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程式化,讓你不自由不快樂,這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 .

01

“程式化”,讓你不自由不快樂

有一個流傳久遠的故事,是說媳婦看婆婆每次燒魚,都把頭尾切掉然後放進鍋裡煮,說是家族規矩,所以媳婦也依樣畫葫蘆。

後來有一次碰到一個家族中的老人,媳婦好奇地問,為什麼家裡的魚要去頭掐尾才能放進鍋中煮?

老人笑了,說:

“那是因為以前家裡鍋子小,整條魚放不進去,才這麼做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做法,或是對待人事物的反應,是我們小時候因應當時的需要所採取的。

長大以後,時過境遷,就沒有必要因循舊習了。

【薦讀】程式化,讓你不自由不快樂,這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 .

但是如果不去探究,大部分人都會按照以前的老方法對應事物、過日子,不會改變,

即使那個方法、習慣對我們是有利無害的。

所以,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是被兒時經歷所“程式化”的人,不但沒有自由,也常常作繭自縛,讓自己不快樂自在。

有一個朋友就告訴我,每次他們全家去美國看婆婆的時候,常常因為出門的事情弄得不愉快。

原來婆婆有怪癖,每次大家都準備好出門了,她突然開始收拾垃圾,一定要把廚房弄乾淨才出門。

大家坐在已經發動的車上,無止境地等她把家收拾到滿意為止才上車,所以每次出門都很折騰。

解決方案就是,出門前大家一起幫忙收拾廚房,可是婆婆總是找得到其他的活兒來做,好像就是不收拾一下不放心。

在朋友看來,就是非要一夥人坐在車上三催四請她才願意上車,很煩人。後來,她和婆婆聊天,追本溯源,找到了根源。

原來婆婆小時候就很勤快,每次都幫媽媽做家事、打掃衛生。

有一次他們出門幾天,婆婆忘了倒垃圾,廚房也沒收拾乾淨,回來之後廚房被蟑螂、老鼠弄得一片狼藉,所以被媽媽狠狠的揍了一頓。

這就為她寫下了一個人生程式:

出門前一定要把家裡收拾乾淨。這個人生程式也讓她在每次出遠門之前,都覺得忐忑不安。

知道自己被這樣的過往束縛的時候,就是要看個人的意願,想不想衝破牢籠,獲得自由,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薦讀】程式化,讓你不自由不快樂,這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 .

02

很多慣性,需要打破

我們從事個人成長,希望自己愈來愈自在、快樂,有一個定律是必然的:

成長過程中,勢必要挑戰自己的“舒適區”,讓自己違逆慣性而做事。

那麼,你就掙脫了幼時的制約和束縛,可以重新做選擇,繼而可以有個不一樣的人生。

像上面這個婆婆,年紀已經大了,讓她接受心中的不舒服和疙瘩,放下“不完美”的廚房就出門,的確是比較困難的。

但至少大家知道,這是她的痛處、怪癖,能包容她就好。

但是,如果是我自己發現了自己身上的這種束縛,我一定想辦法對治它,不會讓它再來宰制我的人生。

再舉一個例子,一個朋友一次到人家公司開會,到點吃中飯了,因為會沒開完,對方就點了披薩外賣給大家當工作餐。

結果朋友勃然大怒,覺得對方瞧不起他,竟然這麼隨便打發一餐。

朋友年齡不小了,也是有頭有臉的培訓講師,為什麼在這件事情上面會過不去?

回溯過去的經驗,原來小時候他爸爸常常用“不給吃飯”來懲罰他。

他心懷怨怒,但是不敢言。

所以日後,在“吃飯”這件事上被怠慢的時候,他就特別來氣。

如果知道了這是自己的問題,願意承擔,那下次再因為飯食問題而心生不快的時候,這個朋友就應該知道,

是自己小時候的創傷發作了。

要和自己內在那個痛苦、委屈、怨怒和平相處,接受它們的存在,這樣就不會去找外面人和事的麻煩,而貽笑大方了。

【薦讀】程式化,讓你不自由不快樂,這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 .

