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技術人成長為 CEO,應該修改哪些“Bug”?

當技術人成長為 CEO,應該修改哪些“Bug”?

【CSDN 編者按】叢紋弨是智慧交通和物流領域的連續創業者,二十年的產業技術和創業管理經驗,讓他成為行業資深專家。本文從智慧物流平臺的真正價值為何、如何透過演算法解決行業問題、技術人如何塑造產業思維,以及如何成長為創業者四個維度,深度解讀了他對演算法與物流產業的思考。

作者 | 楊陽

出品 |《新程式設計師》編輯部

叢紋弨出生于山東威海的教師家庭。從小接觸程式設計的他立志於從事計算機技術行業。畢業後的那三年,他一直在航天系統工作。從2007年開始,他先後兩次創業,聚焦於智慧交通物流領域。2016年4月,叢紋弨開啟第三次創業,創辦了樂卡車聯。

當技術人成長為 CEO,應該修改哪些“Bug”?

叢紋弨 樂卡車聯創始人&CEO

從做智慧軟硬體,到開闢演算法排程平臺,作為曾經的技術人,如今的創業者,他對物流行業的理解有了更加深入的視角。

本文節選自《新程式設計師》004,『紙質書+電子刊』已正式開售

除了解決資訊不對稱,“擔保”才是價值

2017年對於樂卡車聯是至關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公司不僅拿到了Pre-A輪融資,到年底,叢紋弨和他的創始團隊將公司業務從智慧物流轉向做演算法排程。事實上,在成立之初,他和團隊都認為技術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資訊不對稱”,他們設想透過智慧化改造,將軟、硬體賦能,讓資訊可以直達司機。可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業務摸索後,他發現真實困境並不在於資訊,而是人的心理。“我們剛開始也研究了很多業務的智慧化改造,包括電子支付、智慧後視鏡,一些娛樂功能等,還做了全行業首款8。8寸切割屏。雖然技術做得很好,但是忽略了行業本質。對於物流行業來說,本質需求不是結算,不是定位導航,更不是娛樂。行業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最大化地提升車輛利用率。”在叢紋弨看來,無論是公司老闆還是卡車司機,智慧化功能對於他們來說只能算錦上添花,真正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生存。對於老闆來說,最佳化運營才能獲得更多利潤。而對於司機來說,更在意的是跑一趟獲得更多報酬。但大部分時候,司機送到貨後,返程可能就會空車。所以,解決“貨在哪兒”這個問題就越發重要。此時,就會有技術人想到:“如果把貨物資訊放在平臺展示,司機看到之後找到貨物,這個問題就完全解決了?”其實不然,因為幾乎沒有人會願意把價值幾百萬的貨物在無任何信用背書的情況下交到陌生人手裡。所以,物流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有兩處:一是“貨在哪兒”,二是“陌生人的信任”。貨的問題屬於資訊披露,信任問題就深入到人的心理需求了。對於心理需求的解決,如果不刨根問底,很難觸及人的內心深處,也就無法真正解決。就這個問題,叢紋弨認為應該這樣輪番設問和回答。問:司機為什麼拿不到返程的貨?答:因為沒有人給。問:那為什麼沒有人給?答:因為找不到有貨的人在哪兒。問:找到貨物後,就能順利托運嗎?答:估計不會,因為委託人不信任。問:委託人怎樣才能信任?答:需要透過第三方擔保。“所以,問到這裡就會發現,第三方平臺的真正價值體現在提供交易擔保,而不是所謂的去‘中間化’。商業的本質就是流通的中間化,怎麼可能去掉?關鍵是我們給這個“中介”附加了怎樣的價值,從而讓我們和客戶達成互利共贏。千萬不要相信某些平臺‘沒有中間商掙差價’的說法,那是給C端做宣傳的。只要在平臺中賦予了降本增效的價值,中介掙的就是價值賦予的合理收益。”

