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市場上又有“毒豆芽”,你還不知道怎麼辨別嗎?

又來!市場上又有“毒豆芽”,你還不知道怎麼辨別嗎?

晚上好,我是

小碗非著名專業吃貨「鄭鄭」

要說我最近最愛的一道菜,非“黃豆芽炒一切”莫屬。

家裡人一去買菜說想吃什麼,必有一道黃豆芽。

又來!市場上又有“毒豆芽”,你還不知道怎麼辨別嗎?

但前幾天瀏覽新聞時,讓我對我最愛的黃豆芽產生了疑惑+害怕情緒。

沒想到2021年了,還有“毒豆芽”!

又來!市場上又有“毒豆芽”,你還不知道怎麼辨別嗎?

這些人為了豆芽賣相好看,防止豆芽腐爛,擅自摻入“恩諾沙星”(獸藥)後銷售。

為蠅頭小利破壞市場規則、損道德損健康,看來即使是現在,這種食品安全問題都不得不警惕。

今天鄭鄭也借這個事,再次跟大家深度食辯一下「毒豆芽」這個東西,以免以後在超市或市場碰到,依舊被矇在鼓裡。

又來!市場上又有“毒豆芽”,你還不知道怎麼辨別嗎?

1

「毒豆芽」的致毒元兇

吾之砒霜,彼之蜜糖

「毒豆芽」的致毒元兇主要是

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赤黴素

等物質,這些物質都是不同名稱的低毒農藥,在我們看來一個比一個可怕。

但對於不法商販來說,

又是降低成本,降低腐爛率、淘汰率的能手,它們不僅能促進豆芽芽的形成、抑制根的生產,還能提高發芽率。

本來一般的豆芽從培育到長成需要至少10天左右,而使用了農藥和激素的豆芽,只需3-7天就能長成銷售,且是無根的,賣相更好,利潤空間更大。

又來!市場上又有“毒豆芽”,你還不知道怎麼辨別嗎?

其實國家從2015年開始,因毒豆芽在市場頻繁出現,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農業部就已發公告重申:

生產者不得在生產過程中使用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赤黴素等物質;經營者也不能經營含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赤黴素等物質的豆芽。

又來!市場上又有“毒豆芽”,你還不知道怎麼辨別嗎?

尤其是6-苄基腺嘌呤和赤黴酸這兩種促生長的物質,自2011年開始就被衛生部和國家質檢總局雙雙排除出食品新增劑目錄。

不過對於這2種物質對人體的傷害險和有毒性,至今為止都存在爭議,無數專業人員做了很多研究和實驗,對人體存在的真實性傷害還有待商榷。

不過既然是低毒農藥,平時大家都很在意農藥殘留問題,這擺在明面上的農藥,還是建議大家少吃。

又來!市場上又有“毒豆芽”,你還不知道怎麼辨別嗎?

因此,大家在超市或市場買豆芽,一定也要學會分辨,留個心眼,如果發現有貓膩,還是斟酌之後再買吧。

2

“3眼”看穿本質

不為“毒豆芽”發愁

下次去買時,記得多看這3眼:

1)看豆芽稈的顏色

自然培育生長的豆芽芽身偏細,顏色偏黃+白;

而用激素抗生素、防腐劑的毒豆芽芽身粗壯,顏色偏灰白,而且是很不自然的白,芽杆還很水,水分很足。

2)看豆芽根

自然培育的豆芽菜,根鬚發育良好、無爛根、爛尖現象;

而用激素抗生素等物質催產的豆芽,大多根粗、少根或無根,甚至整個豆芽都不完整

3)看豆粒的顏色

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

而用激素、抗生素催產的豆芽,則豆粒發藍。

又來!市場上又有“毒豆芽”,你還不知道怎麼辨別嗎?

寫在最後:

買菜做飯,好像是生活中看似非常細微的事,天天在發生,不過也正因為廚房裡的所有東西都會被我們吃進嘴裡,因此也顯得尤為重要。

吃不吃豆芽事小,飲食安全事大,希望大家能留個心眼哦。

又來!市場上又有“毒豆芽”,你還不知道怎麼辨別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