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預裝軟體?可能是治標不治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雷科技Ieitech,作者 | 定西

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最高興的事情莫過於拿到新手機,但一旦開機後進入到手機桌面時,又會被“琳琅滿目”的各種預裝軟體搞得眼花繚亂。不少消費者在拿到新機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機內建的各種第三方軟體全部解除安裝,然後再到應用商店下載自己需要的軟體,雖然流程比較麻煩,但用起來起碼更加舒心。

但別忘了不少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群體,他們根本不懂所謂的預裝軟體是什麼,也幾乎不會去管它,雖說不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使用體驗,但確實會佔用一定的手機系統資源。可以說手機預裝大量第三方APP已經嚴重影響到使用者的使用體驗,但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對此也無可奈何。

圖源工業與資訊化部官網

不過好在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聯合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釋出了一份《關於進一步規範移動智慧終端應用軟體預置行為的通告》將在2023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生產企業應確保移動智慧終端中除基本功能軟體外的預置應用軟體均可解除安裝,並提供安全便捷的解除安裝方式供使用者選擇。”

簡單來說,之後的手機廠商在生產新機時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地安裝各種亂七八糟的預裝APP。

為什麼有那麼多預裝APP?

事實上,2016年工信部曾出臺《移動智慧終端應用軟體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對移動智慧終端預置、分發應用軟體等行為加強監管,明確了只有預置的“基本功能軟體”才可設為不可解除安裝等管理要求。在今年2月份工信部再一次釋出通告,公佈了不可解除安裝的基本功能APP物件及範圍,在釋出後的一段時間內確實有效規範了終端預置應用軟體行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規定也逐漸被市場淡忘。

從好的角度來看,手機廠商給手機預裝APP軟體是出於一番好心,方便那些不怎麼熟悉智慧手機的使用者使用。

畢竟對於一個之前從未接觸過智慧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如果新手機上沒有預裝任何第三方APP軟體,也不知道去哪裡下載哪些APP的話,那智慧手機不久成了一臺螢幕大一些的“功能機”了麼?

而且手機上的大多數預裝軟體都是應用商店內下載量排到前十的產品,使用者數量和軟體質量都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確實能夠幫助那些不熟悉智慧手機的使用者快速上手並瞭解智慧手機到底能做到哪些事。

但預裝軟體的缺點也是不可忽視的,除了會佔用手機儲存空間外,其內建的廣告推送會嚴重影響到使用者的使用體驗。雖然可以透過手動設定規避這些煩人的廣告推送,但是設定過程有一定的學習成本,尤其對老年人群體來說,更是無從下手,加上推送廣告極具誘導性的標題(如觀看影片後可領取多少錢,可免費領取禮品等),很容易讓老年人群體點進去。

雷科技製圖

而且有不少預置軟體在植入過程中把預置軟體直接寫到手機系統的底層,致使一般使用者無法正常解除安裝,以此保證預置應用軟體的啟用量。使用者只能在Root手機後才能操作這些“毒瘤軟體”,流程不但複雜,操作門檻也很高,導致不少使用者只能對著幾十個預裝APP“望洋興嘆”。

明知有害,為何還要裝?

既然手機廠商自己也清楚過多的預裝APP會影響到使用者的實際使用體驗,為什麼非得要繼續安裝?

實際上預裝軟體是國內手機市場迅速發展所帶來的一個惡性產物,由於國內手機廠商內卷程度遠超國外,因此手機廠商們在硬體上的利潤會越來越低,而預裝軟體便成了它們的另一份收入來源。

根據業內人士的爆料稱一部手機每安裝一個軟體,廠商就可以向軟體開發商收取8毛到5元不等的“平臺費”,雖說看起來不多,但考慮到國內主流手機廠商每年的出貨量都是千萬臺起步,可以輕鬆實現上億元的收入。