演算法“攻克”零擔貨運集中度問題

除了提供第三方擔保,叢紋弨也將目光聚焦在“零擔貨運”。“零擔”對於行外人來說是個陌生概念,但它其實不難理解。和拼車業務可以透過同行共搭減少每位乘客的成本一樣,“零擔”是當某位貨主的貨不能裝滿一輛貨車時,可以和其他批次同方向的貨物湊成整車的一種拼車物流方式,不僅減少了個體運輸成本,還提升了物流運輸效率。事實上,除原材料等大宗貨物外,大部分貨運物品都透過零擔拼湊。據公開資料,中國零擔運輸行業目前整體處於整合提速期,基於中小型電商居多、大件電商增長強勁,以及製造業趨於生產柔性化等因素,零擔市場未來可期。但在目前,市場進入門檻低、低端專線佔據大量份額的問題依然突出。公司多、規模小、顧客散、行業集中度低——從經濟學角度解讀,這些特徵讓零擔運輸行業更接近“完全競爭市場”,規模化效應的缺失讓行業非常低效。對於叢紋弨來說,他和團隊沉澱的技術經驗對於解決零擔貨運面臨的問題可謂恰到好處。“以前總有人問我,說你們一幫搞技術的人為什麼幹起物流了。我就回答他們,中國的物流產業鏈急需最佳化,而我們的技術手段能夠幫助企業提升生產力。技術不是飄在空中,而是要真正促進行業變革。餐飲業的變革者是美團、餓了麼,金融行業的變革者是移動支付和網際網路金融。零擔貨運也需要透過演算法推動變革。”十年前,資本開始助力零擔市場。近年來,不斷增長的需求倒逼產業趨向集約化。樂卡車聯這個看似“局外人”的存在,正在透過它的技術基因更加強力地撬動1。72萬億零擔市場。在叢紋弨看來,公司在物流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排程演算法上。因為每一單物流都涉及到提貨、包裝、運輸、儲存、裝卸、配送等環節。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類別項式。因此,我們感覺很簡單的“拿個東西、送到地方”的物流,其實很難在整體上找到最優解。但是透過演算法可以部分解決這個難題。對幹線運輸模型進行車流和覆蓋的組合建模,透過可節約里程的啟發式演算法,最終達到合理安排路線,最佳化里程的目的。據公司統計資料,透過演算法,可以減少一條幹線的至少一次轉運,提升一天時效,同時降低20%的運輸成本。目前,樂卡車聯和頭部物流公司,包括德邦、順豐、京東物流、安能等建立了合作關係。2018年,公司營收從前一年的600萬大幅提升至2億元,到2020年更是達到13億。

