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中藥不可小視“藥引”

中藥處方講究“藥引”,這是中醫治病的特色之一。“引”意為嚮導,有引經報使之意,是借用一些食物或藥物對臟腑的特殊親和能力,可引眾藥直達病所。或引藥力集中於某臟腑,以達增強療效、解毒扶正和護胃矯味的效果,常用藥引有以下幾種。

服中藥不可小視“藥引”

(1)生薑,味辛微溫,入肺、脾經,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咳之功。當外感風寒,見胃寒嘔惡時,可將生薑加入所用方藥中2~3片,以增強療效,常與大棗同用。

(2)蔥白,味辛溫,入肺、胃經,散寒通陽、解毒散結。治療感冒,頭疼鼻塞或小便因寒而閉塞不通時,常用蔥白5~7根為引。

(3)食鹽,味鹹寒,入腎、胃、大腸經。可清虛火、解毒,治療腎虛諸藥宜用淡鹽水送服,引藥入腎,增強療效。如淡鹽水送服六味地黃丸、明目地黃丸等。

(4)大棗,味甘溫,歸脾、胃經,益氣補中、調和營衛、養血安神。常在外感、正氣虛或用峻烈藥物如甘遂、大戟、馬錢子等時,加用大棗7~15枚以保胃解毒。

(5)酒,味辛,能行能散、溫通血脈,常在運用活血通經、溫中去寒方的時候,用酒煎藥或用酒浸泡,或用酒送服,均可增強療效。

(6)蜂蜜,味甘平,入肺、胃、大腸經,能滋養潤燥、健脾解毒,在治療肺虛燥熱或脾約腸燥便秘,以及緩解痙攣、解毒之時可配用蜂蜜1~3湯勺為引。

(7)紅糖,味甘溫,能補中化瘀、溫通經絡,在外感風寒、脘腹冷痛或產婦惡露不盡時,常用紅糖30克為引,有時與生薑3~5片同用做引,即是借生薑溫散之功,加強療效。

(8)食醋,味酸平,入肝胃經,有散瘀通絡、固澀開胃之效,古稱“苦酒”,外用和內服皆可為引。凡血熱崩漏、赤白帶下、蛔蟲內動等,常以食醋1~3勺為引,也可於外用藥中加入適量,治療外傷瘀血或風溼骨疼等,此時用量常在100~250克。

(9)燈芯草,味甘淡,微寒,入心和小腸經,功能清心除煩、利尿通淋。凡治療因心火過盛,夜寐不安、小便黃赤、多夢眩暈的方藥中即以此為引,常用量40~60cm ;(10)粳米,味甘平,入胃經,能益氣健胃,治療火熱病證需用大劑苦寒藥時,為防苦寒敗胃,常用粳米做引。

服中藥不可小視“藥引”

另外,在治療疾病時,有些藥物能引導其它藥物之藥力達到病變部位或某一經脈,也是嚮導(藥引)作用。如太陽經病,見頭痛、頸項不適、惡寒等,用羌活、防風、藁本為引;陽明經病,見汗自出、惡熱、目痛鼻幹,用升麻,葛根,白芷為引;少陽經病,見胸脅苦滿、往來寒熱,心煩,用柴胡為引;太陰經病,見腹滿嘔吐、洩瀉口不渴,常用蒼朮為引;少陰經病,見惡寒蜷臥、四肢逆冷、或心煩難臥,常用獨活為引;厥陰經病,見胸悶腹痛、四肢不溫等,常細辛、川芎、青皮為引。又如咽喉病須用桔梗載藥上浮,達到咽喉部位;治下肢病用牛膝為引等。

還有,病情表現為內熱者,雖用涼藥但是應熱服;病為寒症,雖用熱藥,但應涼服,這些均屬於“藥引”範疇,這種服藥方法,是避免藥物格拒的一種手段,總之,”藥引”不可忽視。

(感謝大家耐心看完,如果對你有幫助可以收藏點個贊加個關注,我會抽時間回覆大家)

服中藥不可小視“藥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