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去世父親缸葬三年,又塑成金身擺家裡供奉,全村從此不敢去串門

葬禮儀式是我國從古流傳至今的文化,也是各民族傳承下來的特殊文化,各個地區差距很大,對死者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

葬禮是我國古代對先人逝去的尊重與緬懷,那些不為人知或是說少為人知的葬禮儀式到底是應該摒棄還是理解與贊同呢?

將去世父親缸葬三年,又塑成金身擺家裡供奉,全村從此不敢去串門

一心向善,信佛吃齋。

林上水是江西上饒縣羅橋街道人,他的父親林觀榮生於1925年,一家人在家務農以維持生計,雖然林氏一家生活貧苦,但是家風淳樸,受林觀榮的生活影響,林上水善良質樸,包容大方。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正值三十出頭的林觀榮突然對葷菜沒了胃口,對素菜倒是興趣頗大,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是為何。

將去世父親缸葬三年,又塑成金身擺家裡供奉,全村從此不敢去串門

剛開始他只是囑咐家裡人做菜的時候少放點油,可是慢慢的他越來越吃不習慣,他認為自己是頓悟了,心中便產生了一個想法,也正是這個想法才有了後面缸葬的故事。

於是他索性離開家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山上有一座靈山廟,他經常與山裡的憎人吃齋唸佛,一來二去,便與山裡的和尚都很熟悉了,沒有幾年便熟讀廟裡的經書。

將去世父親缸葬三年,又塑成金身擺家裡供奉,全村從此不敢去串門

每當他上山下山的時候,他發現山路異常的崎嶇難走,於是就找一些比較平整的山石,長期積累下來,他的這一輩子鋪就了兩千多階石臺,山裡的和尚非常感激,認為他這是大功德事件,他雖然沒有剃度出家,但也算是帶髮修行的高人,他自己也認為他是生活在凡世間,頓悟佛教的弟子。

也就是有了林觀榮這樣的事蹟,他在十里八鄉的名聲越來越好,此人事事為善,贏得了廣泛的讚譽,他的兒子林上水受到父親的感染,為人也是非常地道。

將去世父親缸葬三年,又塑成金身擺家裡供奉,全村從此不敢去串門

高人去世,遺囑缸葬。

2000年2月12日,林觀榮在醫院被檢測出腦血栓疾病,當時非常嚴重,兒子林上水悉心照料,但是疾病纏身,治療了20多天依然沒有效果,無法開口說話,病情非但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在這二十多天裡,林上水消瘦了好幾圈。

直到3月9日,林觀榮終於開口說話,林上水被叫到父親床前,他俯身湊近父親,父親有氣無力地告訴他:我要實行缸葬。3月12日,林觀榮閉上眼睛離開了人世。

將去世父親缸葬三年,又塑成金身擺家裡供奉,全村從此不敢去串門

缸葬就是用陶缸將已經逝去的人放在裡面,然後埋在地下,底部留有小口,作為靈魂出入的地方,佛教中的高僧圓寂時候舉行的一種儀式,其流程就是坐缸,封缸,開缸,如果幾年後開缸發現裡面的人顏面如生,肉身不腐,他們就會在被塑成金身,俗稱肉身佛。

當村裡的人得知林觀榮去世的訊息,都感到惋惜,而當他們知道老爺子要實行缸葬的時候都大吃一驚,自古以來,先人都應該入土為安,這樣也不合規矩。

起初,鄰里都來勸林上水不要實行缸葬,一來是不符合祖宗的規矩,二來是因為這樣做不會有實際的作用,但是林上水一心沉浸在父親去世的悲痛當中,根本就聽不進去鄰居的勸導。

將去世父親缸葬三年,又塑成金身擺家裡供奉,全村從此不敢去串門

力排眾議,實行缸葬

林上水不顧鄉親們的反對,讓姐夫去尋找陶缸,起初姐夫找到一個比較小的陶缸,根本就容不下林觀榮的身軀,後來,經過艱辛的尋找,終於找到一個當地最大質地最好的陶缸,還搭配著一個小缸,小缸的口徑和大缸的非常吻合。

這可不是隨便的一個小缸,這兩個缸可以扣在一起,小缸是用來封口的,林上水又請來當地最好的工匠,親自去挑了質地較好的木炭,用一種比草紙更加細膩的黃紙把精製的石灰粉包好,一起放進了缸裡。

之後,他們又把之前準備好的小缸放在了大缸的上面,用桐油與石灰攪拌而成的漿認真地糊在兩個缸的口沿處,使其密封完好。

將去世父親缸葬三年,又塑成金身擺家裡供奉,全村從此不敢去串門

處理完畢後,林上水在離家不遠處的一塊地上打了一個小房子,把裝著父親遺體的大缸放在了裡面,整個過程林上水格外嚴肅,像是對父親無比的尊重,之後又把小房子完全密封。

在2003年11月29日,林上水決定舉行開缸儀式,要把父親的遺體拿出來塑金身。

林上水請來工匠,小心翼翼地進行開缸,一開缸令人大吃一驚,屍體竟然未腐爛,林上水眼角的淚不由自主地落了下來,工匠在屍體上糊上石膏,確保完全密封,製作了一尊金身像。

將去世父親缸葬三年,又塑成金身擺家裡供奉,全村從此不敢去串門

孝子林上水將金身像放在自己家的二樓供著,鄰居們知道後,很少有人再去林上水家裡做客,就連平常鄰里之間串門也少之又少。

16年以來,父親林觀榮的屍身一直未腐,但這種做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有人支援這種做法,認為這是盡孝之舉,還有人對這種的做法不理解,認為入土為安比較好,當然這也是後來人們的私下討論罷了。

將去世父親缸葬三年,又塑成金身擺家裡供奉,全村從此不敢去串門

小結:

對於林上水的這種缸葬的做法不免有人會捉摸不透,而且表示極大的不理解,在筆者看來,這種做法不應該是我們去研究或者干涉的,我們應該好好地學習林觀榮的善良,好好學習他的一切善舉,而不是一味地去討論缸葬這件事,對於林上水,筆者看到的是一個兒子對父親的尊重,和一個大孝子對父親的臨終囑託極力完成而已。

每個人都有善心,都有孝心,只不過是表達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對於這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應該選擇理解。

我們不一定非要像林觀榮一樣吃齋唸佛,但是對於他的各種行善的行為難道不值得我們去發揚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