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第一、二、三條精講

傷寒論第一條: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為什麼太陽之為病,會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呢?

其中什麼脈才算浮脈呢?

浮脈就是,脈在肉上行。手指輕貼面板,不用力即可把到的脈就稱為浮脈。

那麼太陽之為病,脈為什麼是浮呢?而不是沉脈呢?

因為陽氣在何處,脈便在何處。

為什麼說陽氣在何處,脈便在何處呢?

因為陰主靜,陽主動,脈浮,故可知陽氣在表。既然陽氣在表,自然脈就不會是沉脈了。

傷寒之後陽氣又為何在表而不在裡呢?

因為傷寒,寒氣客表,為了防止寒氣入裡,人體的陽氣自然就走到肌表來抵禦寒氣入裡。

其次太陽之為病為什麼會頭項強痛呢?

因為足太陽膀胱經從頭項循行而過,傷寒之後,足太陽膀胱經的寒水便流通不暢,不通則痛,所以就會頭項強痛。

那為什麼傷寒之後,足太陽膀胱經的寒水會流通不暢呢?

因為寒邪具有寒冷、凝結、收引的特性,所以就會流通不暢。

那為什麼不通就會痛呢?

因為不通並不是完全的不通,而是部分不通,部分不通就是有阻滯,氣血流通的時候遇見阻滯就流通不暢,就會發生摩擦,就會痛。如果真的是完全不通了,就不會痛了。

那既然說的是不通則痛,為什麼又說成是部分不通呢?

這是由於中國的文化、中國的語言以及中醫獨特的表述方式決定的,比如中醫上說的心腎不交,不交是真的不交嗎?不交併不是真的一點都不交了,而是交通的不那麼好了,部分的不交了。中醫還有很多專業的術語都是這樣,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留言討論。

那為什麼說完全不通了,就不會痛了呢?

如果完全不通,氣血就流通不過去,假如是腿流通不過去,腿就會癱瘓,沒有知覺,既然沒有知覺,自然就不會痛。就比如一個人完全死了,那麼他是不是就不會痛了?我們經常說痛死我了,那麼真的痛死我了嗎?

最後一點惡寒,應該是很好理解的,因為傷了寒,陽氣不足,寒邪客於肌表,自然就惡寒了。

傷寒論第二條: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需要知道的是這裡的中風跟後世的中風之後角弓反張這個中風不是一個意思。

中風之後為什麼會發熱、汗出、惡風、脈緩呢?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下為什麼會發熱?

發熱是因為風邪鬱遏衛表,鬱而導致熱量積聚,所以化熱。

那為什麼又會汗出呢?

這是因為風邪傷衛,就是傷害了衛氣的功能,衛氣的功能就不正常了。衛氣本來是用來充面板、肥腠理的,現在受到了風邪的傷害,其充面板、肥腠理的功能自然就失靈了,加上風本身就具有輕揚開洩的特點,所以人體就會汗出。

那為什麼會惡風呢?

因為風邪傷衛,衛氣充面板、肥腠理的功能被風性疏洩給破壞了,導致衛氣不能固護腠理,腠理很疏鬆,風一吹來自然就惡風了。

那為什麼對應的脈證是脈緩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脈是緩脈呢?明代《瀕湖脈學》一書裡說緩脈,即是應指和緩,往來甚勻,如初春楊柳舞風之象,一息四至。但是這裡的緩脈我覺得主要指的是“陽浮而陰弱”而並不是後世明代李時珍所解釋的緩脈。因為張仲景明確寫道: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桂枝湯主之。但是也有一部分是指後世所解釋的脈緩,因為風可令氣緩,氣緩則脈緩。

傷寒論第三條: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太陽病,不管發沒發熱,要是成了傷寒證,就必然會出現身體惡寒、身體痛、嘔逆,脈會陰陽俱緊。

那為什麼傷寒證會出現惡寒、體痛、嘔逆以及脈陰陽俱緊的情況呢?

寒邪具有寒涼的特性,所以人體會惡寒。

體痛也是因為寒邪具有的收引加上凝滯的特性,導致陽氣循行受阻導致的。

嘔逆是因為寒逆,寒邪導致左邊肝脾之陽氣不升,陽氣不升則自然無氣以降,所以濁陰上逆,寒邪上逆就導致人想嘔逆。

脈陰陽俱緊指的是寸關尺三部脈的寸脈和遲脈緊,緊是因為寒邪收引。那為什麼這裡脈的陰陽指的是三部脈的尺脈和寸脈呢?

因為上為陽、下為陰,所以寸為陽、遲為陰,所以這裡的脈陰陽俱緊,指的是三部脈中的寸脈和遲脈都緊。

那為什麼上為陽、下為陰呢?這是因為人居天地之間,太陽在上之上,大地在人之下,所以上為陽、下為陰。

其惡寒、體痛、嘔逆、脈緊,純是陰寒為病,故名傷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