樂卡車聯從一家科技公司,到物流科技公司,儘管目前為止看來選對了賽道,但一路以來也有不少爭議和抉擇時刻。

產業化的技術人應該抱持使用者思維

“如果把自己當成技術人,誰都想做最厲害的技術,但是技術思維很容易陷入到一個個細節或Bug中,不能自拔,用大部分時間去解決最難的問題。但對於CEO來說,真正關心的問題不是難的技術是否被解決,而是什麼時間交付。如果70%的技術做好了,剩下的30%即使短時間內做不出來,能否先交付上線,剩下的部分再迭代最佳化?”事實上,公司從最初選擇做AI智慧軟硬體,到後來轉型做物流演算法,並非叢紋弨個人所願。但商場如戰場,既然選擇了競爭更為激烈的領域,心態也必須隨之變化。在物流這個強業務領域,他認為最不需要的就是解決客觀問題的技術思維。而在技術思維之上的,是產品思維。“產品思維該怎麼理解?比如產品經理和開發者共同設計開發了幾款產品,在整個過程中確實考慮到了該產品的功能性、實用性,以及美觀性。但他們的思維方式沒有跳出內部討論的桎梏,最多看看行業中的優秀案例,最後在綜合討論意見後產品方案就確定下來了。這樣的思維確實考慮到使用者了,但我們可以想象下,如果把這幾款做好的產品放到賣場,使用者可以在有限的產品中選擇買哪一款,但很可能也只是選擇了自己不滿意中相對還好的一款。”在叢紋弨看來,最厲害的思維是使用者思維,這與物流行業的特點密切相關。因為客戶需求的多維度和不確定性,物流行業沒有固定的產品形式,各式各樣的單項業務覆蓋了每一趟業務的全流程。“什麼樣的業務都有,還有可能相互排列組合。”比如,一件貨物從北京運抵上海,可以選擇的運輸方式包括海運、空運和陸運。陸運也可以選擇公路運、鐵路運,還是公鐵聯運。假如客戶比較在乎成本,可以建議他走海運。如果客戶的需求點在於時效,則可以走空運或者陸運;如果客戶要求高性價比,則建議選擇公鐵聯運。智慧物流之所“智慧”,就是要透過技術滿足客戶對貨物運載量、時效、價格等所有的需求。技術人在這個領域的最大發揮,就是能夠把使用者所有需求在演算法的推演之下達到最好的平衡。與此同時,也能透過演算法的最佳化,將每天執行的成百上千條線路進行最優價效比規劃。“透過最佳化產業鏈改變原有的關係和鏈條,這是IT的核心價值。很多人將IT當成工具,主要是出於減少人工的目的,雖然也提高了生產力,但沒有改變生產關係。IT在本質上可以改變生產關係,比如讓HR系統和ERP系統產生化學反應,從而提升內部的整合效率。相應地,我們在為產業界提供技術服務時,也要秉持塑造價值鏈條的思維。”

叢紋弨認為,很多CTO的思維並沒有真正扎入商業本質,還在它的外圍徘徊,這是技術人創業很難成功的原因所在。他本人也是在兩次創業之後,才達到了現在對商業化的認知高度。

如何成長為創業者在技術人對工具的選擇上,有的人喜歡新工具,有的則喜歡老工具。叢紋弨認為,這兩種邏輯都不對。“新工具的使用在於解決核心技術問題,老工具的使用則是儘快推進編碼進度。”在他看來,判斷技術人應該選擇使用新工具還是老工具這個問題,首要是專案是否需要快速交付。“判斷和解決問題應該從多個角度出發,而不僅從是否擅長,或者有沒有風險考慮,一切都應該圍繞商業本質。比如,當程式設計師需要快速交付產品時,是用C#、VB,還是用C++來寫,本質並沒有區別。如果你做了十幾年。NET,可能用。NET兩天就能完成一個專案,用C++可能要花半個月,那就用。NET來做。但如果本身用C++來做更好,時限不急,就用C++來做。”這是技術人在應用工具上應該注意的問題。另一方面,涉及到管理或者創業,叢紋弨也從自身的過往經驗給出了相關的建議。基於多年創業和管理經驗,叢紋弨發現在技術人和業務人之間有兩種難以調和的矛盾。在他看來,技術人因為有技術理想,永遠看向長遠目標。業務人則正好相反,因為到手的收益幾乎是績效考核的實時反饋,對於他們來說,永遠都會跟著績效指標來確定努力的方向。“比如,我們一開始的考核指標是開發多少條線路,那段時間業務員都在開短線。後來又在績效中增加了長線的權重,大家又都轉向開長線。”作為CEO,叢紋弨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平衡公司的長期和短期利益。此外,如果作為創始人,他認為還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找”:找方向。創始人最好自己確定戰略方向,開會討論也找和自己資訊量對稱的人,不需要讓每一位職業經理人都參與。每個人都會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人多口雜反而影響判斷。找到人。創始人應該做的第二件事是找到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崗位。技術人要切忌受自己的偏好影響,從而選擇了自己欣賞,但非崗位所需的人。找到錢。錢的問題肯定不用多強調,需要強調的是找到錢之後做什麼。對於ToB市場來說,在前期融資階段市場沒那麼重要,但是到了C輪之後,市場的重要性就開始不斷提升。“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公司的著力點也不同。例如,在業務拓展階段,我們的人事、財務和研發都是為業務服務的。而到了上市前的第一個財年,是財務需要合規的時候,研發和人事也要以財務為核心來開展業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