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的民族主義如何戰勝封建制度?

西歐的民族主義如何戰勝封建制度?

近代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除了需要經濟方面的發展,文化方面的進步,來適應政治上面的變革,還需要用思想上的民族主義戰勝在西歐社會統治已久的封建主義制度。

民族主義思想興起之前,封建主義在西歐佔據統治地位,

從君主到普通民眾,無不信奉君權神授、領主與附庸的關係,附庸和民眾沒有國家的概念,他們只知道要服從上層封建主,他們沒有民族主義思想,只知道效忠,然而,民族主義思想的興起顛覆了一切。

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得益於民族主義思想從思想層面打敗了封建主義,使民眾構建起民族和國家的新概念,

普通民眾的信仰發生變化,為國家和民族而戰成了新的內容,這在法國大革命之後的拿破崙戰爭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拿破崙的動員下,拿破崙成了法國的民族英雄,法國普通人民展開了抗擊外敵的鬥爭,由此,民族和國家成為法國人的信仰,過去的封建主被排除出效忠的範圍,他的群眾基礎也日益喪失,面臨的將是來自王權的打擊。

一、民族主義:製造民族平等

1.民族的概念

民族主義作為政治學概念,長期被討論,結果是它產生了很多意義,從近代意義上的民族主義概念,到現代意義上的民族主義概念,不同的學者都有自己的定義,總的來說,各有千秋。在考察民族主義概念之前,有必要研究民族一詞,這才是民族主義的基礎。

現代意義上的“民族”一詞是從日本翻譯過來的外來詞,

中國古代經典中的“民族”一詞並非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即便是古代西歐的“民族”一詞也與近代歐洲的“民族”一詞有所不同。

黃鵬旭在《民族主義與西歐民族國家建構》中指出:“在古羅馬時期,民族一詞是指‘因出身相似而聚集在一起的人’。”十

二世紀的義大利也出現了對民族的解釋,主要指“來自不同地區的教師和學生組成的自治團體”,所以“民族”一詞在近代之前尚未包含現代意義上的民族意義。

到了近代以後,民族一詞的概念開始豐富,施羅默·桑德在《虛構的猶太民族》中指出:“歐洲諸多語言中都使用‘民族’這個術語,它來源於晚期的拉丁語‘出身’。直到20世紀,這個術語主要指有著不同規模和內部關聯的人群。

霍布斯·鮑姆、馬克斯·韋伯、斯大林等著名人物都對民族進行過界定,

他們都將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源頭或祖先、共同的經歷、共同的意識形態等作為民族構成的重要因素,沒有共同文化的團體一旦形成民族將會是一個沒有核心靈魂的民族。

就像埃蒂安·巴利巴爾在《民族形態:歷史和意識形態》所說的,“任何一個民族都不是自然地擁有一個族群基礎,僅僅是在社會形成的過程中被民族化……”。埃蒂安·巴利巴爾認為民族的形成是以族群為基礎的,民族化也是以各地群眾族群化為基礎的。

2. 民族主義的概念

民族主義與民族的出現順序有一個爭論,

有學者認為,民族主義先出現,而後才在人們心中形成了作為政治共同體的民族,霍布斯·鮑姆就秉持這種觀點,

他認為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思想,主動創造了具有政治性的民族,而非其他學者所主張的,民族創造了民族主義,霍布斯·鮑姆在《民族和民族主義》一書中表達了這一觀點。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民族先出現,而後才逐漸形成民族主義思想,並將其作為反抗壓迫的思想,就像近現代亞非拉國家所做的那樣。

厄內斯特·蓋爾納在其《民族與民族主義》一書中指出:“是民族主義造就了民族,而不是相反。”關於民族主義和民族出現的順序的爭論十分重要,因為這關係到何者以何者為基礎的問題,即民族以民族主義為基礎,還是民族主義以民族為基礎的現實問題。

西歐的民族主義如何戰勝封建制度?

