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面臨的深刻危機,遠不只有內部問題,還有外部蠻族的入侵。

羅馬帝國的“三世紀危機”源自奴隸制經濟的崩潰,要想走出困境,整個羅馬社會必然要進行全面革新。對於此,城內的有識之士也看到了問題所在,其中,有一位普通的元老德基烏斯曾在紫袍加身後,提出過龐大的改革計劃。

然而,羅馬帝國面臨的深刻危機,遠不只有內部的問題,還有外部蠻族的入侵。德基烏斯僅僅坐上帝位兩年的時間,便不得不親自北征抵禦蠻族的進攻。但結果並不美好。皇帝在戰鬥中過於自大,拒絕了蠻族求和的要求,在最後戰中,德基烏斯死在了衝鋒的道路上。

隨著,德基烏斯的死,他設想中的變革剛剛開始便結束了。一方面是後來者對於前任的規劃興趣缺缺,另一方面則是新皇帝需要應對邊境蠻族入侵的難題,無力繼續推進變革。不過,德基烏斯的改革也不是什麼都沒有留下,繼任者依然保留了他重新設定的

監察官

一職。

這個職位在德基烏斯的設想中,能夠輔助皇帝治理國家。因而,掌握了帝國的一部分實權。重新設定的

監察官

一職由元老瓦萊裡安擔任,正是該職位,讓瓦萊裡安進入了帝國的統治核心,為之後成為皇帝奠定了基礎。

當德基烏斯死後,面對複雜的局勢,羅馬城選舉了將領加盧斯為帝。不過,事實表明這是一個糟糕的決定,這位新任皇帝根本無力驅除蠻族,最後竟然是接受了蠻族全部不合理要求以換得對方離境!羅馬人先輩們,千百年時間建立的榮耀一朝崩塌,引起了對加盧斯的普通不滿。

不過,在加盧斯當政期間,皇帝對於前任的政策還是選擇了照單全收,並視監察官瓦萊裡安為自己的心腹。當帝國邊境軍團因加盧斯的軟弱政策,而掀起反抗皇帝的統治時,加盧斯派遣瓦萊裡安前往帝國西部的高盧和日耳曼地區,召集軍團,幫助皇帝穩定局勢。

然而,局勢的發展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預期。戍邊軍團的僭主埃米利安努斯在稍微穩住邊境後,便迅速進軍羅馬城。在他進攻的路線上,沿途軍隊紛紛倒戈,最後兵蜂直抵羅馬城北側的要津-斯波萊託平原。皇帝雖然率軍北上,但他的做法已經失去了軍團的支援,很快便被殺死。

當埃米利安努斯進入羅馬城後,元老院例行授予了他奧古斯都的稱號,承認了他的合法性。而埃米利安努斯也表達了對元老院的恭敬和為了羅馬帝國的未來而奉獻自己一切的決心。

只不過,雙方的互吹很快便結束了。奉命在西部召集軍隊的

監察官

瓦萊裡安,在得知皇帝加盧斯遇害、元老院選擇了新皇帝后,依然選擇了忠於前任皇帝,決定帶領大軍進攻羅馬城為加盧斯復仇。

此時的瓦萊裡安不僅佔據兵力上的優勢還出師有名。畢竟,埃米利安努斯之前是擁護皇帝的將領,而他的弒帝行為,是用任何辦法也無法洗刷這個罪名。

隨著瓦萊裡安的進軍,羅馬城內氣氛越來越凝重。此時,埃米利安努斯的大軍依然還駐紮在不久前打敗加盧斯的斯波萊託平原上。剛見證一場帝位爭奪戰的斯波萊託平原,在不到四個月後,再次迎來了同樣的一場大戰。

最後,瓦萊裡安取得了勝利,僭主埃米利安努斯身亡。羅馬帝國在經歷皇帝走馬燈的變換後,終於能夠安穩一段時間了。不過,對於瓦萊裡安來說,他人生巔峰到來了,卻也快要跌入谷底了。

感謝各位的關注支援,歡迎點贊、評論與轉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