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億年前超新星爆炸,引發泥盆紀大滅絕,如今威脅再次出現

雖然我們最熟悉的,發生在6600萬年前的第五次生命大滅絕,根據現代科學研究給出的結論,是由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引發的,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在地球演化的40多億年時間裡,每一次生命大滅絕都與小行星撞地球有關。

比方說發生在3。59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如今根據研究發現,似乎與距離地球大約65光年之外的一顆超新星爆炸有關。

3.59億年前超新星爆炸,引發泥盆紀大滅絕,如今威脅再次出現

3.59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

提到泥盆紀,對於古生物學家們來說,這是一個決定了人類是否有機會誕生的重要時期,因為研究發現,最早的脊椎動物就是在泥盆紀早期爬上陸地的。

我們都知道,如今陸地上的脊椎動物,都是由海洋中的硬骨魚演化而來的,所以,泥盆紀也被稱作“魚的時代”,可以說當時間進入到泥盆紀後,地球就迎來了更為複雜的生命形式——脊椎動物。

隨後,硬骨魚爬上陸地,最終經過演化成為了四足動物的祖先,可以說,如果當時沒有這些第一批爬上陸地的硬骨魚,可能一直到今天為止,陸地上的脊椎動物都非常少,甚至可以說是仍然沒有陸生脊椎動物的身影,自然,也與人類能否誕生息息相關了。

3.59億年前超新星爆炸,引發泥盆紀大滅絕,如今威脅再次出現

不過,在泥盆紀後期,地球上卻突然發生了一場大災難,超過75%的物種在那場災難中滅絕,研究者們多年來也在研究,到底是什麼引發了災難的發生,火山噴發說、小行星撞地球說等層出不窮,一直到如今,終於找到了答案。

來自伊利諾伊大學的科研團隊,多年來一直對泥盆紀生命大滅絕的原因進行研究,發現很可能與地球周圍發生了超新星爆炸有關。

3.59億年前超新星爆炸,引發泥盆紀大滅絕,如今威脅再次出現

什麼是超新星爆炸呢?簡單來說, 就是垂死的恆星在生命宣告結束後,會以一場超新星爆炸來改變自己的形態,在這場大爆炸發生後,會根據恆星生前質量的大小,決定它會變成什麼,主要的幾個形態是:恆星級黑洞、中子星和白矮星。

同時,當超新星爆炸發生後,也會在瞬間釋放巨大的能量,如果周圍的星球上存在生命,基本上也都會是“死絕”的狀態,也就是說,幸好這顆超新星在3億多年前爆炸的時候,和地球的距離是在65光年,如果再近一點,可能泥盆紀之後,地球上就會再也沒有生命了。

3.59億年前超新星爆炸,引發泥盆紀大滅絕,如今威脅再次出現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的?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好奇,科學家們又是如何得知3億多年前的事情?他們怎麼知道當時地球的周圍,出現了一顆超新星爆炸呢?

這與地質勘探和考古研究有關,透過化石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在泥盆紀末期的時候,很多植物化石的輻射量都驚人,而且還發現當時地球上出現了臭氧層急劇下降,簡單來說,就是地球失去了臭氧層的防輻射保護,出現了大氣層“開天窗”的情況。

3.59億年前超新星爆炸,引發泥盆紀大滅絕,如今威脅再次出現

一般來說,無論是小行星撞地球,還是大規模的火山噴發,都不會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那麼,唯一可以解釋的答案就剩下一個了:地球的周圍發生了超新星大爆炸。

所以,由於這顆超新星大爆炸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太近了,導致它釋放出的能量和輻射也抵達了地球,對地球造成了影響,從而引發了一場大滅絕。那麼,如今3億多年過去了,未來地球上是否還會發生如此可怕的,因為超新星大爆炸而引發的大滅絕呢?

3.59億年前超新星爆炸,引發泥盆紀大滅絕,如今威脅再次出現

人類還安全嗎?

事實上,作為恆星演化到尾聲的一種結局,因為恆星在宇宙中分佈非常普遍,這也意味著,伴隨著不斷有恆星死去,事實上超新星爆炸也是非常普遍的。

而且在古代,古人也曾經因為超新星爆炸和地球不算太遠(但還是在安全距離之內),一連多天都看到了天空中出現了“一團火”,比方說在宋真宗年間,就曾經出現過類似的天象,而且當時負責監看天象的官員,還表示這是吉兆。

那麼,對於人類來說,在我們有能力離開太陽系之前,和地球的距離大約是多遠,我們才是100%安全的呢?答案是100光年以上,當然,這也要看這顆恆星到底夠不夠大,如果是一顆大質量的恆星,可能數百年的距離,也會讓地球受到影響。

3.59億年前超新星爆炸,引發泥盆紀大滅絕,如今威脅再次出現

當然,理論上來看, 如今地球的周圍普遍都是紅矮星,它們的質量很小,即使爆發了,只要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在50光年以上,地球生命都不會徹底消失,而且從時間上來看,短期內也不會發生類似的情況,人類也不需要擔心。

頂部