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治理天下應本著公正仁德之心,不該隨意施捨不恰當的恩惠

原文:

有人批評諸葛亮

(三國時代蜀國宰相,字孔明,隱居隆中,人稱臥龍,劉備三訪始獲見,後佐劉備建國於蜀,與東吳、魏鼎足而立,拜為丞相,封武鄉侯)

吝於寬赦他人的罪行。諸葛亮回答說:“治理天下應本著公正、仁德之心,不該隨意施捨不恰當的恩惠。所以匡衡(

漢朝人,累官至丞相,封樂安侯)、吳漢(東漢人,字子顏,封度平侯)

治國就不認為無故赦罪是件好事。先帝

(指劉備,三國蜀漢政權建立者)

也曾說過:我曾與陳元方

(名紀,東漢?潁川人)

、鄭康成

(名玄,東漢大儒,生平著述甚多)

交往,從他們的言談中,可洞悉天下興衰治亂的道理,但他們從沒談及赦罪也是治國之道;又如劉景升父子

(即劉表、劉琮。東漢獻帝時劉表任荊州刺史,劉表死後,劉琮投降曹操)

年年都大赦人犯,但對治理國家又有什麼好處呢?”

後來費禕

(三國蜀人,與董允齊名,累官至尚書令,封成鄉侯)

主政,採用姑息寬赦的策略,西蜀的國勢因此削弱不振。

[馮夢龍評]

子產

(名公孫僑,春秋鄭國人,時晉楚爭霸,鄭處兩強之間,子產周旋其間,卑亢得宜,保持無事)

對太叔

(即子太叔,名遊吉,春秋鄭國人,繼子產為政,能寬不能猛,鄭國多盜)

說:“只有最具仁德的人,才能用寬容的律法來治理人民;次一等的就只能用嚴厲的方法了。猛烈的大火,人看了就害怕,因此很少人被燒死;平靜的溪流,人們喜歡接近嬉戲,卻往往被淹死。所以用寬容的方法治國比較困難。”

後來太叔治理國家,不忍用嚴厲的方法,於是鄭國盜匪猖獗,太叔非常後悔。

孔子說:“行政過於寬容,百姓就容易輕慢,這時就要用嚴厲的律法來糾正他們;過於嚴厲,百姓又可能變得兇殘,就要用寬大的政令來感化他們。用寬容來調和兇殘,用嚴厲來調和輕慢,才能做到人事通達,政風和諧。”

商鞅(

戰國衛國人,佐秦孝公變法,使秦富強)

對棄灰於道的人也處以黥刑

(古代肉刑之一,在面上刺字後用墨染黑,又稱墨刑)

,這樣就太過嚴苛了。”

梁武帝(

蕭衍,長於文學、書法,迷信佛教)

看見執行死刑,往往流著淚釋放他們,這樣又太過寬容。

《論語》有“寬赦小過錯”之說,《春秋》曾譏刺放縱有大過錯的人,二者只有調和得宜,才能求得政事的和諧。

解讀:

真正的歷史上,諸葛亮是一個有才華有能力的政治家。他和曹操一樣依法治理,制定合理的法律軍規,能把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利用,指揮軍隊,平定四方。即使漢末分裂,魏蜀吳三國,都能抗擊外敵。

可見規矩法律能使國家繁榮,軍隊強盛,才能開疆拓土。

秦漢時期的秦國和二戰後的蘇聯這兩個時期的國家滅亡。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太過於嚴厲的法律。秦國在《智囊全集》裡有描述,下面主要講蘇聯,蘇聯在二戰過後依然執行戰時標準,沒有著重發展經濟,多是發展軍工。他們農民就有抱怨:土地屬於我們,但麵包卻屬於你們;森林屬於我們,但木材卻屬於你們;水屬於我們,但魚卻屬於你們;國家屬於我們,權力卻屬於你們。

法律過於嚴格,過份徵用和掠奪會引來暴動反抗。

這些真理是古人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積累下來,用於兵法、政治、人事處理,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所具有的精髓。這些真理就是客觀的自然發展規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