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何不支援法國大革命,反而要與一眾封建國家合夥干涉?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法國大革命。我依稀記得,在中學的歷史課本中,法國大革命是一個重點內容。與英、美的資產階級革命相比,法國革命之所以要加上“大”這個字首,一個原因就在於其規模之大、影響之深。

當然,規模大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革命的鬥爭是相當激烈的。這場革命從爆發後沒多久,就面臨著來自國外的巨大壓力。鑑於法國革命者推翻了本國的君主專制統治,後來甚至處死了國王(路易十六),歐洲其他的專制君主國家(如俄國、普魯士、奧地利)自然是又驚又怒,絕對不能容忍這一切的發生。

英國為何不支援法國大革命,反而要與一眾封建國家合夥干涉?

他們鎮壓法國革命也自然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封建君主怕本國人民效仿法國大革命以暴力手段推翻自己的統治。可是英國為什麼也加入了反法同盟呢?它雖然至今依舊有著君主,但是它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是共和制以外的另一種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既然如此,它為何不支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反而要與一眾封建國家“同流合汙”、干涉法國革命呢?

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還是得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

說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和一戰二戰,我們往往都會說“英法聯軍”。但是從中世紀晚期到近代的大部分歷史時期裡面,英法兩國並非日後親密的盟友關係,反而是一對一見面就要打起來的仇敵。(如百年戰爭、七年戰爭)法國一直有著稱雄歐洲大陸的夢想,而英國一直以來都相當忌憚歐洲大陸出現強權。兩者目標截然對立。

英國為何不支援法國大革命,反而要與一眾封建國家合夥干涉?

此外,新航路開闢後,英國和法國都加入了對外殖民擴張的行列,在殖民地的問題也產生了矛盾。大家知道,日後德國是英法共同的敵人。但是此前,英國反而有好幾次是與德意志(因為當時尚未統一,不能稱之為德國)聯合,對抗法國。由此可見,英法兩國當時是非得打出一個你死我活的老冤家,都想著找機會整死對方。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法國政局陷入動盪,無疑給英國提供了一個打壓法國、與法國爭霸的好機會。另一方面,當時干涉法國革命的普奧聯軍出師不利,法軍趁勢奪取了比利時(當時叫奧屬尼德蘭),重要的安特衛普港也被法國控制。

英國為何不支援法國大革命,反而要與一眾封建國家合夥干涉?

安特衛普港有多重要呢?一百多年後,一戰爆發。德軍入侵比利時(當時為中立國),佔領安特衛普港。英國認為德國控制安特衛普港嚴重威脅了自己的海上霸權,成為英國對德國宣戰的原因之一。

放在一百多年前,這個道理也是適用的:法國控制安特衛普港,損害了英國的海上利益。再加上法國國民議會又透過決議,允許入侵中立國,並且揚言支援歐洲的反政府革命運動。

如此,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就會得到擴大,也就觸犯了英國的大忌,英法關係因此急劇惡化,英國的立場開始傾向於反法同盟。最終兩國斷交,再次爆發戰爭。

當然除了英法爭霸的目的以外,英國干涉法國革命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在法國革命爆發之初,路易十六並未失去王位,而是成為了君主立憲制的法國國王。這使得英國輿論認為法國革命會讓法國建立英式政體,對法國革命的評價還是比較正面的。但是隨著革命的進行,英國認為法國革命過於激進,對其評價逐漸趨於負面。

英國為何不支援法國大革命,反而要與一眾封建國家合夥干涉?

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

路易十六被處死後,擁有王室(雖然沒有實權)的英國對此大為震驚和不滿,成為了英法關係惡化的一個原因。再加上前文提到,法國國民議會揚言支援歐洲反政府革命運動。處於英國統治下的蘇格蘭對英國並不服氣。法國國民議會的這一決議,使得英國擔心法國革命的進展,會導致蘇格蘭也爆發進行反英革命,同樣使得英國十分不滿。成為英國干涉法國革命的一個誘因。

事實上,就法國大革命本身而言,雖然它以過去了200多年,但它還有好多細節值得挖掘,如果感興趣的,你不妨再深入地瞭解法國大革命事件的來龍去脈,領略那個大革命時代不同階層人民鮮活的故事,歷史的反思永不停止,相信你會得到更多的收穫。

綜上所述,

英國干涉法國革命,主要是出於英法爭霸的目的。其次,路易十六的死使得英法關係進一步惡化,再加上英國內部維穩(蘇格蘭)的需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