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手術後,應遵守四大飲食原則

胃切除手術後,應遵守四大飲食原則

文/劉玲豔(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胃切除手術後的患者飲食不能馬虎對待,否則不僅創面癒合困難,發生各種併發症的風險還會增加。對於胃切除患者,有以下幾個原則必須遵守。

循序漸進,細嚼慢嚥

胃切除手術後,應遵守四大飲食原則

胃切除手術後,胃腸道的動力和消化吸收能力需要逐步恢復,胃腸道上的傷口也需要時間癒合,所以

飲食上需要由稀到幹、由少到多逐步過渡。

術後(或拔除胃管後)1~3天:可以進全流食,包括水,不含渣的米湯、菜湯,腸內營養液等;

術後(或拔除胃管後)4~7天:可在全流食的基礎上適量新增半流食,包括粥、粉、麵條、蛋羹、酸奶、菜泥、果泥、肉泥等;

術後1~2周:應以上述半流食為主;

術後2~4周:可在半流食基礎上適量增加易消化的軟食,包括軟飯、饅頭、肉餡(如包子、餛飩、肉丸子)、魚肉、整蛋、新鮮蔬菜水果等;

術後1個月:可進普通飲食,但仍建議以清淡、易消化、充分烹熟為主要原則。如果是小部分胃或胃壁切除的患者可加快上述過渡時間,一般2周左右可進行普通飲食。

由於胃研磨功能的減弱或缺失,胃切除手術後患者要特別注意將食物烹調得儘量熟爛,絕對不能狼吞虎嚥,

每一口飯菜最好咀嚼30下以上

,充分咀嚼是為了讓牙齒部分取代胃的研磨功能。

定時定量,少食多餐

胃切除手術後,應遵守四大飲食原則

胃切除手術後,殘胃或代胃的體積較正常胃顯著縮小,容納食物的量也明顯減少,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的病人應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

每日可吃5~6餐。

術後開始進食流食,如各種肉湯(雞、魚、牛肉等),每餐可由40毫升逐漸增加至100~200毫升。

進食的時間儘量縮短,以半液體、不需咀嚼吞嚥的食物為宜,可以用各種肉湯製作蛋花湯,或蒸蛋羹、衝粉糊。

再逐漸適應增加至能夠忍受的量,食物內容增加如稠粥、肉末粥、小面片、細麵條臥蛋等,儘量做成糊狀,不稀不幹。

正常人在胃和小腸之間有個叫幽門的結構,控制胃內的食物緩慢進入小腸。胃切除術後,由於幽門的缺失和胃體積的減小,餐後可能發生大量高滲的食糜快速進入小腸,導致血糖升高和血容量下降,部分患者可出現飽脹、噁心、出汗、心動過速的症狀,這就是“傾倒綜合徵”。

碳水化合物(主食類)和精煉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糖等)尤其容易導致腸內滲透壓的升高,胃切除術後患者可適當減少主食攝入,儘量減少精煉糖的攝入。少食多餐、餐後適當平臥也有助於改善或消除這類症狀,

建議胃切除手術後的患者餐後平臥1個小時左右再進行活動。

飲食均衡,杜絕生冷和煎炸食物

胃切除手術後,應遵守四大飲食原則

對於胃切除患者,飲食大框架是遵守

適當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適量脂肪、少糖分、易消化等原則

,以促進傷口癒合。

一定不要一味追求好消化而不敢進食葷腥,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最好能達到體重千克數乘以1。2克。

無糖酸奶、豆腐羹、肉末蒸蛋、蝦仁蒸蛋、雞肉丸子、清蒸魚、肉末粥、魚片粥等都是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每天吃夠1斤蔬菜,優先選擇各種葉子蔬菜和菌菇類蔬菜,這兩類蔬菜的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最為豐富。

當然烹調方法也要清淡軟爛,避免涼拌和煎炸。主食選擇發酵的麵食,如饅頭、花捲、包子,或者軟爛的粥飯更好消化。要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薯片、洋蔥、毛豆等。

那麼患者的一日飲食具體應該如何安排呢?下面給出一個範例供大家參考:

早餐:一碗瘦肉菠菜香菇粥,搭配兩個三鮮餡的包子,就是一頓非常好的早餐;

上午加餐:一杯無糖酸奶,拌一小勺亞麻籽油;

午餐:可以選擇一碗用大米、小米燜的二米飯,搭配一份香菇蒸鱈魚和一份上湯娃娃菜;

下午加餐:一杯無糖酸奶,加一小把藍莓;

晚餐:主食是一碗軟爛的麵條,搭配一份肉末蒸豆腐和一份軟爛的清炒西藍花。

需要提醒的是,酒精會直接損傷胃黏膜,必須

完全禁酒

。另外,胃切除後人體缺少了胃酸的“消毒”作用,且消化能力下降,建議食物要熟透,

不要吃生肉

,包括魚生、不全熟的牛排,即使是酸奶和水果,也要放置至室溫再吃。

必要時補充營養素,預防貧血

胃切除手術後,應遵守四大飲食原則

由於胃切除手術後胃酸的分泌會減少,從而影響食物中鐵的吸收,而胃切除術後內因子(由胃黏膜產生的一種幫助維生素B12吸收的物質)減少會導致維生素B12的缺乏,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貧血的發生。

建議胃切除手術後患者適當

增加富含鐵的食物

(蛋黃、動物肝臟、動物血、紅肉類、豆類、菇類等)和

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

(紅肉、動物內臟、魚、禽、貝殼類及蛋類等)的攝入。由於患者吸收能力下降,必要時可以補充鐵劑和維生素B12。

提醒胃切除患者及家屬,人體的自愈能力非常強大,患者術後短期可能會出現消瘦和體重下降,不必驚慌,只要掌握好上述飲食原則,定期複查,調整飲食,就能維持一種良好的營養狀態,改善整體健康水平,提高生命質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