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總結》再論經方之麥門冬湯,讓你的胃不再虛,肺不再熱

麥門冬湯

金匱要略原文: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

《經方總結》再論經方之麥門冬湯,讓你的胃不再虛,肺不再熱

組成:

麥門冬、半夏、人參、甘草、粳米、大棗

功用:

清養肺胃,降逆下氣

《經方總結》再論經方之麥門冬湯,讓你的胃不再虛,肺不再熱

主治:

①虛熱肺痿。咳嗽氣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

②胃陰不足證。嘔吐,納少,呃逆,口渴咽乾,舌紅少苔,脈虛數。

方論

本方所治虛熱肺痿乃肺胃陰虛,氣火上逆所致。病雖在肺,其源在胃,蓋土為金母,胃主津液,胃津不足,則肺之陰津亦虧,終成肺胃陰虛之證。肺虛而肅降失職,則咳逆上氣;肺傷而不布津,加之虛火灼津,則脾津不能上歸於肺而聚生濁唾涎沫,隨肺氣上逆而咳出,且咳唾涎沫愈甚,則肺津損傷愈重,日久不止,終致肺痿。咽喉為肺胃之門戶,肺胃陰傷,津不上承,則口乾咽燥;虛熱內盛,故手足心熱。胃陰不足,失和氣逆則嘔吐;舌紅少苔、脈虛數為陰虛內熱之佐證。治宜清養肺胃,降逆下氣。方中重用麥冬為君,甘寒清潤,既養肺胃之陰,又清肺胃虛熱。人參益氣生津為臣。佐以甘草、粳米、大棗益氣養胃,合人參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歸於肺,此正“培土生金”之法。肺胃陰虛,虛火上炎,不僅氣機逆上,而且進一步灼津為涎,故又佐以半夏降逆下氣,化其痰涎,雖屬溫燥之品,但用量很輕,與大劑麥門冬配伍,則其燥性減而降逆之用存,且能開胃行津以潤肺,又使麥門冬滋而不膩,相反相成。甘草並能潤肺利咽,調和諸藥,兼作使藥。

《經方總結》再論經方之麥門冬湯,讓你的胃不再虛,肺不再熱

配伍特點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體現“培土生金”法;二是於大量甘潤劑中少佐辛燥之品,主從有序,潤燥得宜,滋而不膩,燥不傷津。

古代醫學文獻選錄

《金匱要略方論本義》卷7:“火逆上氣,夾熱氣衝也;咽喉不利,肺燥津幹也,主之以麥冬生津潤燥,佐以半夏,開其結聚;人參、甘草、粳米、大棗,概施補益於胃土,以資肺金之脅,是為肺虛有熱津短者立法也。亦所以預救乎肺虛而有熱之痿也。”

沈明宗:此陰火上逆也。真陰之虛,陰火上逆刑金,為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惟當壯水之主,以鎮陽氣,日止逆下氣,故用麥冬、人參、甘草、粳米、大棗滋培後天胃氣,以生肺金,即生陰火而降火邪。惟以半夏滌痰下利,餘竊以為肺接之主方也。(《金匱要略編注》)

張路玉: 此胃中津液乾枯,虛火上炎之證。凡肺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者,肺之母氣也。故於竹葉石膏湯中偏除方名二味,而用麥冬數倍為君,兼參、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谷精微皆得上注於肺,自然沃澤無慮。當知火逆上氣,皆是胃中痰氣不清,上溢肺隧,佔據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加大棗,通津滌飲為先,奧義全在於此。若濁飲不除,津液不致,雖日用潤肺生津之劑,烏能建止逆下氣之績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仲景立方之旨。(《張氏醫通》)

喻昌:此胃中津液乾枯,虛火上炎之證治本之良法也。於麥門冬、人參、甘草、粳米、大棗大補中氣大生津液隊中,增入半夏之辛溫一味,其利嚥下氣,非半夏之功,實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醫門法律》)

大塚敬節:凡頰上有限局性之潮紅,赤舌或無苔、乾燥、咽喉部有枯燥之氣味,腹部一體無力,大便多而不通快,軟便少,日一二回,有殘剩之意味,感壓出之力不足者,麥門冬湯證也。。。。(《中國內科醫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