手機廠商需要高利潤,軟體開發商要收穫使用者,雙方各取所需,可謂一拍即合。所以,現在我們新買的手機裡,除了系統自帶的基礎功能軟體第三方應用變得越來越多。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網友的實測,同一品牌的兩款定價不同的手機,價格較高的旗艦機預裝的應用數量要比千元機更少,一方面是因為旗艦手機面向的是高階使用者,過多的干涉會引起這類使用者的反感,另一方面則是千元機的利潤本就不高,從預裝應用和廣告上謀取一些收入也是正常的。

而且心細的消費者應該發現了,新機不但會預裝大量的第三方APP,還會自帶例如某某錢包、某某商城、某某音樂等系統級軟體。更過分的是這些自帶的應用不僅內建了大量跟應用本身毫無關聯的功能和資訊推廣,在很多時候還會強制使用者只能使用系統自帶的應用。

這不但能夠帶來一定的利潤,而且還能推動自己的應用產業,繫結自己開發的APP應用,實現產業鏈推廣的作用。

從工信部的公告來看,此次行動的力度確實很大,也必然會對整個市場造成不小的影響,但會不會像之前一樣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呢?

這點工信部自然也是想到了,通告中也要求了廠商不僅要貫徹落實,更要制定規範標準,加強APP安全管理,除基本功能軟體之外的APP,必須要為使用者提供安全便捷的解除安裝方式,廠商在智慧手機中可以提前預裝App,不過最終的選擇權必須交還給消費者,新規出臺後,內建App亂象將得到徹底根治。

既然工信部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相信短期內也不會有手機廠商敢頂風作案,不過這份通告會不會像五年前一樣最終變成一張廢紙,就得看手機廠商們和應用開發者們如何去維持整個市場的秩序了。

小米的剃刀計劃,會是範本嗎?

對於各大手機廠商來說,雖然允許使用者解除安裝預裝App會讓他們損失一定的利益,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做法充分保障了使用者的權益,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體驗,也有利於手機行業的長期發展。

而在這一方面走在前線的便是剛剛釋出的MIUI14,小米在釋出會上表示在“剃刀計劃”的加持下,如今搭載MIUI 14的小米手機僅有電話、簡訊、聯絡人、檔案管理、系統設定、應用商店、瀏覽器以及相機這8個必備的基礎功能不可解除安裝,把選擇權幾乎全權交還給消費者。

相對市面上動輒預裝幾十個軟體且不能解除安裝的手機系統來說,MIUI14幾乎是市面上最乾淨的操作UI,也正好契合了工信部的新規。

圖源MIUI 14官網

MIUI的做法也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想法,除了電話、簡訊、相簿、相機和應用商店等等基礎功能需要保留外,其餘第三方應用和部分系統軟體都可以根據使用者需求解除安裝。

其實,我們並不完全反對預裝應用,讓大多數使用者不滿是軟體不能解除安裝。使用者購買手機,就應當擁有手機的完全使用權,要知道,一個手機廠商能不能走遠,最終還是要看使用者。

對於其他廠商來說,MIUI 14的剃刀計劃確實是個很好的借鑑學習物件,但光憑這些依舊不夠,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誰知道某些廠商會不會再在應用商店、瀏覽器這些必備應用上動手腳,例如繼續搞開屏廣告誘導你下載第三方APP,又或者強行挾持手機系統連結,必須讓你使用“官方推薦”的APP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等等。

前文也曾提到,預裝軟體的好處是幫助那些中老年使用者快速上手,那麼在手機廠商大量減少預裝軟體後,這類消費者又該如何是好?這十分考驗手機廠商的引導能力,不但要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教會這類消費者如何下載到自己需要的應用,而且還得為消費者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應用,不能因為某些利益上的交易就把某些剛剛上架不久的新應用直接推到消費者面前。

也就是說想要徹底改變當今手機預裝應用數量過多的情況,除了需要工信部出手制止外,也需要手機廠商們去最佳化自己的應用商店和相關搜尋能力,在預裝軟體越來越少的未來,它們要如何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同時不去過度打擾到消費者的正常使用。至於結果如何,還得看這些廠商的自覺性。

手機機廠商要做的,僅僅是“輔助”,但如果手機廠商想要從使用者手中拿回使用權,那顯然已經本末倒置了。

畢竟,只有尊重使用者的廠商,才能走的更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