糖一樣重要。“骨質疏鬆的發生與基礎骨量積累和增齡後骨量流失密切相關。人一般在30歲之後,骨量就開始走下坡路,其中,絕經後女性骨量下滑尤為顯著,骨松發生風險明顯增加。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近三分之一的50歲以上女性都是骨質疏鬆患者。建議50歲以上的絕經女性以及60歲-65歲的男性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骨量,儘早進行預防。” 李小剛說道。

科學治療避免進入防治誤區

除了“可防”,骨質疏鬆亦是“可治”且須及時治療的疾病,也因此,科學預防和規範化診療的普及必不可少。不過,也有很多骨質疏鬆患者都有過類似的困惑:平時喝牛奶,也參加運動,為什麼還會缺鈣呢?

“實際上,維生素D才是保持骨健康的關鍵,它能夠增加肌肉力量、預防跌倒,還有利於鈣質在人體中的有效吸收和精準作用。此外,抗骨質疏鬆藥物療程要做到個體化和‘持之以恆’。對於已患有嚴重骨質疏鬆症的絕經後婦女,建議及早就醫,可以服用活性維生素D以減少肝腎羥化負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徐又佳教授對21世紀經濟報答記者等媒體表示,骨質疏鬆的治療還是要藥物為主導,分為基礎治療和抗骨松治療兩大類。維生素D和鈣的補充就是基礎治療,不管是什麼治療,這兩個缺一不可。

“抗骨松治療的藥物也有很多,有作用於破骨細胞的,也有作用於成骨細胞的。對於老年人或肝臟、腎臟羥化酶減弱的患者而言,專業人士主張補充活性維生素D。一是幫助鈣吸收;二是增加免疫力。另外,活性維生素D是維持骨健康的關鍵,也是骨質疏鬆性骨折治療的基礎用藥,具有強壯骨骼增加鈣吸收、骨密度、增加肌肉力量等效用。”徐又佳教授說道。

此前,在談及骨質疏鬆藥物治療時,上海長征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鄭驕陽教授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介紹,骨質疏鬆的治療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基礎治療,主要是補充鈣和維生素D,醫生會及時根據患者的情況調整治療劑量;二是,就是抗骨質疏鬆症治療,目前主要有促進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兩大類藥物。

一般認為,在抗骨松藥物治療下,患者也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

建議做到以下: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充足補鈣,可以透過飲食,也可以適當補充鈣片;其次,需要經常曬太陽,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塗防曬霜、不遮太陽傘,在室外進行日照至少5-10分鐘,最好是半個小時左右;再者,要增加肌肉鍛鍊,肌肉對於骨骼的平衡性和穩定性都是非常好的,尤其注意要防止跌倒;最後,要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定期調整用藥、定期監測,做好長期的規範治療和疾病管理。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