民族主義不僅是作為思想觀念的存在,還是作為政治運動的存在。

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在歐洲範圍內“攻城略地”,將一切有志於形成民族國家的地方都據為己有,

到19世紀左右,民族主義幾乎在整個歐洲都取得了勝利,

即便是被稱為“封建堡壘”的沙皇俄國,也開始有意識地接受民族主義的思想,因為在反殖民時代,激進的民族主義是對抗異質民族文化侵略的有力武器,這也是李意在《愛德華·薩義德與中東政治》一書中表達過的觀點。

二、西歐民族主義的實踐:戰勝封建主義

1.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的推動

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得益於民族主義的廣泛傳播,西歐民族主義的傳播始自十八世紀,在十九世紀達到頂峰,

這一觀點的敘述實際已經承認了民族國家形成於民族主義傳播之後,即是民族主義的傳播促進了民族國家的誕生,由此西歐的民族主義實現了從思想觀念上的存在向政治運動的轉變。

在民族主義的傳播過程中,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起到了重要作用,拿破崙透過征服歐洲的戰爭而乘機宣傳民族主義思想,

打擊歐洲王室和封建統治的形象。

法國大革命以反對封建統治的旗號走上了反抗道路,

在此之前的美國獨立戰爭將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作用體現得淋漓盡致,

北美十三個州以分散的民族主義思想對抗英國,這或許是民族主義思想運用得最成功的一次。

西歐的民族主義如何戰勝封建制度?

但由於這場民族反抗運動僅限於北美,而且

北美十三個州的民族主義思想基礎並不牢固,共同反抗英國中的利益因素作用要遠大於民族主義思想因素,

所以北美獨立戰爭中的民族主義並沒有日後的法國大革命中的作用更大。

法國大革命起初只是法國境內的一場反封建鬥爭,是一場下層民眾要求獲得相應權力的民眾鬥爭,但隨著吉倫特派和雅各賓派在領導中的脫軌,法國在推翻王室之後,採取了一系列動搖歐洲王室政權的基礎,遂而引發歐洲君主們的擔憂,自此,一場國內的民眾起義轉變為國家間的戰爭。

在七次反法戰爭中,拿破崙成了法國國家英雄,民族主義思想也因拿破崙而實際化,

因為普通人即便擁有民族主義的情感,但並不知道民族主義為何物,直到拿破崙的出現,所有法國人將民族主義情感簡化為支援拿破崙,在此背景下,法國普通民眾認識到了民族主義的最簡單方式,即支援某個民族主義精神的代表。

西歐的民族主義如何戰勝封建制度?

雖然後來的拿破崙戰敗,但民族主義思想以法國為中心向歐洲擴散的勢頭已經抵擋不住,

各國王室都必須重視民族主義,過去一味的忽視或打壓已經沒有成效了,所以歐洲王室要麼將民族主義與封建主義揉合起來,要麼以民族主義思想代替封建主義。

總之,

封建主義必須讓步,甚至讓位於民族主義。

由此可見,西歐民族主義以民眾動員的方式吸納了很多支持者,對封建主義發動了猛烈的攻擊,最後迫使這些封建主義的捍衛者不得不接受民族主義思想。

甚至在一戰期間,霍亨索倫王朝統治的德意志帝國、羅曼諾夫王朝統治的沙俄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奧地利都利用民族主義思想動員本國民眾參加一戰,可見民族主義的影響之廣,影響範圍之深,

西歐民族主義正是這樣戰勝了封建主義,建立了民族國家。

三、總結

民族主義與封建主義相比,前者能夠被接受是因為“民族”思想囊括了很多普通民眾,使每個過去沒有權力的人都獲得權力,這自然能夠吸引到人口基數大的普通民眾,

封建主義則講求等級關係,普通民眾對封建主和君王的效忠,而這效忠的背後體現的盡是民眾無權的事實。

西歐的民族主義如何戰勝封建制度?

民族主義使民眾獲得了最大限度的權力,將統治階層的範圍最小化,由此形成民眾自我權力膨脹的假象,自認為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權力;封建主義則與之相反,使民眾權力最小化,弱化到幾乎沒有權力,只有義務,將統治階層的範圍最大化,權力也最大化。

民族主義和封建主義所經營的把戲,只不過利用了普通民眾的得失心,一旦民眾認為自己在某種思想下獲得了最大限度的權力,至少相比其他思想獲得了較大的權力,民眾就會兩害相比取其輕,所以西歐民眾最終選擇民族主義似乎是歷史和理論研究的必然。

民族主義思想及其實踐者願意分一點點權力給民眾,以獲得民眾的支援,而封建主義統治者則沒有這樣的覺悟,

不願意將任何一點權力交給民眾,結果被民眾踢出了統治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