有的時候,旁邊的人清楚的提點也很重要。

最近我和助理到美國雪士達山住了一段時間,她要負責照顧我的生活起居。

後來,我們遊學團的成員到了,有些人和我住在民宿裡,每天早上要在固定的時間和住在其他民宿的同學們會合出去玩。

早上起來,我總是催著跟我住的那些姑奶奶、大小姐們要準時出門,但助理總是慢條斯理地洗刷碗筷、收拾桌面,嘴上還說:

不過就是出去玩嘛,不要太緊張,急什麼。

所以我們總是遲到,讓另外一車15個人等我們。

我是一個不喜歡遲到的人,但是又不想每次都催促助理,所以,當我們又遲遲出門之後,我按耐著面臨遲到的愧疚感和羞恥心,帶著好奇心問她:

“我很好奇,我們雖然是出去玩,沒有壓力,但是讓另外一車15個人,巴巴地等著我們,你完全不在意嗎?說好的時間不到,讓別人等,你不介意哦?”

她大概沒有這樣想過,好像很多人都不在意遲到讓別人白白等他們,我自己不喜歡等別人,也不喜歡遲到。

但是她聽懂了,也覺得說好了時間讓別人等不好,於是她就自覺改進,每次都能夠準時出門。

所以,一個人的習慣真的是太重要了,它時時刻刻在為我們的行為做選擇,而我們的行為就像一顆種子,最終都會帶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後組成了我們的人生。

【薦讀】程式化,讓你不自由不快樂,這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 .

03

回觀自己,接納意外

現在,我每次會在無法心平氣和的時候,好奇地去回觀我自己,

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不高興?為什麼會想要批評別人?

我發現後面的動機之後,都會去修改自己。

看起來這麼做好像是跟自己過不去,其實,對我們的終極自由來說,這是必要的步驟。

比方說,我討厭沒有效率、動作慢、愚笨的人,因為我自己是一個極其講究效率、善用時間的人,所以,我痛恨任何浪費我時間的人事物。

但是我們知道,

萬事萬物皆有一定的“時”,這個時機非常重要

,我常常用自己個人的意願去操控事情,不但容易得罪人,自己很焦慮、緊繃,更是常常不高興。

所以,後來我只要注意到自己因為效率問題而心生怪罪和不滿的時候,就會把罵人和責怪人的衝動放下,回頭看自己,提醒自己,

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宇宙不是按照我個人的日程表在運作這個世界的。

有的時候,放開心胸去接納自己沒有想象到的節奏和“意外”,常常會帶來驚喜,至少,日子過得不那麼緊張。

這樣一來,我的自由度和喜悅度都能夠大大的提高,而在自我承擔了“急著要有效率”的問題之後,我還是可以心平氣和地要求有關人士配合。

就像我和助理的對話,我不是責怪,只是好奇地詢問,讓對方能夠看到自己的問題,而願意改變。

我常常因為說話太犀利直接而傷害別人,知道這個毛病以後,我也一直在調整自己,

說話要有技巧,主要是背後的情緒能量特別重要。

在生氣的時候、心裡有責怪情緒的時候,最好不要找當事人談事,否則很容易不歡而散。

拿自己的地位、權力、口才、氣焰去碾壓別人,只能逞一時之快,

最後,我們還是要為自己所有的言行後果買單的。

朋友,你有什麼常常和別人起衝突的“點”嗎?

你能看得到是自己的要求太多太高,自己的恐懼太多、過於控制,或是因為自己自尊心太強、太過敏感導致的?

讓我們學習為自己負責,與此同時,讓我們成為一個更自由、更自在、更和諧的人。

外界風雨飄搖,而我們的內在卻可以如如不動,這是我衷心向往的境界。你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