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原上草”這首詩,到底有何問題,為何有人質疑白居易寫錯了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少年時代的成名作,幾乎上過學的人都讀過。不過這首詩,在過去的確是有一些爭議的。

比如有一個

清代學者顧安,

在他寫的《唐律消夏錄》裡面就

認為:白居易“一歲一枯榮”,承上啟下,但是寫得太顯露。而第五、六句中的“古道”和“荒城”,則形成了意象上的“合掌”。

“離離原上草”這首詩,到底有何問題,為何有人質疑白居易寫錯了

除了有這些問題以外,還有人曾經質疑“離離原上”的“離離”到底是在說什麼。又有人質疑

這首詩後四詩“陳詞濫調”,了無新意。

於是將其腰斬,只剩下前四句放進我們的語文課本里。

究其原因,其實並不是白居易寫的這首詩出了什麼問題,只是後世之人在“評價”的標準上出了問題。

“合掌”是“詩病”的說法,在唐朝還未興起。“離離”是指什麼,爭議還在繼續。至於腰斬《賦得古原草送別》,也有可能是今人受了明朝人的誤導,不瞭解作者的生平造成的。

一、“離離”是指什麼?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這首詩開頭就寫“離離原上草”,搞得很多人一頭霧水。“離離”是什麼?有人說,它可能是指白居易小時候居住過的一座離山,在山下有一片叫“離原”的草原,這種說法不知真假。

不過,大部分的唐詩鑑賞辭典,都把“離離”解釋為了“野草披離貌”。

“披離”這個詞,出自寶玉的《風賦》,意思就是野草向四面散開,表示野草長得茂盛。

“離離原上草”這首詩,到底有何問題,為何有人質疑白居易寫錯了

表面上看,十六歲的少年白居易因思念兒時的樂園,提筆寫下“離離原上草”更合乎邏輯,但是假如你瞭解作者生平的話,你就會覺得,

他的確寫的不是“離原”,原是在寫“咸陽古原”。

根據新舊《唐書》白居易本傳中介紹,

白居易的先祖是楚國太子之後白勝。太子被殺,白勝投奔秦國,白勝的後代就是秦將白起。

秦朝覆滅時,他的祖先正是在咸陽原上戰死的。

因此,他在詩的前面寫咸陽原上的野草,後面就用到了“王孫歸不歸”的楚辭典故,表明他寫這首詩,其實是在懷念自己的先人。

所以,這裡的“離離”,顯然不會是指“離原”上的草。而“離離”只能夠解釋成野草披離,向四面散開。

“離離原上草”開始四句,就是

借野草的生死枯榮,比喻包括白居易先祖在內的,那些曾經戰死在咸陽原上戰死的英雄們,他們的肉體雖然消失了,但是精神不滅。

“離離原上草”這首詩,到底有何問題,為何有人質疑白居易寫錯了

顧安認為“一歲一枯榮”寫得太“顯露”了,影響到了第三句“野火燒不盡”的意思,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而已。

一枯一榮,代表野草的一生一死,這也是自然現象。野火燒不盡,是非自然現象。是在外力的介入之下,給野草帶來的災難。

這兩句詩是說明,野草無論是在自然生命週期的限制之下,還是在惡劣的外界干擾之下,都具備頑強的再生能力。

所以並不存在,上一句太明顯,讓下一句不能盡意的現象。

二、“合掌”是怎麼回事

“合掌”這個詞的解釋,如今在《現代漢語詞典》上是找不到的。普通入門級別的詩詞格律書裡面,也看不到它。《辭海》裡的“合掌”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佛家的雙手合十禮。

“合掌”在網路上的解釋是,指詩的上句和下句,或者叫出句和對句裡面,有一部分詞意相同或者相近

,這種現象被稱為“詩家大忌”。

“離離原上草”這首詩,到底有何問題,為何有人質疑白居易寫錯了

但是,

這個所謂“詩家大忌”的概念,形成的時間比較晚。一般認為,它是在明清時期才被提出來的

在那之前,似乎並沒有這樣的說法。在明清時期,也並未形成嚴格的理論規範,並被納入官方學說。

如今,我們看古代人留下的詩學理論,最早是南北朝的《詩品》、《文心雕龍》,只談詩的情志、聲韻。唐宋的詩歌理論,主要談平仄、對仗,也不談“合掌”。

所以,在唐宋時期,並沒有所謂的“合掌”。後代把“合掌”列為“詩病”,如今也查不到這種說法的源頭到底在哪裡。

但是

可以肯定的是,“合掌”這種說法,至少在白居易那個時代,甚至在謝枋得《重訂千家詩》的北宋末年,都是不存在的。

情況到了明朝,才發生了一些變化。

明朝人夏棅作《唐詩品彙》,把《賦得古原草送別》的標題改成了《草》。

“離離原上草”這首詩,到底有何問題,為何有人質疑白居易寫錯了

夏棅修改這首詩的標題,

有可能正是因為,他認為這首詩的後半部分比較老套,並且犯了“合掌”的“詩病”。

《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是透過《千家詩》之類的古代兒童啟蒙讀物來傳播的。換句話說,

這首詩是古代詩歌的“教學範例”之一。

古代文人就如今的網友一樣,關心兒童教育的問題,因此他們容不得範例始終有瑕疵。不過

夏棅並沒有“腰斬”此詩,他只是根據自己的理解,重新擬定了詩歌的標題。

再經清代人顧安的“確認”,白居易這首詩中的五六句犯了“合掌”後,如今的人才在編寫教材的時候,直接判定白居易的詩後半部分不合格,於是就把它“腰斬”了。

這是用後人擬定的標準,去規範前人的詩作,顯得非常地迂腐而不可取。

按這種標準,明清以前很多出名的詩歌,都犯了“合掌”。

比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和“影”的意象就是同一個。按照他們的標準,也犯了合掌。

“離離原上草”這首詩,到底有何問題,為何有人質疑白居易寫錯了

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就否認,那是一首好詩。更多的例子,網上比比皆是,就不在這裡一一列舉了。

關鍵在於“合掌”、“格律”的形成時間,比白居易創作此詩的時間晚了幾十甚至是幾百年。按這樣的要求去看古詩,《詩經》豈不是得直接銷燬了?

結語

明清時期的人寫詩大多不行,清代人還特別喜歡考據,出了很多迂腐的學究,但是

考據了半天,也沒有搞懂《賦得古原草送別》的主題到底是什麼。

他們認為這首詩只是在歌頌野草,其實大錯特錯了。這首詩明顯是在借咸陽原上的野草,歌頌那些古代,在咸陽原上戰死的英雄。

最後一聯“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直接點明瞭這首詩真正的主題,就是它的原標題,借歌頌野草為亡靈“送別”

“離離原上草”這首詩,到底有何問題,為何有人質疑白居易寫錯了

因為不瞭解白居易的生平,所以夏棅和顧安二人,認為十六歲的白居易,只是在寫應制詩而已,類似於“為賦新詞強說愁”。“王孫歸去”這個舊典,跟他有什麼關係嗎?其實還真的有!

不管後人怎麼看這個問題,

至少從新舊《唐書》中的資料,以及白居易自己家族的文獻記載來看,他就是秦將白起的後人。

咸陽原是秦宮的舊址,他來到咸陽原上,的確是有“王孫”在等著他“送歸”。假如真正讀懂了這首詩,也就不至於把它腰斬了,更不會質疑他寫錯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